园林景观生态规划设计与可持续发展分析

发表时间:2020/10/14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9期   作者:白佳 王儒清
[导读] 摘要:近年来,人们对于园林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重视程度在不断增加,并将其和可持续发展相联系,这种做法不仅显示出了人们对于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更是将生态与发展进行协调统一的一种表现。
        中国电建西北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西安市雁塔区  710065
        摘要:近年来,人们对于园林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重视程度在不断增加,并将其和可持续发展相联系,这种做法不仅显示出了人们对于生态环境保护意识的增强,更是将生态与发展进行协调统一的一种表现。用发展的眼光去看问题,去进行园林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是新时期必须遵守的基本准则。随着我国社会的快速发展,园林景观生态规划受到了人们的高度重视。将生态环境与发展相结合,可以更好地保护人们赖以生存的环境,推动园林景观生态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关键词:园林景观;生态规划;可持续发展
        1园林景观生态规划的内容分析
        1.1园林生态景观的重要性
        当前,我国的园林生态环境主要包含几个方面的作用:第一,当前的园林生态景观具有一定的艺术性,能够给人们带来视觉上的冲击,改善生活环境,有利于人们休闲娱乐。第二,园林景观能够改善人们的生存环境,使绿色植物充分发挥净化空气、吸收有害气体的作用,改善当地的生态环境。第三,园林景观能够科学地配置植物,从而更好地保护生态环境。
        1.2园林景观生态的内容
        利用生态园林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主要依赖于大量园林植物的物质循环活动与能量不同流动,从而创造出一定的生态效益。要想取得较高的生态效益,则必须增加绿化量,要想增加绿化量则必须建设大面积的园林植物。在改善当前城市绿地植物景观配置与空间结构过程中,还需主要依靠乔木,利用乔木与灌木、草本植物的合理搭配,可以有效增加绿地面积,进一步增加城市的绿化量,保证城市绿地创造更大的生态效益与景观效益。
        2园林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应遵循的基本原则
        2.1地方性原则
        地方性原则主要是由于每个地区园林的气候条件以及环境文化等特点存在差异性造成的,例如很多地区间由于传统文化思想不同而造成的生活方式、习惯等不同,那么这就会使得在园林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过程中使得设计更具地方性。从哲学的角度来看,园林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所体现出来的地方性原则是具有很强的形而上学性的,在这种原则指导下的园林设计应该更注重空间性。在设计的过程中,设计人员应该要学会的是因地制宜和具体环境具体分析。同时要对建设的环境进行分析,在对于环境进行了全面的掌控之后要坚持和树立正确的生态价值保护观,设计时要和当地的生态环境紧密的联系在一起。
        2.2可持续性原则
        可持续发展是人们应遵循的一种全新的伦理、道德和价值观念,其本质是充分利用现代科技,开发绿色资源,发展清洁生产,改善和优化生态环境,促使人与自然和谐发展,人口、资源和环境相互协调、促进。园林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应以可持续发展为基础,立足景观资源的可持续利用和生态环境的整体改善,保障社会经济的持续发展。
        2.3保护自然原则与多样性原则
        现在我国盛行的“城市美化”运动、相继出现的“草坪热”和近年来的“移植大树”成风,都是为了追求速成效果。速成的效果固然好看,但是很少有人思考代价是什么。抛开地方生态环境破坏不讲,被移植的大树也往往面目全非,很长时间都难以发挥应有的生态效应。因此创造反映自然风景的园林景观,首先应符合自然规律,以植物学、景观生态学、人居学、社会学、美学等为基础,遵循生态原则,重新认识自然景观要素,例如地形、水体、植物等,始终以人为本,让人参与设计、关怀环境。另外,自然有它演变和更新的规律,在设计中要考虑人与自然界的植物、动物、微生物及环境因子组成有机整体,尽量采用和保留原有的动植物和微生物,引入植物要与当地特定的生态条件和景观环境相适应,体现生物多样性。这样才能保证环境的社会活力与生态活力,才能和人与自然相协调的规划设计理念相对应。


        2.4综合性原则
        园林景观生态规划是多学科交叉的研究工作,涉及科学、艺术、社会及经济等诸多方面的问题,它们相互间密不可分,相辅相成。因此,在设计中必须全面和综合分析景观自然条件、社会经济条件等。从本质上讲,园林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包含在每个人的日常行为之中。使园林植物在城市环境中合理再生、增加积蓄和持续利用,形成城市生态系统的自然调节能力,起着改善城市环境、维护生态平衡、保证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导和积极作用。对设计师而言,这意味着自己的设计必须走向大众,走向社会,融大众的知识于设计之中。同时,使自己的生态设计理念和目标为大众所接受,从而成为人人的设计和人人的行为,真正做到园林、城市、人三者相互依存、融为一体。
        3园林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的研究
        3.1园林景观设计的重点
        在城市中建设园林景观是为了更好地改善城市的环境,减轻环境的污染程度。园林景观能够让人们在钢筋水泥、高楼大厦和空气污染的环境中,与自然和谐相处。当前的园林景观生态规划设计更加倾向于实用型,在设计的过程中,将各方面的因素都进行了综合的考虑,从整体上把控设计方向。科学地计算乔木与草坪的比例,提高氧气的制造量,从而净化空气。在设计园林景观时,要将生态设计、功能设计、形式设计三者进行有效结合,使其居于首要位置。
        3.2将可持续发展与生态规划相结合
        生态环境的发展具有一定的规律,人类在规划园林景观时,要严格遵循自然规律,坚持可持续发展的园林景观生态规划设计理念,将园林景观生态规划设计与城市建设结合起来,推动城市生态规划设计的发展。
        4实现生态园林城市可持续发展的主要做法
        4.1大力宣传园林绿化的重要性
        大力宣传园林绿化法律制度,提高全民的生态意识,首先要得到城市领导阶层的大力重视,才能保证园林工作的顺利开展,尤其当前园林建设还不能实现市场化发展,因此可以实现领导绿化责任制的做法,在考评领导工作时引入园林规划设计内容,以此保证园林建设拥有数量充足的资金。还需拥有高素质的园林绿化执法团队,以《城市园林管理条例》为依据,严厉处理侵占绿地、乱砍乱伐等行为,保证城市绿化不被破坏。
        4.2科学选择绿色植物
        城市园林包括社会、经济、自然等多种因素在内,因此不同城市的园林有着不同的植被种类。在建设生态园林过程中,要求结合城市种类、当地气候搞好调查研究工作,确定植被生长与环境的关系,才能引进与生态园林规划相符的绿化植物品种,促进园林建设的健康发展。
        4.3城市建设多元化和植物配置的丰富性
        城市园林建设包括各种各样的种类,不但可以通过种植植物,如树、草、花、果、药材等形式,而且也可以利用江、河、源、海等实现养鱼与养鸭,可以利用树林引进适宜的鸟类,同时饲养天敌,保证人、动物、植物、鸟、鱼、微生物的和谐相处,实现了自然生态的良性循环。开展园林规划设计不但为了人们的观赏,不能只为了短期发展,要具备长远的眼光与意识,要结合城市今后的发展综合考虑,保证基础设施建设的顺利进行,防止出现重复建设与破坏现象,有利于节约建设成本,保证城市生态系统的稳定。
        5结语
        总之,我国的园林工艺有着悠久的历史,同时也是我国传统文化的一种重要的标志,中国园林的发展为世界园林的发展奠定了重要的基础。当前的园林景观生态规划设计要与可持续发展战略相结合,在当代人获得足够资源的前提下,保证资源能够可持续利用。如果不能控制资源的使用量,过度开发资源,将会对环境造成非常大的影响。所以,当前的园林景观生态规划设计要在满足人们需求的同时,推动城市的发展。
        参考文献:
        [1]汪智宇.论园林景观生态设计与可持续发展[J].南方农机,2017.
        [2]袁连光.园林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及其可持续发展[J].现代园艺,2016.
        [3]简婧,李科霞.园林景观生态规划设计及其可持续发展[J].花卉,2016.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