配电线路接地故障的探测及定位方法探讨

发表时间:2020/10/21   来源:《中国电业》2020年第17期   作者:王玮
[导读] 我国各行各业都离不开电力的支持,不仅仅是科技技术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电力,还有人们的生活
        王玮
        国网淮安供电公司营北供电所  江苏省淮安市  223300
        摘要:我国各行各业都离不开电力的支持,不仅仅是科技技术的发展需要大量的电力,还有人们的生活需要电力的支持。所以为了更好的满足当前人们对电力的需求,这时就需要相关部门对电力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因此,我国配电线路在发展过程中,还是存在诸多的不足之处,在其中最为常见的一个问题即接地故障。一旦配电线路中的接地方面出现问题,直接就会影响到整个配电线路能否正常运行。所以这时就需要相关部门针对配电线路中,接地故障等各类问题进行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并且制定相应解决措施,以保证配电线路在运行期间的安全与稳定。
        关键词:配电线路;接地故障;探测及定位法
        引言
        近几年,我国的经济得到了大幅度增长,随之而来的是科技技术的不断进步,这就导致了很多行业对于电力资源的需求不断增多,这时我国就需要不断加强对电力相关配置的需求,也就是说这种情况推动了我国配电系统的发展。虽然我国的配电系统不断的被优化与创新,但是当前配电线在运行期间,时常会出现各种问题,尤其是接地方面出现故障,会直接影响到整个配电线路的正常使用,所以为了能够更好的保证我国配电系统能够正常运行,就需要及时针对出现故障的位置进行分析,并且进行相应的维修工作,从而保证我国电力的正常运行。
        1配电线路出现故障原因概述
        我国配电线路出现的故障原因主要是,因为配电线在运行期间一般情况下是在露天的情况下运行的,这样会导致配电线路实际运行过程中,经常会受到外界因素的影响,尤其是出现接地故障以及接地相间短路故障等,这会影响到电力的正常运输。因此,需要相关部门的工作人员及时对线路进行检查,并且快速找到出现故障的位置,将其有效的解决,从而降低用户用电的损失,还能提升配电线路在运行期间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
        1.1配电线路出现漏电
        如果配电线路出现漏电的情况时,很有可能都会影响到接地方面,从而导致接地出现漏电的现象。比如当一座城市的低压输电线路出现漏电的现象的时候,这不仅会影响到城市居民的正常用电,还会导致配电线路出现漏电的情况发生。因此,为了保证居民在用电期间的安全,就需要将弱电与低压电线之间的距离扩大,并且在线路出现损伤之后,在可能会导致电线管出现倒塌的情况发生,所以就需要相关部门及时对电线杆进行加固,从而保证电线杆的稳定性与安全。
        1.2外界因素对配电线路的影响
        当前,我国大部分的配电线路都是处于露天的环境下,这种情况导致了线路会因为长时间的风吹日晒,而出现不同程度的老化会是损坏的现象发生,因为自然环境并不是人力所能影响的,所以一旦出现暴风雨等恶劣天气的时候,对于处在露天的线路造成极大的威胁,甚至影响到周边的环境。如果在大风的天气时,风力过大会导致电线周边的树木甚至是电线出现倾斜的状况,从而导致诸多的配电线无法正常运输电力。
        1.3其他因素的影响
        能够影响配电线路出现故障的除了自然因素,还有其他因素的影响,例如人为因素、外力因素的影响,施工人员在施工过程中,具体操作出现失误的情况等,这些都会影响到配电线路出现问题,根据上面描述的情况可以分析出,当前对配电线路影响最大的是自然因素,因此,为了保证配电线路在运行过程中,能够一直保持稳定且安全,就需要实现做好应对措施,以防线路出现故障的时候,相关的工作人员未及时对其进行处理,而出现安全事故。


        2配电线路接地故障的定位方法
        2.1检测定位法
        检测定位法主要是将配电线中每一个分支点,以及经常会出现配电线路出现故障的位置,分别安装上相应的探测器,并且借助周边的探测器,该段配电线路在运行期间的情况进行定期的检查,并且对其进行相应的记录与检测,如果检测出来的各项数据的数值偏大的时候,这时设备会及时将出现问题的位置及时反馈给相关的工作人员,以方便相关的工作人员及时寻找到配电线路中具体出现问题的位置,并对其进行维修。虽然这项技术对于企业而言,需要投入的成本过高,但是这项技术的可行性与其他技术相比更为有效,实际使用这类方法过程中,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能够牢固的掌握相关的知识与理论,这样才能更好的对其进行检测,以及为后期的维护奠定基础,因为后期对探测设备进行维修与养护工作是一项程序繁琐的一项工程,所以就需要相关的工作人员具有较强的专业素质与技能,这样才能更好的对探测器进行养护等类型的工作。
        2.2主动定位法
        主动定位法是一种比较常见的定位方式,其也是接地故障探测的方式之一,又可以将其分为中性点脉宽注入法、S注入法等。这几种定位方法主要是以人作为主体,通过人的主动性对配电线路进行定位与检测工作,一些规范性极强,且具有一定精密性的工作,从而将线路中出现故障的准确位置能够及时的反馈给相关的工作人员,以方便相关的工作人员能够准确且及时的寻找到出现故障的具体位置,并将其有效的解决。
        2.3被动定位法
        被动定位法主要是使用行波发以及阻抗法等方式,来对配电线路出现故障的位置进行定位,这种定位方法相比主动定位法而言,需要使用的成本较低,且准确性还是比较高的。但是这类定位方法,相比其他的定位方法来说,具体需要的时间偏长,而且实际使用这类方法,会受到多种因素的影响。
        2.4行波法
        对配电线路检测过程中使用行波法,行波法主要是通过出现故障的位置进行行波,之后在根据相关的探测仪器,对具体出现故障的位置所在的线路进行往返检测,之后在结合当前已知的行波的波速等多个方面的特点,来确定出现故障的具体位置。而这类方法还有另一种工作原理,那就是在出现故障的线路的两端,出现行波的时间,并且结合通信,以此来确定具体出现故障的位置。
        2.5智能定位诊断法
        智能定位法主要是通过对配电线路中,出现故障的投诉信息进行分析,并且根据出现故障的位置进行针对性的针对,以此来确定配电线路中出现故障的具体位置。在使用智能定位法的时候,其主要的原理是通过神经网络,以及SVM 之间做到有效的结合,之后在根据实际的情况进行分析,并合理的使用综合性的方法,以此来对配电线路的各项数据进行分析,从而对实际出现故障的位置进行准确的判断。由于这项技术在现阶段还是存在一些问题,所以这时就需要相关部门对其进行更深层次的研究,以保证智能定位法在今后对配电线路检测过程中,能够得到合理的使用,以此来推进对配电线路检测的工作效率,以及降低配电线出现故障的几率。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当前配电线在我国的各个地区以及角落都能够看到,而且目前我国对电力的需求量越来越高,为了保证电力能够正常使用,就需要确保配电线能够正常且稳定的运行,此外,还要依据配电线路中经常出现故障的位置,也就是接地故障进行相应的探测以及定位的工作,以保证我国的配电线路能够给居民稳定且安全的输送电力。与此同时,还需要不断增强相关的工作人员专业素质与技能,以此来提升用户在用电过程中的安全以及质量,从而促进为我国经济的发展。
        参考文献:
        [1]尹守德.配电线路接地故障的探测及定位方法研究[J].科学技术创新,2019(28):189-190.
        [2]刘立刚.10kV配电线路接地故障快速定位方法的探讨[J].科技资讯,2019,17(14):50-51.
        [3]罗磊.10KV配电线路接地故障快速定位方法的探讨[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44):231.
        [4]张命勇,姜莉,吕玉艳.配电线路接地故障的探测及定位方法[J].油气田地面工程,2018,37(06):56-5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