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3312219880620XXXX;泸溪县水利局
摘要:农业产业化发展过程中,农田水利设施发挥着重要的作用,是保障农业实现稳定可持续发展的物质基础。农业产业迅猛发展的同时,灌溉设施也正在不断的完善。在农业生产过程中,通过加强灌溉渠道工程项目建设工作,不仅可以切实保障灌溉工作顺利开展和实施,还能针对水流量进行严格的管理和控制,进而有效地节约水资源。基于此,本文就灌溉渠道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进行详细探究。
关键词:灌溉渠道;施工技术;质量控制
1 引言
现阶段,在我国经济发展过程中必须重视农业现代化的发展,近些年来我国已经颁布了许多惠农政策,同时加强了农业发展过程中的人力、财力、物力支持。为了提高农业的生产效率,需要将先进的科学技术应用到农业发展过程中。但是我国农业发展还存在很多问题,农田水利工程的施工难度相对较大会对农业的稳定发展产生一定影响。因此,重视灌溉渠道施工技术与质量控制措施的研究和分析工作,对推动我国农业的健康长远发展有积极意义。
2 灌溉渠道施工特点
1)安全性。设计建造灌溉渠道工程的目的就是为了重新分配水资源,为进行农业灌溉提供良好的便利性,但由于不同地区地势、水资源分布不同,因此灌溉渠道工程设计建造内容也会随之变化,只有注重工程设计建设安全性,才能确保在后期灌溉渠道工程灌溉功能稳定发挥,比如在进行渠道设计时,应注意避开深挖方、高填方以及地势险峻地段,确保渠道规划沿线都有良好的地质条件,避开软土地质及透水性强的土质地带,充分彰显灌溉渠道工程安全性特点[1]。2)水资源利用率高。在农业生产中,之所以要建设灌溉渠道工程,一方面是便于农民进行水田灌溉,全面满足用水需求;另一方面是提升水资源的利用率,降低农业生产成本与资源浪费。因此针对灌溉渠道设计建设,应注重体现出上述功能性特点,要求工程能够集蓄水、排洪、灌水为一体,提升对水资源的合理利用。比如在实际进行灌溉渠道工程设计时,灌溉渠道应在高处进行布置,排水沟道应布置在低处,从而充分利用自然重力自流灌溉、排水,保证渠道灌溉功能的同时,还能有效降低能源消耗。
3 灌溉渠道施工技术
3.1 测量放养
我国的地理环境比较复杂多变,在开展农田实施建设的过程中,渠道施工都是在比较复杂的地形位置。因为地形比较复杂会导致灌溉渠道的设计以及施工难度增加,特别是在施工量测过程中,为了保证施工量测结果的精确性,必须对专业化的施工工具进行充分应用。为了提高施工质量以及量测准确性,必须保证专业测量人员的技术水平,确保能够利用现代化的量测设备保证量测结果的精准性。除此之外,作为项目部的施工管理人员,必须重视对施工量测工作进行监督和管理,专门设计量测施工组织,同时要加强对人员的合理安排和配置,确保量测工作能够顺利,保证渠道工程的施工质量。
3.2 削坡施工
灌溉渠道工程的修建会对环境做出比较大的调整与改变,为了获得理想的成效,还需要考核削坡施工的操作要点,促使工程按时完工。在绝大部分情况下,一般采用反铲粗削技术,配以人工精削模式。这种方式不仅可以调整控制工程速度、减少忽快忽慢的工程进度以及保证工程的精度。采用两种技术联合的方式能够保证工程的可靠性及可行性,需要注意的是,在操作过程中,要自上而下,细节上的处理一般配以人工精削,针对基线做出准确把握,这样是为了保证坡面的平整和清洁。如果是较大的坡面,应该配以适当的机械设备。
3.3 保温施工
部分地区因天气寒冷,其灌溉渠道会受到天气影响而产生冷冻膨胀现象,进而导致渠道施工质量受到影响,影响到灌溉渠道的实际使用效果。在工程设计中,可以选择闭孔泡沫板作为保温材料,实现对灌溉渠道保温性能的强化。
此外,施工人员可以结合对当地实际情况的调研,掌握准确的冻胀产生系数和参数,利用塑料、砂浆等材料,有效提升灌溉渠道的保温能力,避免渠道因冻胀而导致结构受损。
3.4 防渗施工
灌溉渠道防渗工程在施工方面的技术已逐步完善,很多技术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也有比较高的专业水准,工程师傅会根据自然环境的特殊情况来做出临时性和灵活性的改进。土工膜施工在开展过程中需要使用符合土工膜来实现,并复配焊接技术来实施施工。土工膜施工的目的在于提高水利渠道的防渗功能,使得水利渠道工程在运转过程中取得良好的效果。在施工过程中,如果某些部位无法实现一次性合成,需要全方位的检查和分析,利用补焊工作来弥补和规范。对于已完成的施工位置,要实施积极地防护措施,如防晒,避免暴晒对已完成的渠道工程产生不良影响。
4 灌溉渠道施工质量控制措施
4.1 提升工程运行维护管理意识
针对我国灌溉渠道工程系统来说,从根本上有效加强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能够使工程的使用率和工作效率得到很大程度的提升,同时进一步增强工程的使用寿命[2]。但由于相关部门缺乏重视,没有高度关注,导致系统的使用效率不佳,从而存在很多方面的系统质量问题。针对这样的情况,相关部门和管理人员要进一步高度重视工程的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在思想认识上进一步提升,进而有效提升农民们运行维护、管理意识和管理技能,积极有效的参与到各项运行维护和管理工作中。同时,针对相关人员进行职业技能培训,使他们增强实践技能和知识,有更好的理解和掌握能力,进而使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得到更有效提升。
4.2 完善质量控制管理及监理制度
为了提升灌溉渠道的施工质量,在施工过程中要不断完善质量管理。在制度编制中,要明确提出项目的质量要求,从而使质量控制监管的权利和责任更加清晰明确,并编制工程监理计划,提升施工质量。一是明确质量要求。管理人员应结合具体要求和标准,针对施工人员开展定期培训,施工人员可根据编制要求开展工作。二是明确质量控制管理权责。施工方要详细划分每个施工小组和人员需要完成的内容,使负责人及施工人员都能对自己的工作责任和内容有所明确,保证高质量地完成施工工作。管理人员还需要认真检查每个层级的工作开展情况,如施工质量出现问题,可第一时间找到相应的负责人,对其进行批评教育,避免出现权责不明确、相互推诿责任的现象。三是主动联系监理机构,委托监理方指派能力强的监理人员对施工质量、进度等开展监督管理,从而找出其中存在的质量问题,便于及时解决。
4.3 加大资金投入
针对我国大多数灌溉渠道工程项目建设和运行情况进行分析,许多灌溉渠道工程往往具有公益性质和经济性质,为了切实保障灌溉渠道工程可以实现稳定和长期运转,仅仅只是依赖政府的资金投入远远不足,还需要进一步扩大融资的方式和渠道,为灌溉渠道工程项目的健康稳定运行奠定良好的资金基础[3]。此外,政府还可以在对外招商引资过程中,通过对外地企业提供一些优惠的税收政策,然后在合作中对这些企业附加一些公益性条款,成功获得更多的资金支持,确保灌溉渠道工程运行维护管理工作能够顺利稳定开展。
5 结束语
总之,水利水电工程的灌溉渠道在具体施工时,因为施工环境比较恶劣,所以对施工技术提出的要求非常多,需要结合当前的技术标准以及手段,采用各项管理措施等强化对质量的把控。
参考文献:
[1] 刘艳波.水利工程中农田渠道施工技术分析[J].中国科技投资,2017(9).
[2] 刘丽欣.灌区农田水利渠道设计及其施工技术分析[J].低碳世界,2018,000(008):92-93.
[3] 陈奇英.小议水利渠道工程的施工要点与质量控制措施[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