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书娟
身份证号码:37078519850926****
摘要:随着建筑行业的快速发展,土木建筑行业快速发展的过程中混凝土结构质量问题成为人们关注的重点问题,如果其出现裂缝的话就会导致工程质量大幅度降低,进而降低建筑结构的整体安全性能,甚至出现渗漏之类的问题。
关键词:土木工程;混凝土裂缝;施工处理技术
引言
建筑行业中,房屋建筑是其主要的组成部分,也是关乎民生的重要组成部分。一座房屋建筑的落成,需要涉及许多的环节和部分,其中最重要的就是建筑施工环节,因为这是房屋建筑的终点和竣工部分。除此之外,在土木工程施工过程中,对裂缝的控制处理也是建筑施工中一个十分重要的环节,对于建筑物的使用质量有着重大的影响。因此,对这两者进行相关的关注与研究,是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的。
1导致土木项目建设中混凝土出现裂缝现象的原因
1.1建筑项目的工程设计方面
在土木工程施工中,通过有效的质量控制可以将工程设计中的不足进行有效缓解,在设计过程中进行建筑分析,而工作经验丰富,能够减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影响其设计方向,对于建筑工程设计来说,需要现场进行全面的配合。工程设计中对于材料构件出现的问题与质量,需要不断地进行混凝土自身等级的确定,需要对钢筋配合比以及结构制定出一套防止裂缝发生的合理方案。
1.2施工行为与建材质量导致开裂问题
在土木建筑施工过程中,由于在混凝土施工中存在不当行为或者对混凝土的使用存在不规范等情况的产生,都有可能增加混凝土开裂现象。此外,由于经济的发展,建材市场竞争激烈,由于市场中混凝土供应紧张,在搅拌过程中对混凝土配合比例与添加剂参量控制不够严格,此时不能满足实际施工需求而造成混凝土质量下降引起开裂问题,而混凝土开裂问题的发生,可能会造成更严重的安全事故。
1.3工程地基变化引起混凝土开裂
在工程施工过程中,由于对现场环境没有做到精确的勘察,并通过不合理的施工设计进行地基结构的破坏,由于多种因素的影响造成地基变形,尤其是在挖掘地基过程中深度没有达到标准,因此对于施工环节中材料不合格等现象,都会影响混凝土结构受力不均匀,出现开裂问题,从而直接导致整个施工的质量下降。
1.4温湿度变化对混凝土的影响
在土木工程施工中,由于混凝土浇筑过程产生热力效应,需要在散热方面进行严格审查,对混凝土内侧产生的热量积聚压力,或者是由于夏季暴晒或冬季温度较低,让混凝土内部水分快速流失,从而产生干缩裂缝。
2控制策略
2.1加强混凝土结构设计
为了加强混凝土施工质量,减少混凝土出现裂缝的现象,在结构设计的时候选择中低强度的混凝土来施工,避免混凝土表面出现裂纹,需要加强建筑承载的钢筋数量,即使不可能完全消除裂缝,但仍能有效地降低裂缝的宽度,以保证整体建筑结构的强度。另外,为了防止发生大的裂缝,我们施工时还需要注意设置水平施工缝,这要根据温度裂缝的要求来进行。
2.2控制混凝土浇筑施工
使用大量混凝土时,一般要求分层浇筑检查高度,上层混凝土浇筑必须在下层混凝土进行过混凝之前完成。这样就有可能减少冷缝的形成,提高浇筑的质量水平。浇筑的时候,为了避免造成混凝土的分离,要以均匀的速度浇筑。如果在浇筑的途中需要一次停顿,则在已浇筑部分的初凝前连续进行浇筑,以达到一次性完成的效果。结束时做好保温措施,在适当的环境温度下施工时,能够减少或者避免温度的影响。
天气炎热时,做好防晒和降温措施,并进行喷水。通过控制材料的温度,减少裂缝产生的现象。
2.3严格控制混凝土温度
在检测混凝土温度的过程中,应重视温度控制工作,做到以下几点:一是选择0.14毫米的普通塑料厚度,选择3层的毛毡,去覆盖塑料薄膜和毛毡;二是改进骨料级配。特别是混凝土采用添加具有干硬性的混合添加剂等方法,降低了混凝土水泥的使用量。第三种是在混合的过程中,为了降低混凝土的温度,主要是用水随时冷却才能达到效果。第四,要按规定操作,进行适当拆模和保温,从而减少混凝土随温度变化产生的温差。五是注重严冬季节的保暖措施,特别是长期暴露的薄壁结构等。
2.4加强混凝土施工的后期养护
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的后期养护是有效防止混凝土破碎的重要部分。首先,混凝土施工后及时的调理可以降低混凝土内外的温差,使混凝土浇筑后温度下降速度变得缓慢,减少混凝土自身的约束应力的现象,提高混凝土的抗粒性,有效减少了温度裂缝的发生。其次,进行适当的保温处理,能够缓解混凝土的浇筑后温度的下降速度,保持内外的温度差异的平衡,使混凝土表面的应力缓和,防止出现裂纹等引起的收缩裂缝。另外,如果不按照相应的保养要求对混凝土进行保养管理,不仅会降低混凝土的施工质量,还会导致混凝土硬化时水分的迅速流失,产生严重的裂缝。
2.5引进和研发先进的建筑施工技术
减少土木工程结构裂缝的产生,除了采取相关的措施进行辅助之外,最根本的还是要提高其根本的建筑施工技术。我国目前的建筑行业经过多年的发展,取得了一定的成就,但是还是在某些方面有一定的技术瓶颈。因此,在进行自身发展的同时,也要进行科技创新研究,并时刻关注着国际建造技术的发展情况,积极引进先进的建造技术,加大对建造人才的培养。
2.6加大对建筑施工过程的监督力度
加大对建筑施工过程的监督力度也是一项改进措施之一。建筑企业应该加强建筑施工过程的监督力度,紧抓各个施工环节的质量,建立好相关的施工质量监管制度,把每一个施工技术人员与相关的施工工程相挂钩,做到一个建筑施工工程有一个总负责人,权责明晰,这样才能使其施工技术人员有相应的紧张感和责任感,对其施工工程项目的质量进行重视和自我检测,从而紧紧抓住施工质量环节,最大限度地保证施工质量。
2.7规划施工质量管理的组织架构,明确人员分工
在管理过程中,一个好的管理责任机制是十分有必要的,其能帮助各方面的负责人明确自身的分工和相应的业务职责,并知道相对应的奖惩机制,从而约束自身行为。土木工程的建筑施工质量管理组织机构应该是垂直式的组织机构,主要由总施工负责人、中间管理层负责人和最终施工技术人员负责人构成。其中,总施工负责人就应明确好自身的责任,并对其下属的责任进行规划,保证其最终的土木建筑工程施工质量的结果。
结语
综上所述,对于土木工程中建筑混凝土裂缝处理的方案需要进行不断地展示,在施工中出现的混凝土裂缝需要引起建筑企业的重视,企业要加强人员的监管力度与施工操作流程,同时对混凝土裂缝产生的原因需要进行深入的分析,在发展的过程中不断创新更好的处理方式,在施工中采取有效的措施,保障施工质量,为我国土木建筑建设节约更大的成本,促进行业的高质量发展。
参考文献
[1]许雪艳.建筑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楼板裂缝相关问题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4):19-20.
[2]汤斐.浅析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J].江西建材,2015(17):101,105.
[3]张伟.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分析[J].烟台职业学院学报,2013,19(2):87-89.
[4]陈中魁.土木工程建筑中大体积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研究[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3(2):2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