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川省城市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15
摘要:施工环境复杂和施工难度大等问题一直困扰着各个城市的市政道路排水施工建设。本文就市政道路建设施工中给排水施工技术进行全面的探讨和分析,并对提高给排水施工质量提出了相应的措施希望能为加快市政道路施工进程和保证其施工质量提供一定的理论参考。
关键词:市政道路;给排水;施工技术
1引言
市政道路建设是城市现代化建设发展的重要基础,是我国当下重要的建设工程事业之一[1]。市政道路建设过程中给排水施工环节的开展是整个工程项目的关键环节,其发展和进步对城市道路建设步伐的加快具有重要的作用和意义[2]。由于给排水施工环境复杂,影响因素较多,从材料的选购到低下管道的布置和安放都需要进行严格的监管和把控[3,4]。因此本文将对给排水施工过程中关键的管道施工技术进行探讨和分析。
2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施工技术
2.1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施工技术要点
市政道路给排水施工技术要点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地下水位的下降,在进行给排水管道安置施工之前,需要对施工现场进行全面勘测。为保证给排水管道深埋施工的顺利开展和安全可靠,对存在地下水的施工现场采取水位下降措施必不可免,一般采用的措施是井点降水。第二点土方开挖,土方开挖施工分为深层和浅层开挖两个部分。深层土方开挖的深度范围为3-7m,需要依靠大型机器设备。浅层土方开挖的深度范围为0.5-3m,开挖后的土方均沿着沟槽堆积放置。最后一个技术要点就是安置钢板桩,钢板桩大多用于深层管道,其作用是保护地下给排水管道,固定管道的分布位置,对保障施工质量具有重要的作用。
2.2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施工技术特点
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施工技术特点具有以下几点,一是管道线路长,市政道路的给排水管道通常纵横分布于整个城市,并随着道路的延伸变化而变化。城市越大,管道线路的设置就越复杂和冗长。第二个特点是影响因素较多,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建设本身是一个施工环节繁多复杂的浩大工程,易受环境、气候和道路地质条件等众多因素的影响。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充分考虑施工对道路和周边居民的正常生活所造成的影响。
2.3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施工过程
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施工过程主要有施工放线、沟槽开挖、施工测量、管基施工、管道安装和路面回填六个基本施工环节。施工放线是指在正式施工前,彻底清除施工现场的障碍物,然后根据施工方案和实际的施工环境,完成打桩、撒灰和防线等操作。沟槽开挖施工过程在确保排水管道选择的正确性和施工环境的适应性两方面具有重要的作用。在沟槽开挖前,需要进一步考察施工环境,对土质和地下水的分布情况进行分析,确保施工完成后道路运行不会受到影响,进而确定施工的具体流程和路线。沟槽开挖时需要与土方保持一定距离,在0.5~1米内。同时施工人员需时刻注意地下水的分布和变化,防止地下水发生渗漏,对沟槽稳定性产生影响。为提高沟槽强度,沟槽开挖一般借助机械设备,开挖完成之后需要对土质进行加固。
施工测量是整个施工过程中的重要工作项目,测量的准确性直接影响后续的施工质量。因此测量过程对测量仪器精度要求非常高,在测量之前需要对其进行试验。并且在测量过程中对于同一个测量项目需要进行多次测量,以保证施工的整体质量。管基施工发挥固定排水管道的作用,一般采用混凝土摊铺的方式。其施工过程需要全面根据施工方案和土质进行操作,充分保证管基的厚度和强度。同时管基施工需要进行浇筑,初次浇筑多为水平分布,以便于后期浇筑。管道安装是整个给排水管道安装的核心环节,给水管道的走向一般是从上往下,排水水管则是从下往上。由于管道线路多且复杂,在进行安装时,需要注重不同管道的区分,并检查管道的完好性。管道的拼接操作需要严格按照规范操作步骤进行。
回填技术是给排水管道施工中的最后环节,也是要求最高的一个环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一般铺在道路下面的,需要进行道路的开挖,完成施工后,要较高质量地完成道路的修复工作,如此才能保证道路的正常使用。加强回填技术,才能保障修复后的道路不会出现塌方和沉降等问题。在进行回填的时候需要注意强夯密实,每回填一段就需要采用机器进行夯实,保障土层的坚固性,保持密实度是在 90%以上的,以此才能保证道路的安全性。此外不同规格的管道对回填的要求是不同的,在进行回填的时候,需要增加土方来提高回填技术的水平。
3.提高给排水施工质量的措施
3.1 开挖沟槽
沟槽的开挖,主要是提升给排水管道的稳定性,为给排水管道施工提供一个稳定的施工平台。在开挖沟槽的过程中,要求施工人员了解道路四周环境,避免沟槽开挖施工影响道路的正常通行,结合施工区域地下水位特点,进行深入分析,不断优化给排水管道施工流程。此外,在沟槽开挖过程之中,要合理选择开挖技术,密切监测地下水,避免沟槽出现大面积渗漏,进一步提高管道沟槽稳定性与安全性。沟槽开挖采用机械施工方法较多,可以提升沟槽施工强度,给排水管道沟槽开挖施工结束后,还要进行加固处理,为后续施工奠定良好基础。
3.2 管基和管道施工
通过加强管基施工,可以进一步提高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的可靠性与安全性,施工人员要结合给排水管道的实际运行情况,浇筑适量的混凝土,避免管基出现沉降,提升管基的稳固性。如果混凝土管径小于 300mm,可以采取人工下管方式,若管径超过600mm,则需要采取吊机下管方式。采取人工下管施工方式,地面施工人员将管材有序传给沟槽底部施工人员。若开挖沟槽的深度超过 3m,施工人员需要使用非金属绳索,将管身两端系住,避免出现串心吊装现象。如果采取混合开槽或者支撑开槽方式,受支撑的影响,需要自槽一端,进行有序的下管,在槽底部位,将管槽运送到安装部位,有序安装,下管过程中,确保管道位置正确,并合理控制管道的中线与标高。
3.3 回填施工
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铺设完毕后,需要及时回填,沟槽回填中砂与粗砂到管顶以上 500mm,管顶 500mm 以上,需要回填素土,回填密实度满足设计要求。塑料管道回填自管底基础到管顶以上 500mm 范围之内,需要采取人工回填方法,禁止采用机械推土回填方法。如果是 HDPE 波纹管,验收结束后,及时回填施工,回填到管底基础到管顶以上 500mm 范围内,采取人工回填方式,回填过程中,管道两侧要均匀、对称回填,避免管道与构筑物产生较大位移,若条件允许,可采取对挤限位方案。管道沟槽回填可以采取分层回填方式,每层回填高度不宜超过 200mm,管顶 500mm 以上位置,可以采取机械回填方式。
4结论
随着我国城市化建设的不断加快,市政道路建设得到了国家政府和社会人民的高度重视,给排水施工工程是市政道路建设的重要环节。本文就提高给排水使用技术和提高施工质量进行研究分析,希望能为我国市政道路建设施工的发展提供动力。
参考文献
[1]宋强. 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的施工技术分析[J]. 居舍,2020(01):78.
[2]谷志强. 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的施工技术分析[J]. 居舍,2020(07):49.
[3]韦韬. 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的施工技术研究[J]. 建材与装饰,2020(13):282-283.
[4]万建国. 浅析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施工技术[J]. 建材与装饰,2019(10):270-271.
[5]何争光. 市政道路给排水管道的施工技术分析[J]. 佳木斯职业学院学报,2019(11):228-2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