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建友
云南省曲靖市会泽县鲁纳乡中学校 654215
摘要:语文学科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素质教育的背景下,教师在进行初中语文教学时更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学科核心素养,以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名著阅读是语文教学的重要板块之一,阅读名著不但能够激发学生的阅读欲望、拓展学生的阅读思维,还能够升华学生的情感。但是,现阶段的名著阅读教学还存在着一定的问题。本文就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策略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核心素养;初中语文;名著阅读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学素养。大量的名著阅读能够丰富学生的阅历,促进学生未来的发展。但是,短时间内要想达到预期的效果是不可能的,而是需要经历一个连续的、长期的过程。正是由于此种原因,教师在进行教学时便容易忽视学生的名著阅读教学,学生便也不会引起重视,长此以往则会造成恶性循环。因此,提高对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重视程度,培养学生的语文素养势在必行。
1.核心素养的含义及其在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中的意义
1.1核心素养的含义
核心素养的应用源于一直以来不断推进的教育改革活动,其定义一直比较多样,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定义核心素养为“学会共处、学会做事、学会求知、学会发展和学会改变等”;国内学者对核心素养的定义主要集中在“思想道德、文化科学、劳动技能、身体心理”四个方面,从这些角度关注学生的综合素质。核心素养是学生学习和生活必备的知识素养,重视学生的学习技能、专业能力和对待知识的态度等,核心素养的提出使我国的教育目标进一步细化,可以更好地指导教师开展教学活动。
1.2核心素养对于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的意义
1.2.1有助于激发学生阅读欲望
兴趣对于学生的语文学习有着极大的帮助,基于兴趣进行学习能够在极大程度上提升学生的学习效率,这对于语文阅读教学来说也是一样的。阅读是语文教学中的重要模块,文章的题材多样、形式不一,学生的阅读习惯也有所偏好。所以在进行名著阅读教学时,教师可以选择具有故事性、富有寓意的短篇小说调动学生的阅读积极性,提升学生的文学素养。
1.2.2有助于拓展学生阅读思维
对于初中生来说,语文阅读的素养需要一步一步地培养,而语文名著阅读教学便是一个有效的教学突破点。名著阅读需要学生全身心的沉浸在作者的作品之中,并对文章内容加以分析,体会作者所要表达的思想感情。这个过程不单单训练的是学生的阅读能力,也有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思维能力。换而言之,就是将名著阅读的思维方式代入到平时的短文阅读中,提升学生的阅读效果。
1.2.3有助于升华学生情感
初中生的见识有限,情感体验也相对较少。文学名著中则饱含着大千世界中的人生百态,也寄托了作者充沛的思想感情。简单来说,就是学生能够通过名著阅读丰富见闻、拓展视野。当然,在此过程中教师也需要进行适当的引导,帮助学生树立阅读思路,让学生在情感上与作者产生共鸣。
2.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
2.1缺乏对名著阅读的重视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之一就是缺乏对名著阅读的重视。目前,素质教育的理念虽然随着新课改的推进得到普及,但是无论是对学生学习成绩的考核,还是对于人才的选拔来说成绩依然是重要的衡量标准。所以,初中语文教师在进行名著阅读的教学时仍旧以“实用性”为主,即为了提高学生在名著这一板块上的得分,将常见的、易考的问题进行整理、讲解,学生对于名著阅读的重要性并没有明确的认知,名著阅读量严重不足。
2.2名著阅读过于表面化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之二就是名著阅读过于表面化。所谓名著是在历史的长河中沉淀下来的精华,作者所要传达的思想、名著中所蕴含的人生哲理都能够对学生日后的生活大有裨益。以《红楼梦》为例,其文学性与艺术性都是有目共睹的,甚至于出现了专门研究《红楼梦》的学科——红学。但是,初中学生理解能力欠佳、重视程度不足,在进行名著阅读时浮于表面,并未深入进行思考,名著阅读不能呈现出应有的效果。
2.3名著阅读过于碎片化
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存在的问题之三就是名著阅读过于碎片化。名著区别于学生日常阅读的短篇文章,名著通常是通过长篇记录一个故事,再通过整个故事向学生阐述一个道理。但是,学生在阅读时往往会由于名著文本过于枯燥便放弃阅读,名著阅读的作用也不能够得到有效的保证。另外,初中生的课业任务繁重,在进行名著阅读时往往会为了追求效率只阅读其中比较重要的片段,使得学生在进行文本理解时出现偏差。
3.核心素养下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策略
3.1结合信息技术进行名著导读
部分学生在进行名著阅读时会产生抵触心理。笔者以为,造成此问题产生的原因主要有以下两方面:一方面是由于名著内容篇幅较长,学生缺乏阅读的兴趣;另一方面则是由于名著内容过于晦涩难懂,学生在理解时会产生一定的困难。是以,教师在进行阅读引导时可以从主观的角度加强名著阅读的趣味性,让学生有动力完成阅读任务。举例来说,在进行《西游记》的引导教学时,教师可以结合信息技术利用多媒体为学生播放相关的视频片段,使学生受到视觉的冲击,对《西游记》产生好奇,进而主动翻阅名著原文进行阅读。在此过程中,教师也可以让学生提出指导性的意见,帮助学生对《西游记》有更深刻的理解。如:结合影视资料与原文文本进行分析,二者之间是否存在不同,若是存在请举例说明。通过这样的方式让学生在进行阅读时更为专注,也对原文内容有更深刻的记忆。
3.2布置阅读任务督促学生阅读
初中语文教师的教学工作主要是围绕着课本展开的,留给名著阅读的课上教学时间并不多。一般情况下,需要教师布置任务让学生利用课后时间来完成名著阅读。但是,这种方式需要学生高度自制,且具备一定的阅读能力,而大部分的初中生并不具备以上特质。这时就需要教师督促并引导学生进行阅读,帮助学生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以《钢铁是怎样炼成的》为例,教师可以先结合班级内学生的学情、其他学科的课业压力进行综合的衡量,再为学生制定合理的阅读计划,既保证学生在课后有时间进行阅读,也不过分利用学生的休息时间,使其能够劳逸结合。与此同时,为了及时得到学生阅读的反馈,教师可以布置摘抄任务,让学生对精彩语段进行摘抄;也可以让学生根据阅读内容对人物性格进行分析,培养学生的思维能力。
3.3强化对学生阅读笔记的评价
在进行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时,不但是要引导学生对于名著阅读产生兴趣,并养成良好的阅读习惯,教师的反馈对于学生的学习来说也十分重要。通过对学生阅读笔记的评价能够帮助学生认识到现阶段在进行名著阅读时存在的优势与不足,方便学生进行后续的阅读方式的改进,提高学生名著阅读的效率与质量。例如,当学生完成《骆驼祥子》的阅读,并提交阅读笔记后,教师可以结合学生平时的阅读表现、笔记上显现出的阅读思路、阅读感受等多方面的因素进行评价,提出学生在阅读时做得好的方面,提高学生的阅读热情,保证阅读教学的质量。另外,教师也需要指出学生在阅读时存在的不足,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价值观。除了需要教师进行客观的评价外,教师也可以让学生进行阅读笔记的互评,让学生取长补短,提升自己的阅读能力。
结束语:
综上所述,名著阅读有助于培养学生的文化素养,初中语文教师需要加强对这一板块教学的重视程度。现阶段,名著阅读教学还存在着许多问题,最为突出的就是阅读过于表面化、碎片化。针对于此现象,教师可以要求学生完成名著通读的任务。笔者从结合信息技术进行名著导读、布置阅读任务督促学生阅读、强化对学生阅读笔记的评价三方面进行阐述,希望对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起到一定的参考作用。
参考文献:
[1]张金凤.浅谈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策略[J].语文课内外,2020,(17):148.
[2]施念初.基于核心素养的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指导研究[J].语文课内外,2020,(14):236.
[3]卞晓宁.解读初中语文名著阅读教学现状与对策[J].考试周刊,2020,(13):19-2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