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市政道路建设工程的沉降施工技术研究

发表时间:2020/10/1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张红刚
[导读] 摘要:市政道路建设工程目前已经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是在沉降地面的施工技术方面仍然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此次研究在分析目前施工技术的缺陷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优化措施,旨在提高市政道路建设的质量。
        四川省城市建设工程监理有限公司  四川成都  610015
        摘要:市政道路建设工程目前已经取得了突出的成绩,但是在沉降地面的施工技术方面仍然达不到理想的效果,此次研究在分析目前施工技术的缺陷基础上,提出了相关的优化措施,旨在提高市政道路建设的质量。
        关键词:市政道路建设工程;施工技术;路基
        1.引言
        市政道路建筑工程质量与人们的生命财产密切相关,目前已经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关注[1]。近几年来,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地基沉降等问题,这不仅造成了人们出行的困难,也严重影响了人们的生命安全[2]。因此,市政道路建设工程的沉降施工技术至关重要,技术好坏直接决定着道路建设的质量和安全。好的市政道路建设工程的沉降施工技术可以减小安全隐患,提升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有效保障人们的生命安全。
        2.沉降路基施工技术出现的问题
        市政道路沉降问题非常常见,这一问题也得到施工单位的关注。在分析具体原因的基础上才能进行施工技术的优化,从而有效减少事故的发生率,以下是三种经常出现的问题。
        2.1路面凹凸不平
        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需要对路基的平整度进行检查,其中,沉降路段的路基需要进行夯实[3]。由于沉降路段的质地松软且密实度不能达到标准,在进行反复长时间车辆碾压之后,路面将会出现凹凸不平的等严重损坏现象。因此,沉降路段的施工材料的选择非常关键,如果选择不当可能会导致路面的过度收缩和膨胀。
        2.2路基塌陷
        沉降路段的路基由于土质较为松软,因而会导致路面结构的受力情况不平衡,进而产生较大的剪切力造成路面自身的沉降能力下降,甚至出现路面断裂或者垮塌等现象。市政道路沉降路段的施工难度相对较大,特别是在长时间降雨,路基被长时间浸泡且出现大量的积水。
        2.3路基渗水性能差
        市政道路的施工中经常出现渗水的情况,进而影响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因此,在实际施工过程中充分考虑路段的水文地理环境,尽量避免选择长期受到雨水浸泡的路段,同伴是要进行合理排水系统设计,这可以极大地降低渗水和排水障碍给路基稳定性造成的影响。
        3.市政道路建筑工程沉降的原因
        3.1搭板本身
        市政道路建筑工程具有施工周期长、施工过程繁杂等特点,因此会出现因为搭板自身的原因而出现的沉降情况。比如搭板过低或者过高、不同的连接方式、不合理的设计方法、填缝材料选择不当等[4]。市政道路建筑工程的沉降路段的搭板结构设计方案需要结合实际的土质情况。现在使用最为广泛的设计方法是加钢筋混泥土和筋土,这两种方法可以针对性地将道路的刚性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但在现实施工过程中,大多数施工人员并未按照正常的操作流程操作,从而在车辆行驶过程中造成搭板不平衡受力的情况,进而造成路面的沉降。
        3.2地下水
        地下水源丰富出现渗透也是造成路面沉降的主要原因。但这种情况仅会出现在大量使用地下水的条件下,在出现路基路面的沉降的同时,也会引起路面的坍塌情况。
        3.3不合规的土基施工
        市政道路建筑工程的土基每页偶依照相关的规定进行施工也会造成路基路面的沉降。如果在道路的设计过程中,钻孔的数量和深度没有达到既定的相关规定,操作人员很难辨别松软区域,导致在后期施工过程中没有可靠的施工参水,同时,操作人员在进行沉降路段的施工方法选择方面出现问题,路基的密实度不能满足要求,这些都会造成路基路面的沉降。


        3.4基本机理变形
        路基路面沉降还有一个常见的原因就是基本机理的变形,主要包括路堤变形、地基变形等等。在凹凸不评的地面区域的土质的孔隙相对较大,土壤中的水量相对较多,路基的强度相对较低,路基的压缩率大大增加,因此,路面极易发生变形。同时,市政道路建筑工程的土方含水量以及土方密实度不能满足施工标准,这将增加后期的施工难度和安全问题。
        4.基于市政道路建设工程的沉降施工技术
        4.1软基施工技术
        目前常用的软基处理方法为水泥粉喷桩、爆破波、塑料排水板等,其中水泥粉喷桩方法的效果最好[5]。但这种方法会延长工期,加大项目工程的成本,且在完成施工后可能出现较大的沉降。
        4.2设置搭板
        市政道路建筑工程为避免搭板坍塌需要设置横向拉杆,纵向的拉板需要结合钢筋采用锚钉固定,并保证控制器之间的距离在一定范围内。在进行纵向拉板规定操作时,为了保证拉板的稳定和安全,需要在施工现场协调好横向拉杆和锚栓。安装支座前需要进行垫层的铺垫,确保支座之间的距离小于80cm,并保证稳定安全性。同时搭板应该设置为倒角状态,保证路面的平衡,减少路基的受损概率。除此,搭板有裂缝及时加入填料,避免积水的出现,保证道路质量。
        4.3选择路堤填料
        路堤填料的选择在整个沉降路段施工过程中非常重要。在正式施工前,工程人员需要提前土工试验并制定不同设计方法,通过进行对比分析最终选定合理的材料。
        4.4做好后背排水
        沉降路段的施工过程中后台排水对路基路面的承重力和稳定至关重要,具体的准备工作包括以下三点。第一,选择透水性能好的路基路面填料放置在后背的底部,并在路基处设计排水沟减少降雨的影响。第二,在进行表面排水时需要额外设置吸水设备防止水分进人内部,并且进行缝隙处理减少雨水的影响。第三,设计具有一定倾斜度的沟渠进行排水。综上,在进行排水设计的时候,需要结合实际的水文地理环境,以预防为主要目标,尽最大可能避免的水的影响,促进水的排放。
        4.5控制路基变形
        在进行市政道路建筑工程中沉降路段的变形控制时,控制沉降的幅度的同时,也需要控制处理道路桥梁之间的不平衡性。可以在正式施工以前,利用计算机进行仿真实验模拟测量沉降的取值范围。针对实际的施工要求,对目前的施工技术进行优化并将路基路面的沉降控制在预定的范围,3个月以内的沉降幅度限定在最低规定以上。经过以上调整,沉降范围满足要求后在进行实际的施工操作,这样可以避免错误的发生率。施工人员预先进行施工路段的试验,确保施工技术有效,保证结构设计的合理性。
        5.结语
        市政道路建筑工程中沉降施工技术出现许多问题,对道路的正常使用以及人们的正常出现造成了严重影响。施工单位综合分析沉降原因并优化改进,施工过程中加大管理力度,及时解决存在的问题。同时不断进行施工技术的优化,养护发生沉降的路段,尽可能延长市政道路建筑工程的使用周期。
        参考文献
        [1]周夏磊.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关于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的研究[J]. 内江科技, 2017, 038(008):38-39.
        [2]史伟峰.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关于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的研究[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8(017):2723,2729.
        [3]李景韶.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施工技术[J]. 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 2019,(011):P.189-189.
        [4]徐林杰.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关于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的研究[J]. 中国房地产业, 2018,(024):P.206-206.
        [5]袁汉杰. 探讨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J]. 建材与装饰, 吴凡. 市政道路桥梁工程中关于沉降段路基路面的施工技术的研究[J]. 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 2017,(028):1204-120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