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石化西南石油局有限公司采气二厂 四川南允 637400
摘要:结合工作实际探讨“三项制度”改革下员工思想动态调研工作。本文分析了“三项制度”改革的必要性和先进性,以及改革中员工思想动态调研工作的重要性,通过员工思想动态调研工作掌握“第一手”资料,为做好企业稳定工作保驾护航。
关键词:改革;思想调研;稳定
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在《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深化改革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中对深化国有企业内部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以人事、劳动和分配三者改革为突破口,完善制度、创新机制、强化管理,“深化企业内部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制度改革”。
发展是硬道理,改革是动力,是社会主义制度的自我完善和发展。稳定是前提,是发展和改革必备的政治社会条件。
厂先后经历了阆中区块开发、通南巴开发和元坝开发三个发展阶段,成功建成中国石化红旗采气厂,成为西南油气田建设百亿气田的重要力量。在推进“三项制度”改革上遇到重重困难,也促成不断探索与实践一系列维护稳定的举措和方法,推进“三项制度”改革的同时,达到促进了多元化用工形式下各单位的稳定生产和和谐稳定的目的,做好员工思想动态调研工作在其中起到了重要作用。
1. 三项制度改革期间存在的稳定问题分析
坚决贯彻落实“三项制度”改革大环境下,人的因素至关重要,涉及到内部管理人员思想波动、员工思想波动等诸多问题。现就厂在“三项制度”改革期间存在的队伍稳定问题进行分析。
1.1 人员结构复杂,管理难度大
厂管辖元坝、阆中、通南巴等区块,管理区域广、业务点多、工作量大,仅靠本厂员工无法满足正常生产需求。在分公司的统一协调,采用分公司内部业务承揽的方式输送和业务外包单位用工两种方式,有效缓解了厂用工短缺问题,但也产生了新的问题。新的人员构成,导致了厂用工形式呈现涉及单位多、人员结构复杂、管理难度大的特点。如何建设一支素质高、勇于奉献的队伍,如何构建队伍合力,保障气田安全高效运行成为厂近来年的重点和难点工作。
1.2 外包员工辞职现象,影响平稳生产
待遇、地域差异等因素,导致承包商申请调动和辞职的员工较多,浪费了前期投入的人力物力,尤其是岗前培训时间,以及培训产生的成本,影响了气田的生产运行。运行管理上,不同体制的员工都是统一模式的管理,工作、生活都在一起,导致采气工队伍人员紧张、人心不安定等情况。
1.3 老区机构调整,人员安置困难多
老区效益降低,部分井关停或封井,两个采(气)油管理区合署办公后,存在老区富余员工不愿到高含硫气田工作、不愿转岗安置等问题,如何对人员进行统筹安排,合理解决用工问题成为合署办公后需要解决的问题。
1.4 部分干部员工站位不够,思想不坚定
由于惯有的“大锅饭”心理作祟,无法正确认识管理人员能上能下、员工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的制度改革,如何针对不同的群体、不同的人、不同的思想观念,寻找不同的解决办法,提高干部员工政治站位,思想认识,如何鼓舞队伍士气,构建队伍合力,成为改革中保稳定必须要解决的难题。
2. 做好人员思想动态调研保稳定的探索与实践
人员结构优化、辞职现象、思想不坚定等问题在“三项制度”改革时易引发队伍稳定风险,根据上述情况,厂认真分析,分解责任目标,落实管理责任,走基层、进宿舍,了解员工思想动态,为员工释疑解惑,排忧解难。引导员工转变思想观念,树立大局意识,有效控制和解决了问题,把不稳定因素化解在萌芽状态。
2.1 完善管理层级,重在落实“责任”
将稳定与生产“同部署,同运行,同考核”,及时调整和落实领导班子以及综治信访稳定工作领导小组,明确责任,形成执行有效、责任明确的管理体系。
党委书记与各单位各部门党政负责人签署稳定责任书,各部门各单位严格履行“管住自己人,守住自己门”的责任,发挥在稳定工作中的优势和条件,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工作格局。按照“谁主管,谁负责”、“谁出问题,谁担责”、“预防为主,综合治理”的原则,落实分管部门和属地单位责任,建立维护稳定和处理不稳定事件的快速反应机制,确保各环节紧密衔接、反应快速有效、处理果断正确。
2.2 推进制度建设,抓好管理“创新”
完善厂信访稳定处置办法,落实包案制度,加强员工思想调研,善于发现苗头性倾向性问题,切实化解和防止消极因素。推进绩效考核分配制度,优化收入结构,引导员工向一线、元坝工区流动。在人生价值与贡献上作思想引导,在绩效价值上做好落实,在精神和物资上同步调动员工进入新区履职。
坚持因地制宜、突出实效、讲求精准化、差异化,将稳定与“三基”、群团、党支部建设结合起来,找准突破口,把准着力点,发挥基层单位保稳定、带队伍的特点,探索人防、物防、技防新措施,加强宣传教育和政策解释,把矛盾控制在源头。通过多种宣传平台进行形势任务宣讲,切实培育法制意识、规矩意识和责任意识。
2.3 统一员工思想,提高文化“认同”
高度重视培育和传承优秀文化,以先进的文化感召人、凝聚人、鼓舞人。深入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引导各级人员经常学、长期学、跟进学,使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成为政治、思想、行动自觉,不断加强党性修养,筑牢信仰之基。重视培育和传承优秀文化,全体部门、单位参与编写《厂志》;开展企业文化宣传;举办主题教育,弘扬劳模精神、工匠精神;编制《厂好故事》,以先进的文化、身边人身边事、感召人,凝聚人,鼓舞人。
2.4 统一管理机制,打通交流渠道
将稳定工作作为机关部门、基层单位、承包商考核的重点内容,每月汇报稳定工作、思想动态调研开展情况,做到任务明确、措施具体、目标清晰、考核严格。建立有效的沟通交流机制,各承包商负责人常驻我厂,属地化办公,加强思想动态研判,做到早发现、早预防、早化解。例如,元坝海相人员置换期间,中泽公司派出工作人员常驻元坝,疏解员工压力,了解员工意向,化解矛盾纠纷,确保队伍稳定。
2.5 深入基层一线,切实解决问题
成立专项工作组,承包商工作人员常驻元坝,开展“一对一、面对面”的劝导解释工作,认真摸查情况,开展困难职工帮扶,根据实情安排工作。做好宣传阵地建设,及时发现矛盾纠纷,化解不利因素,做到正面声音掷地有声。
针对转岗人员,提前谋划安置分流,做好教育培训,保证大家从原岗位转得出、在新岗位留得住。通过面对面、心贴心的细致工作,让所有员工感受到单位的关怀和温暖。通过转岗培训、内部竞争上岗、片区流动等方式完成分流安置。
对于老区人员安置问题,提供合理转岗方案,逐级沟通,逐一解释,帮助员工思想上解惑、政策上解疑、精神上解忧。借助老井关停契机,逐步解决人员调不动、不愿动的情况,抽调人员参与元坝技能培训,适时充实到元坝气田。
2.6 改进教育方式,员工享受“关爱”
开展重点民生工程,改善工作生活环境,陆续开展了生活区改造、住房改造工程、倒班点天然气安装、照明设施和空调安装、生活污水处理系统改造等一系列的民生工程,让员工感受到单位的关心关爱。用心做好思想工作。开展“走基层、访万家”服务活动,把工作做在困难时,把力量使在关键处,把温暖送到员工心坎上。
积极探索改进思想教育方式,突出活力激发、素质提升。引导各单位将政治学习、文体活动融于一体,使学习教育贯穿于活动之中,并及时推广创新做法。建立健康查体、家庭困难重点帮扶等人文关怀机制,适时举办各类文体活动、EAP培训班,帮助员工调试身心、舒缓压力,人才支撑更加稳固保证他们始终以高昂斗志在各岗位建功立业。
参考文献
[1]王达理.维持企业职工队伍稳定的思考[J].管理观察.2013,(5).
[2]焦晔峰.浅谈企业员工培训工作与思想政治工作的关系[J].山西青年,2020,(16):120-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