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形势下关于做好国有企业党建与纪检监察工作融合的思考

发表时间:2020/10/12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6期   作者:徐春雷
[导读] 摘要:新形势下,我党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不断深入,廉政建设逐渐深入到了国有企业的各个角落中,国有企业属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因此其在发展中,应积极对国家制定的反腐倡廉政策进行响应,注重党建工作的完善,在此情况下,党建和纪检监察之间的融合是其需重点思考的问题。
        宁夏第二建筑有限公司  750021
        摘要:新形势下,我党在党风廉政建设方面不断深入,廉政建设逐渐深入到了国有企业的各个角落中,国有企业属于社会经济发展的重要支柱,能够为经济发展提供动力,因此其在发展中,应积极对国家制定的反腐倡廉政策进行响应,注重党建工作的完善,在此情况下,党建和纪检监察之间的融合是其需重点思考的问题。
        关键词:国有企业;党建与纪检监察;工作融合
        十九大当中提出的思想内容为企业实现改革与发展提供了全新的思路与指导,新形势下企业在发展中迎来了机遇与挑战,在此背景下,国有企业应给予纪检监察与党政建设充分重视,有效应对外界环境的变化,充分将党建和纪检监察工作有效融合在一起,制定对应的规则和制度,并且从多个层面进行管理[1]。
        一、国有企业当中党建工作与纪检监察工作之间的关系
        在新形势下,为全面落实从严治党要求,党建工作与纪检监察工作协同进行,在二者融合过程中,需对二者之间蕴含的关系有充分认识与了解。
        首先,党建工作与纪检监督监察之间协调发展、相辅相成。在进行从严治党过程中,国有企业当中党委应负主体责任,而纪检监察工作的实施能够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主体责任全面落实,主体责任的全面落实能够使纪检监察的开展获得良好条件,同时纪检监察的落实能够在党建工作开展过程中发挥保驾护航的作用[2]。由此可见,国有企业在发展过程中,需将党建工作与纪检监察融合在一起,而不是将二者分离,二者在分离的情况下,难以形成合力,会直接对彼此工作内容的落实产生不良影响,在党建工作与纪检监察有所脱节的状态下,国有企业当中开展的党风廉政建设势必难以获得比较理想的效果。
        其次,党建工作与纪检监察之间属于辩证统一关系,即党建工作与纪检监察的实施需双方之间的协调与配合。党建工作的实施关系着国有企业的稳定性,要想使党建工作作用得以充分发挥,就需注重企业在党内形成的监督力量,也就是纪检监督[3]。实际上,党建工作与纪检监察属于事物的两面,党建能够实现对正能量的传递,纪检监察能够实现对问题的挖掘与解决。纪检监察工作的实施,能够发挥推动党建工作进行的作用,纪检监察的实施能够推进企业党委工作的实施,避免各项工作在开展时存在主体缺乏责任意识的问题,也能防止主体实施的行为存在不规范问题。
        二、国有企业党建与纪检监察工作融合的有效策略
        (一)将政治建设置于纪检监察首位
        纪检监察相关机关属于国有企业当中的监督部门,对于党建的实施发挥着十分重要的作用,新形势下,政治建设应置于党建工作当中的首位,为了实现党建与纪检监察之间的有效融合,就需将政治建设在纪检监察当中落实,纪检监察组织在进行监督过程中,需加强对这两方面内容的关注:首先,在讲述政治问题时,需保证旗帜的鲜明性,并且将执纪审查、监督审查以及问责追责等内容充分落实到实处,同时重视规矩权威性以及政治纪律性的树立[4]。其次,强化对十九大精神的学习,并将其有效运用在实际工作当中,保证党建工作在实施过程中,和时代之间充分契合,这也是党建工作与纪检监察之间融合的重要纲领,能够发挥推动二者之间融合的作用,在深入贯彻十九大精神的基础上,才能避免党建工作与纪检监察在融合时出现有所脱离的问题。
        (二)纪检监察应注重战斗堡垒作用发挥
        在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当中纪检监察的实施需突破传统模式中注重表面形势的状态,工作开展时需将基层作为切入点,促进基础性工作的夯实,进而实现工作的层层深入与推进,促进纪检监察整体实效性的提高。总体来讲,纪检监察在实施时,应将党建工作当中责任积极落实,积极与党建工作之间融合,在具体实施时,可以从这几方面进行。首先,学习当中促进融合,国有企业在发展中,需将基层党组织实施的业务培训以及政治培训作为依托,在范围层面将企业员工与党组织成员涵盖进去,保证党建工作与纪检监察之间形成合力量,使企业当中的员工对党章党纪等形成比较清晰、全面的认识,并深刻理解党章党纪内容[5]。其次,强化党支部整体管理力度,进而使党建工作的实施获得基础性支撑。纪检监察在实施时,需尽量与党建之间保持同步,纪检监察的实施范围便是党组织的覆盖范围,进而使纪检监察在实施时获得政治方面的引领作用。最后,需保证我党在政治生活方面属性的纯洁性,推动党支部当中的规范化建设与标准化建设,在此过程中,可以组织开展主题活动,或者是制定相应的生活制度,进而促进党组织在凝聚力方面的提高,实现对二者工作融合新渠道的有效探索。


        (三)将党建工作与纪检监督之间融合基础夯实
        在将二者融合基础夯实过程中,需从这几方面进行:首先,保证思想上的统一性。国有企业当中的领导班子需对基层工作有充分认识,在此基础上,才能使党建工作和纪检监督的开展获得有力支持,解决工作在开展时存在的实质性问题。针对在思想上有所偏差,以及在工作中不能充分履行自身责任的干部,需对其进行约谈,加强思想疏导,通过这种方式的运用,能够避免工作队伍当中的凝聚力受到不良影响。其次,加强业务之间的融合,对于业务在开展时的薄弱环节,需运用针对性方式实施培训工作,运用考学相互促进的方式将纪检监察工作人员的执纪执法以及政治理论知识全面夯实[6]。最后,促进感情之间的融合,强化纪检监察相关工作人员对党建的了解和认识,将党员活动的开展作为基础,运用教育片、经典学习等多种方式实现对良好政治氛围的构建,并积极实施多样性活动,促进党建和纪检监察之间的交流。
        (四)纪检监察机关需注重制度体系的完善性
        在对制度体系进行完善过程中,需注重科学考评标准的制定,加强对制度的修改与完善,将权利置于政治的笼子当中,针对问题发生的不同情况,在制度当中都需做出比较明确的指示,同时将制度建设和实践之间有效结合在一起,并且考虑企业的实际需要,进而将制度体系当中的内容全面贯彻落实。管理者应针对群众意见进行定期采集,促进员工参与意识的提升,并且针对监督工作的实施,需构建高效跟踪机制以及反馈机制。通过这种方式的运用,能够使问题在发展时得到及时解决。在纪检工作开展过程中,需将党建内容作为基础与参考,保证纪检监督在实施时的科学性与方向性。
        (五)促进纪检监督机关硬实力的提升
        在促进国有企业党建工作与纪检监察之间融合时,需注重对忠诚、坚定执纪队伍的打造,工作中秉承严要求、高标准、树威信、正身姿的原则,在具体实施时,可以从这几方面入手,首先,重视对严格工作要求的坚持,在针对党员进行教育时,应运用警示教育与正面教育之间相结合的方式。进而使党员干部能够将党建工作的内容作为依据,对自身言行进行严格规范[7]。其次,在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应注重管理从严的实现,在促进党建工作与纪检监察彼此之间融合时,需严格遵循请示报告中的相关制度,并且加强党建人员与纪检监督工作人员的沟通与交流,实现彼此之间的相互监督与相互学习,针对在工作中职责没有充分履行的干部进行严格处理。最后,应注重内控机制的实施,针对国有企业当中实施内控机制,促进其不断建立与健全,强化监督执纪整体力度,对于企业当中存在的违反、乱纪行为需进行严防和严打。纪检监督机关硬实力的提升,能够为和党建工作之间的融合创造良好条件,进而使二者在融合过程中获得更明显的效果。
        结束语:
        总之,在新形势下,社会环境更加复杂,并且变动性比较强,国有企业在发展中,促进党建工作与纪检监察之间的融合,能够使二者之间实现相互促进与相互支撑,进而使党风廉政建设在实施时获得坚实基础,在促进二者之间融合的过程中,需对二者之间的内涵与关系有充分认识和了解,根据实际情况找到二者在融合时的有效路径,保证融合的顺利进行,进而推动党建工作与纪检监察的有效实施,为国有企业构建良好内部环境,推动其向着更好方向发展。
        参考文献:
        [1]陆波.新时期国有企业如何以党建促纪检监察工作创新开展[J].企业文化(下旬刊),2019(5):46,49.
        [2]朱春健.新形势下国有企业如何做好纪检监察工作[J].企业文化(中旬刊),2019(8):37,39.
        [3]叶佳,官忠,李昱坤, 等.浅谈新形势下如何抓好党务纪检监察机关党建工作[J].中国科技投资,2019(28):178.
        [4]黄辉明.如何做好新形势下的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工作[J].现代企业文化,2019(24):92-93.
        [5]黎匡瑜.如何发挥纪检监察作用推动两个责任落到实处[J].神州,2019(33):285.
        [6]田泽利,杨艳.浅谈新时期如何加强国有企业纪检监察干部队伍建设[J].企业文化(下旬刊),2019(7):108-109.
        [7]黄雷娜.纪检监察工作在国有建筑施工企业管理中的作用和地位分析[J].企业文化(下旬刊),2019(5):5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