装配式建筑工程钢结构施工技术及管理措施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工程管理前沿》2020年7月第19期   作者:李福迎
[导读] 随着我国城市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数量也在急剧增加,
        李福迎
        身份证号码:37120219861119****
        摘要:随着我国城市建设进程的不断加快,城市人口数量也在急剧增加,为了提高城市人民生活的便利度,需要在城市规划建设上做好创新与提升。近年来,为了促进城市发展,城市建筑设计形式也有了巨大变化,各种新型的建筑技术得到了良好的运用。装配式钢结构施工成为近年来建筑工程施工中重要的技术形式,这种建筑技术从构件上实现了分段组装,保证了科学性和稳定性。该技术主要是通过科学的吊装方案,从外围集成、绿色技术、叠合板施工、外墙板施工、钢柱施工几个方面进行推进,提高了建筑工程的施工速度与质量。文章就建筑装配式钢结构施工技术进行分析,全面提出了创新方法。
        关键词:装配式;钢结构;施工工艺
        引言
        人们现在的生活方式和以往不同,现在的人们正处于生活节奏快,生活工作效率高的阶段。所以建筑行业为了可以赢得市场的关注,就需要找到行业的驻足点,将建筑工程中的施工方式加以创新,将原有的现场施工的普遍状态调整为装配式工程。正因为近年来现场施工存在很多的缺点,例如需要较高的成本和支出、大量的人工、装修材料的选择、装修效果呈现是否满意以及工期时间比较长等多方面的难题,而装配式建筑会让施工变得简单方便,成为近年来建筑工程中的新兴产业。现在,国内外的建筑行业都会优先考虑装配式建筑。所以,解决装配式中钢结构的施工技术变得尤为关键,只有提高了施工的技术水平,装配式工程才可以灵活地运用到建筑行业中。
        1钢结构施工概述
        所谓钢结构就是利用钢铁材料制作的结构,钢结构不仅自身的承载力高,而且自重也相对较轻,施工速度也非常快,因此在装配式建筑施工的过程中很常用。但是,钢结构本身的造价比较高,结构设计相对复杂,同时安装也具有一定的技术难度,因此其发展也受到了一定的限制,因此对钢结构施工技术进行研究是非常必要的。钢结构施工需要遵循相关原则:施工顺序必须是先安装大配件再安装小配件,先安装内部配件再安装外部配件;钢结构的相关构架和管架应当集中预制,这样在现场能够进行成片吊装,不仅能够加快施工速度,而且还能有效节约施工场地。
        2装配式钢结构的优势
        2.1高度集成化且设置灵活
        对于装配式钢结构来说,它与传统砖混框架结构相比,有着更加灵活的设置。同时,装配式钢结构构件能够基于施工需求,直接在工厂进行构件生产,由于模数化的构件尺寸设计,能够让用户根据自己的使用需求随意安排设计。
        2.2施工周期短
        装配式钢结构的工厂化生产,能够将产品直接运送至工地,实现装配施工,有利于缩短施工周期,提高施工效率。同时,装配式钢结构构件由于在工厂生产加工,使预制构件产品的生产制造质量得到了有效的保证,有利于提高施工的安全。
        2.3制造成本低
        传统的砖混框架结构,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大量劳动力。而装配式钢结构能够直接通过工厂化施工来集中进行构件的制造、生产,有效地降低了施工现场的作业量。另外,装配式钢结构构件的生产方式为工厂的流水线生产模式,能够节约一部分施工现场的人工费和模板费。
        3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发展存在的问题
        在我国,建筑工程并没有完全接受装配式建筑,而在国外很多国家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在国内装配式建筑工程的应用主要是一线城市的应用高于其它城市。虽然装配式建筑工程存在施工工期短、安装便捷、劳动力少等优点,但是因为施工技术相对不是很成熟,还存在着生产力低下、管理不够完善、施工技术有待于提高等缺陷,所以,不断地解决装配式建筑工程存在的缺点,才是将装配式建筑工程广泛运用的关键。


        4配式建筑工程钢结构施工技术分析
        4.1钢结构的制作
        钢结构制作首先需要设计好施工图纸,图纸完成后需要据此来制作钢结构,采购人员则是需要据此进行相关材料的采购,为了保证材料符合使用需求,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测试,保证其强度能够满足工程要求。其次,应当将施工图纸和相应的工艺方法结合起来,采用tela等钢结构深化软件设计出合适的下料方案,之后进行原材料下料工作,从而得到各种半成品材料,为了保证这些半成品材料的质量,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质量测试,以及必要的钢结构组装测试。最后,在钢结构制作的过程中,需要利用焊接技术,焊接时要利用二氧化碳进行保护,防止其被氧化,同时还要对焊接缝隙进行检查和测量以确保其质量。钢结构制作完成后,需要对其进行相应的矫正和质量验收工作,并且对其进行除锈和涂装处理。
        4.2钢柱定位
        在对钢结构框架进行定位时,必须保证第一节钢柱能够准确定位,这样才能保证后续钢柱定位不会出现较大的偏差。在对两个原始端点进行相应测试时,起点位置必须准确,并且还要依据现场情况来选择合适的位置作为第二测试点,应当尽量选择不易破坏、观察视野合适的位置,这样利用闭合的方法可以确定钢柱各点在各方向的相应数值。柱脚锚栓也是钢结构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部分,需要保证其不会受到混凝土浇筑和其他相应工作的干扰,而为了做到这一点需要用到相应的锚柱支架平台,平台设计必须合理,且要保证周围支架都非常稳定,而利用角钢来当作平台的支撑物就能够做到这一点。利用相关设施来确定柱中心的相应方位,同时还要在锚柱的周围布置好相应的线路,线路布置必须准确,其偏差需要在规定范围内。锚栓支架安装完成后,需要利用全站仪来进行相应检测,保证方位的正确性,出现误差要及时调整,调整之后进行二次检查,确保方位数值精确。
        4.3柱的垂直度
        钢柱第一节的垂直度必须控制好,这就要求在进行相应的起吊安装工作时,钢柱两侧应当设立相应的水准仪,以此来测量其垂直度。另外,还要使用全站仪来进行相关测量,保证钢柱顶头中心点的垂直度以及四周顶端角的垂直度,在使用全站仪时,要保证其与钢柱的距离合适,这样可以控制顶点数值误差。钢柱第一节之上的垂直度测量,会由于高度增加导致的仪器仰角增加而使得测量误差加大,应在每层进行多位置放线,使用激光垂准仪来保证垂直测量效果。
        4.4钢柱吊装施工注意事项
        在钢结构施工的过程中,经常需要进行吊装施工,必须使用合适的吊装工具来保证施工效果。钢柱尚未起吊时,应当让其一端先吊起来,之后利用起吊机使其垂直上升,上升至某一高度后,保持其平稳状态进行角度测量,测量结果与理论值相差较大时,对其进行调整。吊装工作需要多人共同配合,钢柱在比较小的范围内进行移动,待其稳定后才能进行相应的测量工作。
        结语
        综上所述,装配式建筑工程是未来国内外的必然趋势,正因为装配式建筑工程具有提高劳动生产率、节约能源、缩短工期等特点,而被人们广泛地运用到实际的建筑工程中。钢结构在装配式建筑工程中的作用无可替代,掌握其中的施工技术才是高质量地完成装配式建筑的关键。建筑企业要从长远发展的角度对提高钢结构的施工技术做准备,并且不断地去解决装配式建筑在生产管理和施工环节可能遇到的不同问题,这样才可以促进装配式建筑在我国的快速发展。
        参考文献
        [1]张华斌.装配式建筑工程钢结构施工技术和施工管理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18(12):152+160.
        [2]俞英娜.基于BIM技术在装配式建筑施工中的应用[J].建筑设计管理,2018,35(07):85-88.
        [3]戴勤友,陈浩杰,杜建峰.装配式建筑背景下,建筑工程技术专业转型升级探析[J].酒城教育,2019(02):84-89.
        [4]郭军林,张华,马虎年.内嵌墙板钢框架结构节点连接方式研究现状及思考[J].低温建筑技术,2018,40(10):21-23,4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