美在家乡·乐在分享 ——浅谈如何在结构游戏活动中促进幼儿的交流与分享

发表时间:2020/10/28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7月(下)21期   作者: 许温冬
[导读]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
        许温冬
        厦门市第八幼儿园  福建省厦门市  361004
        【摘要】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明确指出,幼儿社会领域的学习与发展过程是其社会性不断完善并奠定健全人格基础的过程。
        厦门是座美丽的文明城市,许多著名的建筑和景点耳熟能详,有鼓浪屿日光岩、闽南大厦、海沧大桥、集美大桥、双子塔等,结合我园福建省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9年度立项常规课题《利用“乐·享”课程体系促进幼儿社会性品质培养的实践研究》,我们以《美丽家乡》为主题开展结构游戏,旨在让孩子们通过结构游戏活动去感受家乡厦门的美,鼓励孩子们大胆尝试,从中享受创作、合作的乐趣,通过交流分享体验成功的喜悦,。
        【关键词】  结构游戏  社会性  交流分享  
        【正文】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指出:“幼儿的社会性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游戏中通过观察和模仿潜移默化地发展起来的。” 结构游戏不仅能使幼儿具有共同的体验,协调一致的行动,还有助于培养幼儿的集体合作意识,沟通交往能力,促进幼儿身心和谐发展。
        一、通过分享见闻,激发幼儿参与建构活动的欲望
        一开学,孩子们就各自带来了自己暑假游玩的照片,张卓煜、李钰哲带来了去上海世博会游玩的照片,刘祎晨带来了到香港迪士尼乐园游玩的照片,黄子盈带来了登上北京长城的照片,他们纷纷聚在一起和小朋友们互相分享自己的旅游见闻。一些小朋友还愉快地畅谈起家乡“厦门”的美景,特别是讲到海沧大桥、厦门大桥、集美大桥时,孩子们更是激动不已,大胆的畅谈自己见过的桥以及自己的一些设想。有了这些经验的积累,我们就和孩子们一起以“美丽家乡”为主题的结构游戏,
        幼儿通过回忆能说出厦门一些常见的桥的基本特点,如海沧大桥是拉索桥,连接着厦门岛和海沧,并知道大桥下面是海,海面上有大大小小的船,幼儿经过商量讨论,决定按小组进行合作搭建,有的幼儿用炮弹积塑搭出海沧大桥的弯弯的幅度,有的幼儿用方形积塑搭建海沧大桥的桥墩。在游戏设计活动中,小朋友自己发现拼搭的大桥幅度过小,桥墩不够稳,桥身太小,无法展现海沧大桥的宏伟,找到困惑、期待和愿望,激发幼儿再次建构的欲望。
        二、参与设计、讨论和布置,让幼儿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让幼儿在积极健康的人际关系中获得安全感和信任感,发展自信和自尊。


        经过了几次的建构活动,孩子们能自主的选择材料搭建作品,并能大胆想象、加入了自己的想法建构,每一次的结构游戏,我都及时拍下小朋友们的建构成果效果图,有的幼儿在观看上次结构游戏效果图的照片后,觉得海沧大桥上有汽车,桥下有轮船,这样内容丰富且有趣。有的小朋友还提出大桥上的车道也要用双实线划分,这样才能解决桥上车辆拥堵的现象。同时林炎也了发现了大桥两边的建筑较少,体现不了厦门的特色,有的幼儿说可以建厦门岛内海边的演武大桥,有的说可以建我们幼儿园旁边的闽南大厦,有的幼儿说可以建演武大桥旁边的双子塔。康欣妍说:“老师,海沧大桥是连接着海沧和厦门岛的,我们可以在桥的一边建厦门岛的高楼大厦,另一边建海沧的楼房。”詹晟小朋友说;“可是厦门的高楼大厦太多了。”黄子盈说:“我们可以先建幼儿园和幼儿园旁边的闽南大厦。”大家一致同意,于是“闽南大厦”主题应运而生。这种支持、鼓励幼儿与环境互动的行为,拉近了幼儿与所在环境的距离,大大地激发了幼儿自主活动的热情,让幼儿体验合作成功的快乐,自然而然地激发幼儿爱家乡的情感。
        三、鼓励幼儿大胆地质疑、交流,提出解决问题的方法
        在游戏的过程中,幼儿会遇到一个又一个难题:好不容易建起的“日光岩”为什么会轰然倒塌?海沧大桥为什么不能连接牢固?……一个个“为什么”反映出幼儿强烈的探索欲望。在孩子们热烈的质疑声中,我们一起开动脑筋,运用曾探索过的建构技能一一释疑。知道建鼓浪屿日光岩时先建“地基”,用“砖块”将日光岩的“地基”围好后,一层一层往上建,当林彥松在搭建时发现砖块不够,杨焕真就说“我们可以用不同颜色的砖块。”于是大家在搭建的过程中注意运用色彩规律选择“砖块”,使日光岩更有创意。康斯彥和小伙伴搭建了两个码头,他说一个是鼓浪屿轮渡码头,一个是三丘田码头,大家都在为自己的作品感到非常满意。突然叶辰不小心把日光岩撞倒了,黄润阳说:“没关系,我们再给它重新建起来吧。”林晨昕、洪艺涵又一起搭建起来,叶辰:“我觉得用砖块不够牢固,我们要改材料,用那种塑料大积木,会比较牢固,不怕被小朋友撞倒。”大家一至同意叶辰的想法。渐渐地孩子们疑惑的眼神变得发亮了,他们游戏时的目的性渐渐地明确了,想象力、创造力也不断得到开发。游戏过程中教师能把游戏活动的权力还给孩子,关注幼儿的活动需要,给幼儿提供更大的生成空间,让幼儿能充分地交流分享、表现和表达提出不同要求,使孩子们在游戏中都能人人参与,获得成功的体验,从而调动幼儿的积极性,提高幼儿的自信心。
        《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中指出:良好的社会性发展对幼儿身心健康和其它各方面的发展都具有重要影响。
        结构游戏《美丽家乡》深入开展后,我欣喜地看到了很多孩子的进步:有些性格比较内向、行为比较孤僻的孩子变得比以前更加开朗大方了、也乐意和同伴合作分享了,原先能力强的幼儿学会了主动帮助同伴。孩子们变得更加聪明能干,想象力更加丰富了,动手、动脑能力也明显增强了,建构的作品别出心裁、童趣盎然,建构的布局显得层次分明,井然有序,新颖别致。通过游戏,不仅丰富幼儿的主观体验,更重要的是能使幼儿在协商、谦让、交换的游戏氛围中,学会了交流、分享与合作,并能尝试开拓与创新,体验了成功与挫折,提高了合作、交流、分享能力,促进幼儿个性的和谐全面地发展。
参 考 文 献
[1] 教育部教基〔2016〕《3-6岁儿童学习与发展指南》
[2] 蔡彦秀..在幼儿园一日活动中促进幼儿社会性发展《现代育儿·幼教荟》2017年3月?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