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现场施工管理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7月第19期   作者:孔运
[导读] 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大行业的发展也都十分迅速
        孔运
        身份证号码:37088119890905****
        摘要:在经济快速发展的当下,各大行业的发展也都十分迅速,尤其是建筑行业,发展势头十分良好。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人们对住的要求也在不断提高,这直接反映在人们对建筑工程质量的要求不断提高之上。在我国,各大建筑企业之间也存在着巨大的竞争,由于人们对建筑质量要求的提高,所以对建筑工地现场的每项器械每项工作也都有着严格的要求,各大建筑企业应该重视施工现场的管理工作,重视施工技术的提高,从源头控制好建筑质量,提高企业的形象,为今后的发展打下坚实的基础。
        关键词:建筑企业;施工技术;建筑质量
        引言
        建筑工程施工是一项复杂化、多样化的工作,其技术要求较高,管理难度较大。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在保障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有效应用的基础上加强其现场施工管理,不仅能够使建筑工程的质量、工程进度、建筑成本等得到有效保障,也是维系企业生存与发展的重要方式。
        1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简析
        1.1软土地基加固技术
        地基的重要性,相信每个人都了解,只有地基牢固才能支撑上层的建筑,所以,地基的牢固与否直接影响到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和安全。不同的地形,不同的地势,不同的地质条件下所打的地基都有所差异,而我们通常说的软土地基,就是在土质松散的地质条件下所打的地基,这种松散的土质不能承受高压,所以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要选择正确施工手段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强,让地基更加稳定,这样才能提高地基的承载力,确保建筑工程的安全性和整体的持久性,不同土质的地基要选择不同加固方法,这需要相关的技术人才对现场的地质进行勘测,才能得出最终的加固方案。
        1.2电气防雷技术
        现在城市化建设发展迅速,各大高楼拔地而起,电气防雷技术在建筑安全中尤为重要,不管在任何时候,安全性都是排在最前面的。中国的城镇大多都建造着又高又密集的楼房,若是防雷措施不到位,遇到雷雨天气可能会导致整片区域的事故,家中的电器可能会受到影响,严重时可能会危害到居民的生命安全。所以,在建筑施工技术中,防雷技术必不可少,在施工现场,要对线路的走向做好规划,处理好各种线路的接地工作,然后让电路工作者再进行下一步的检查,争取把雷电危害降到最低,确保线路无虞后方可安全放心地使用电路。
        1.3防水处理技术
        在我们的实际生活中,会遇到各种漏水的问题,不管是厨房还是卫生间,只要是有水管接入的地方,都有可能发生漏水的问题,所以在建筑施工中防水处理技术也是非常重要的。不管是用水系统还是用水设备都是需要前提提前设计和计算的,根据实际的住房面积计算出用水和出水量,进行科学合理的安排,避免不必要的浪费。对于管道的选材方面也要慎重,不能贪图便宜安装一些质量较差的管道,长期使用后很容易导致漏水现象的发生,若是不能及时处理,可能会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和建筑物的损坏,得不偿失。所以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要安排专业的水电工作者根据国家防水标准进行操作,选择合理的防水材料,结合专业的防水技术和防水工艺,建筑一个完整的防水系统,最大程度上降低成本,从而提高建筑工程的质量。
        1.4钢筋加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合理地应用钢筋加工技术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保障建筑工程施工质量。

一方面,在使用钢筋加工的工作中,需要选择能够满足建筑工程施工需求的钢筋,保障所使用钢筋的质量和强度能够符合标准,所有钢筋都需要有出厂质量证明书或试验报告单,并按品种、批号及直径分批验收,验收内容包括钢筋标牌和外观检查,并按有关规定取样进行机械性能试验,钢筋的性能包括化学成分及力学性能,例如钢筋的屈服点、抗拉强度、伸长率及冷弯指标,确保所使用的钢筋能够充分发挥其抗拉、抗压、抗震等作用,使建筑物能够牢固、坚实。另一方面,在使用具有有效的合格证书和出厂质保书的钢材后,需要按照符合工程要求的方式将钢筋进行变形和固定,焊接后要对其进行质量检测,检测合格的钢筋才能投入使用,对不合格的钢筋构件要及时地进行更换。
        2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措施
        2.1确保施工技术得以合理运用
        要想在建筑施工中把施工技术的效果发挥到极致,需要确保施工技术能够在实际过程中合理运用。首先,在每个建筑项目开始时建筑设计师都会根据建筑项目绘制设计图纸,然后一遍遍的进行检验,在实际过程中也需要对设计图纸认真比较,严格遵循设计图纸的要求进行施工。对于不同的施工环节可能会用到不同施工技术,技术人员需要对施工现场的不同信息进行记录,方便解决后续出现的难题,节省项目施工的时间,从而有效的发挥出施工技术的运用。其次,在施工现场会用到各种各样的材料,设备等工程物资,施工技术人员要确保他们符合国家标准和建筑施工标准,做好对材料和设备的管理与检查工作,这样一来不仅有效的避免物资的浪费,还能提高施工技术的合理运用效果。
        2.2材料管理
        首先是施工材料采购。施工材料是保证建筑工程质量的关键,优质的施工材料能够提高工程建设质量。所以必须根据工程实际情况准确计算施工材料数量与种类,避免人为疏忽出现材料浪费与材料短缺问题。针对施工材料的采购,应深入调查供应商情况,经过对比选出最优的供应商,严格控制材料成本[4]。与此同时,采购工作人员应全面分析材料成分与性能,切实保证材料质量。借助互联网实时掌握建筑材料市场最新动态与材料标准变化,选择价格合理、质量良好的材料,而且在材料进场前需要进行严格检查与验收,结合施工进度科学编制材料采购计划方案,实现工程的高效率、高质量建设;其次是施工材料保管。应结合施工材料类型与性质进行分开摆放,针对性质接近的施工材料要统一放置,而且必须重视施工材料防锈与防潮处
        2.3加强对施工成本的控制
        控制成本应以工期与工程质量为前提,通过具有针对性的组织方案、施工技术及管理方法将成本控制到最低,实现对资源和材料的最大利用率。控制成本中,可以主要从材料、人工、管理三方面开展管控。材料管理方面是从材料使用量对其控制,在建筑企业施工中降低材料损耗,合理使用建筑材料,避免浪费的问题。人工费管理方面,施工企业必须仔细核算工程量,依据市场劳动力价格及劳动力市场需求与供给状况科学控制。在施工中,企业控制人工费主要体现在及时安排与督导施工计划及施工任务。管理费指的是企业在施工经营中的总花费,由工人工资及其他费用构成。然而管理费并不是实体消耗费用,却是体现管理水平高低的重要指标,因此,建筑企业必须对管理中涉及的人工、办公用品的使用、消耗、设备保养等工作给予重视,加强对其管理。
        结语
        正如前面所说的,现在的建筑行业,各个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非常大,企业想要在行业中脱颖而出只有提高建筑项目的质量,因为建筑质量直接影响到项目工程的实用性和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而建筑项目质量的提高离不开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合理运用,离不开施工计划的管理工作也离不开施工现场工作人员的专业技术和综合素质。总之在施工现场的每个环节都非常重要,每一步都要谨慎,每个决定也都要经过一遍遍的斟酌,确保真正的万无一失,把建筑工程的质量做到最好。
        参考文献
        [1]邱成军.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措施研究[J].居业,2018,No.120(01):115+117.
        [2]张鼎申.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措施研究[J].江西建材,2019(6):197-198.
        [3]钱宏涛.建筑工程施工技术及其现场施工管理措施研究[J].中国室内装饰装修天地,2019,000(003):2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