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人民解放军32705部队宝鸡工程办 陕西宝鸡 721000
摘要:现阶段混凝土钢筋结构已经成为我国各地区城市建筑的主要应用材料之一,能够有效降低建筑的自重,保障建筑工程项目的整体质量,但是混凝土对施工环境的温度具有较为严格的要求,尤其是我国北方地区,冬季气温较低,若是混凝土构件内外部的温差相差过于悬殊,大幅度增加了内部裂缝问题出现的几率,导致混凝土构件的质量无法满足建筑要求,容易埋下安全隐患问题。因此,为了保障混凝土结构的质量,必须采取有效的施工技术。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冬季施工技术
引言
针对混凝土本身的特点,对其进行施工,我们要从化学和物理两个方面进行考虑。水泥在遇到水后会发生化学反应,形成一种复合物,这种复合物具有极强的附着性,能够让建筑材料进行牢固的结合。从化学角度上来看这种反应属于放热反应,升高温度可以提高反应的速率,使得化学反应的平衡向正方向移动,但是温度升高会使混凝土凝固速度增快,给施工造成许多麻烦。相反,适当地降低反应的温度,会使混凝土凝固的速度变慢,这样可以使混凝土保持流动的状态,大大提高了施工的效率。
1冬季低温环境下对混凝土性能的影响分析
第一,低温环境对混凝土早期性能造成影响。混凝土容易因为受冻而降低其物理力学性能。有实验证明:在低温环境下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将会延长混凝土的初凝时间与终凝时间。低温环境下,混凝土表面的水蒸气会凝结为水,从而加强了外围混凝土的水灰比,使得混凝土强度和表面抗渗能力都将下降。混凝土早期受冻,将会破坏其结构,并且会损坏其后期强度。一旦结冻时间越早,其强度也就会被损坏越大。第二,低温环境会对混凝土的强度造成影响。在低温或负温环境下,混凝土强度将获得较高的增长,然而这两种环境也会对水泥水化作用带来显著影响。当温度不断降低,水泥强度增长也将随之延长。低温环境还会降低水泥的水化速率。在约5℃环境下,水作用显著放缓;一旦温度降低到0℃,水化作用也就基本停止。冰冻时的冻结温度、空气含量及水分都对混凝土的硬化程度具有影响。所以,如果温度降到5℃时,就应该尽早采取一定的对策来保证混凝土不会过早受冻。
2建筑工程混凝土冬季施工准备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中常用的施工材料,可是冬季的温度很低很低、环境恶劣,导致混凝土内部的结构容易发生水化作用,抑制混凝土的增长与凝结速度。混凝土在硬化后其内部结构也会发生相应变化,这就是脆性变化。水化作用会让混凝土产生收缩的作用,让混凝土产生开裂,而开裂后就会造成工程质量受到损伤;季节的不同变化,冬季的冻融会让混凝土的裂缝越来越大,这样混凝土的表面就开始慢慢剥落。而剥落造成的后成的后果就是混凝土的耐久性下降,同时也不容易保证混凝土的安全度,产生安全问题。所以,为了在建筑工程中运用混凝土施工的作用一定要先分析混凝土配合比,不同的比例进行,这样会保持混凝土施工结构的持久与稳定,也会增加混凝土的寿命;其次,在挑选水泥时要对水泥的质量进行检测,符合质量的水泥才能在施工中完成。仔细检查水泥出厂的日期,原材料的质量保证后才可以保证工程项目的效果。
3建筑工程混凝土冬季施工技术要点分析
3.1混凝土拌制
在冬季拌制混凝土,由于温度较低,因此需要注意控制拌制混凝土的时间要比常温环境下要长,从而保证各混合料间形成热平衡。假如对混凝土的某些特性也有所要求,就需要适当添加外加剂,保证拌制混凝土可以达到施工要求。
3.2混凝土的运输与使用
控制好温度是混凝土运输的重中之重,刚搅拌好的的混凝土要快速运输到使用地点,以免由于温度过低使混凝土凝固。但是有时候运输距离远,行驶速度受限,这时就要对运输混凝土的罐车采取保暖措施。一般情况下,运输中的混凝土每小时下降的温度不能大于7℃,如果混凝土降温超过了这个速度,当混凝土到达使用地点后,很有可能已经凝结成固态,将无法使用。由于冬季的气温过低,建筑材料或者施工场地很可能会被冰雪覆盖,所以在正式动工之前要对这些冰雪进行处理,以免冰雪混入混凝土中,影响施工的质量。在分层浇筑时,被浇筑的部位要进行预热,预热时要使用相似的材料完成,以免不同的材料掺合在一起,影响混凝土浇筑的质量。
3.3温度控制措施
在冬季浇筑时,要布置好测温孔,在柱、板、梁等构件上都要安装测温孔,这样可以对浇筑完成后的混凝土进行全方面的监测。冬季混凝土施工完成后,每隔4h测量一次温度。接下来是对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在第5天到第10天时每6h测量一次温度。10d后每12h测量一次。这样可以控制好混凝土本身的温度变化,并及时采取防护措施。
3.4冬季对混凝土的浇筑
使用混凝土时应先做好准备工作,再对混凝土进行浇筑。混凝土浇筑前会在其表面出现一些污垢,在特别冷的环境下还可能有冰雪,所以应该先清理这些垃圾再进行浇筑。混凝土流入模具时温度不能低于零下五度,也不能出现缝隙。如果有一些特殊的原因而不能继续浇筑时要确保混凝土的初凝时间。混凝土凝结的过程需要进行多次浇筑,这样才可以让混凝土保持稳固;如果出现施工缝,并且在施工缝的连接处进行浇筑时要先把表面的水泥膜与石子清除,接缝处的温度要高于零上二度,而且在浇筑过程中速度要快,所以需要在浇筑前做好准备。冬季的混凝土虽然不容易作为材料,施工也不方便,但是都会有对应的解决措施。
3.5做好混凝土浇筑后期保温工作
首先是暖棚方式。也就是提升放材料的棚内的温度,但是温度也不能太高,棚内的温度需要每天定时进行检查。可以通过放置暖炉、热风机及散热器等方式来提高放材料的棚内的温度,从而有效提高棚内整体温度,进而对混凝土起到较好的养护作用。值得注意的是,在此过程中需要注意用电安全问题,完善有关的防火措施,避免出现事故。其次是蒸汽养护方式。蒸汽的温度无法长久存在,这种方式适用于一些保温时间相对不长的混凝土。冬季温度大大降低之后,可以采取蒸汽养护的方式,在保证材料的温度同时,有效提高空气湿度,确保混凝土的湿度,让混凝土水分不会因为冬季气候相对干燥而蒸发,从而出现脱水干裂问题。最后是蓄热法。这种方式是通过利用反应散发出来的热量来延迟混凝土冷却时长,在混凝土凝结之前都保证在理想的养护温度范围内。这种方式能有效提高热量的利用率,不需要再外加热源,并且操作方法相对简单。所以,在条件受限的情况下,混凝土养护工作可以采取蓄热法。在平均气温为-10℃,最低气温不低于-15℃内,混凝土表面系数小于5,或地面以下结构都能采取蓄热法来进行后期保温工作。
结束语
综上所述,为了满足建筑工程施工的工期要求,加快施工进度,越来越多的施工企业选择在冬季继续施工。但是由于冬季的气候特点,给混凝土工程施工增加了困难,并且增加了施工的成本,工程项目的施工质量也难以得到保证。因而提高我国冬季混凝土施工技术迫在眉睫,我们要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提高整体工程的施工效率。
参考文献
[1]刘永民.铁路桥梁档碴墙、湿接缝混凝土冬期施工情况分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7(11):62,71.
[2]杨跃平.建筑工程混凝土冬季施工工艺及质量控制措施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9):98-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