韦胜参
广西华诺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广西 南宁 530000
摘要:海绵城市的建设对于消除城市洪涝有着重要作用,因此,其已经成为了现阶段重点推进的项目。其具有较强的储水能力,同时还能够有效的对废水实行净化处理,将水资源在城市中循环起来。风景园林作为最近几年的重点建设项目,将其与海绵城市理论相结合是非常重要的。如此一来,不仅让城市变得更美丽,同时还保证了城市的生态以及环境的进步。本文对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海绵城市;风景园林;规划应用
引言
海绵城市建设是现代生态设计的里程碑之作,是城市发展理念的创新之举,是城市建设管理的优化转型。海绵城市理论与风景园林规划设计相结合,有助于促进人类社会与生态自然的协调发展,二者相互影响,优势互补,共同打造宜居、节能环保、绿色的生态化城市空间。实践工作中,规划设计人员必须具备专业化海绵城市建设及风景园林规划知识,根据城市规划发展核心导向,结合水土保持等理论支持,广泛覆盖道路、建筑、绿地等各个方面,实现全方位建设生态化城市。
1海绵城市理论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理念
生态系统服务理念,随着人们环保意识的提升,在城市风景园林规划中融合海绵城市理论,在生物学、生态学、群落生态学等理论的支持下进行风景园林规划设计,可以有效提升生态平衡性。通过生态平衡理论进行风景园林规划,合理进行海绵城市建设,营造高质量的生态环境。
2海绵城市的应用途径
在城市的建设过程当中,应用海绵城市理论可以有效地改变传统的城市排水、防涝的方式。其在城市建设当中的主要应用途径是通过对雨水以及废水进行收集储存,并通过相应的方法进行处理,从而实现水资源循环利用的目标,并有效地对城市原有的生态系统进行保护、修复以及展开低影响开发。海绵城市通过在城市建设中使用透水材料,以及在产生雨水径流的区域设计雨水花园或者下凹式绿地等海绵城市元素,对雨水进行充分的收集,并且有效地对城市地下水源进行补充。除此之外,将海绵城市与风景园林规划进行合理的结合,可以充分利用园林设计手法来进行相关地形设计和植物配置,利用一些景观建筑以及沟渠的建设来及时对所收集的雨水废水进行过滤处理,并将处理净化之后的水运送到一些景观水塘以及生态湿地中去,保障其设计的景观性。而在这些景观水景水量充沛的时候,就可以有效地将所收集到的雨水以及废水,经过处理后对地下水源进行补充,或者是运送到人工修建的蓄洪池以及城市的河道当中。
3海绵城市理论与风景园林设计的连带性
伴随我国社会经济高速发展,群众生活质量持续性提升,风景园林作为城市建设及人们生活改善不可或缺的重要角色,现阶段城乡一体化全面发展中创新风景园林设计对建设绿色城市具有实质性辅助作用。通过风景园林规划,为城市居民生活化活动提供相应资源,且景观中各类植株通过大幅度净化空气中粉尘及降低噪声污染等,为城市提供更多氧气支持,为构建适宜居乐居城市生活环境发挥重要作用。海绵城市建设核心点在于强调景观规划设计实用性、合理性与可拓展性,基于切实规划设计再度突出城市生态环境的宜居特点,以提升城市水土、空气质量。加之通过园林分级规划,可更为科学、直观分析环境安全影响因素,从而针对性消除外部干扰,打造优质生态系统。绿色发展的白热化时期下,风景园林设计必须更新理念,对各类植物、道路、绿地等采取针对性的防患于未然的养护管理措施,并分析自然生态学相关理论,科学认识风景园林生态学对城市风景园林的影响及重要性所在。
4海绵城市理论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领域
4.1风景园林水景规划
在园林景观规划中,通过利用河流、人工湖及溪流进行雨水存储。在设计中融合海绵城市理论,基于实际的地形特征,进行低洼地的设计规划,通过低洼地区进行雨水收集,在雨林中形成水面。
4.2湿地功能区规划
在海绵城市设计中会进行小型湿地景观设计,设计中可以通下沉式的水池、绿地等方式进行储水。雨水会通过地表透水性的路面及植被过滤、汇集到湿地区域,此种方式不仅改善了水质,而且有效延长了存储时间,在一定程度上缓解了干旱季节的用水压力。
4.3风景园林道路规划
洪涝一直以来都是困扰着部分城市的一个问题,当雨季来临之后,频繁的洪涝不但会干扰人们的出行,同时还会造成人身财产出现损失的状况。而通过海绵城市理论的应用,以环境保护为根基,将城市中风景园林道路设计规划成环状的道路,并设置绿化带对其隔离,这样对于预防洪涝有着一些积极的作用。针对于道路旁边的树木,规划人员应该对其做好研究,熟知其生长状况,从而严谨的选取道路建设时所使用的材质,同时确保材质具有较好的透水功能。在通过海绵城市理论规划风景园林道路时,首先应全方位的对城市环境问题做出调查,如此才可以确保其的持久性。
4.4绿地
将海绵城市理论应用到风景园林中的绿地规划设计时,不应该过多地对场地内原有的自然地形进行改造设计,园林设计人员应该根据场地内原有地形的走向以及地貌等信息,有效地将这些自然风景地貌与海绵城市理论当中的蓄水池,或者是引水排水区进行有效的结合。例如,在进行城市园林规划设计时,通常情况下都会存在较大面积的绿地,这个时候园林设计人员就可以通过对场地内原有树木的根系进行综合考虑,合理地对场地内的蓄水区域进行规划设计,并且围绕着这些汇集雨水的区域进行绿植的合理搭配设计。除此之外,在将海绵城市理论应用到风景园林绿地规划时,需要对场地内的地下管网以及排水口的位置进行充分的了解和掌握,并且科学合理地结合场地内的风景园林规划设计进行流水通道的布置。通过这种方式,不仅能够有效地满足场地内的排水要求,还能保障园林绿地当中的地形变化,从而有效地增强风景园林设计的美观性。
5海绵城市理论下风景园林的规划办法
5.1风景园林建筑规划
如想要提升风景园林建筑规划的效果,在正式规划之前,应该对当地实行全方位的调研,其调研内容包含地貌特征、土壤特点、降水量、自然生态现状等。从而更好的设计出雨水的采集以及回收体系。例如,可以在建筑中规划出一些暗渠,从而获得丰富的浅层地下水,同时还可以将屋顶的雨水导入至净水装置中,利用砂石、植物等对其净化,等待杂物完全清楚后,在回收至蓄水装置内,如此便能够对风景园林建筑物中的雨水实行重复利用。通过这一规划设计,不仅提升了其排水性能,还为其增添了一些乐趣性。
5.2保护原生的生态环境
随着风景园林的建设速度愈来愈快,通过海绵城市的理论建设出人工湿地公园,来对野生动物做出吸引,从而让野生动物与植物达成一种生态平衡,如此便能够创建出城市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形态,达到保护原生生态环境的目的。
结束语
在风景园林规划中,合理融合海绵城市理论,实现生态环境及人文景观的有效融合,不仅可以满足城市建设需求,而且对城市健康发展也有积极的作用。在实践中,要分析海绵城市理论,合理进行城市风景园林景观建设,达到提升城市生态环境、构建良好生活环境的目的。
参考文献
[1]郑瑶.探讨海绵城市理论及其在风景园林规划设计中的应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2019(34):61.
[2]鲍素平.风景园林规划在海绵城市建设中的重要性分析[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5):13-14.
[3]王海龙.海绵城市理论在风景园林规划中的应用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4):196.
[4]王鸣谦.海绵城市建设背景下景观空间营造手法初探[J].科技创新导报,2018,15(24):149-151.
[5]魏海琪.海绵城市背景下的城市人工湿地设计研究[D].工业大学,20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