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7132719871120XXXX
摘要:近年来,随着经济的快速发展,建筑工程行业取得了喜人的成绩,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依然存在一定的问题。建筑单位需要加强技术方面的管理和引导,科学合理地进行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的管理,提高建筑主体的质量,推动全行业的共同进步。特别是近年来,建筑工程行业竞争激烈,要在市场中生存,质量是硬道理。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需要建筑施工单位格外重视。文章介绍了技术管理在施工中的重要性,并从建筑工程中技术管理的现状入手,提出控制措施。
关键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技术管理
引言
建筑工程技术管理水平与建筑工程的质量有着密不可分的关系,只有提高建筑施工管理技术水平,才能从根本上保障整个工程的质量,实现建筑行业的可持续发展。本文将对当前的建筑施工技术管理现状进行深入解析,提出了一系列提高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技术水平的有效措施。
1建筑施工管理技术的重要作用
当前建筑行业处于发展的黄金时期,然而市场竞争情况加剧,各建筑企业也开始越来越重视建筑施工技术管理所发挥的巨大作用。因此怎样强化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工作是建筑企业不得不思考的问题。只有切实提高建筑施工管理技术水平,才能减少建筑企业的施工成本,提高企业收益。
1.1建筑工程管理技术影响企业的综合管理水平
建筑施工管理水平的高低是建筑企业当前最需要正视的现状。科学合理的建筑施工管理方式对建筑企业来说有着重大意义,一方面减少了质量问题出现的概率;另一方面显著降低了项目的施工成本。然后在保证施工的顺利进行,合理控制工程项目的成本方面,建筑材料的质量和人员的调度同样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1.2建筑施工管理技术影响企业的经济效益
伴随着建筑行业竞争情况的加剧,建筑企业间的竞争归根到底就是施工成本的竞争。相关人员提高建筑施工方面的管理水平,定期学习科学的管理知识,这样当出现问题时,相关人员才能迅速合理的解决问题。
1.3建筑施工技术影响企业施工水平
在建筑施工项目中,施工项目质量在很大程度上是由建筑企业的建筑施工管理技术水平决定的。因此建筑企业必须提高建筑施工技术管理力度,高度重视管理人员对于突发问题的解决能力,切实提高企业的施工水平。
2建工项目施工技术管理的现状
2.1缺乏科学有效的规章制度
建筑工程施工中需要多种复杂工序的共同参与,施工现场的情况复杂多变,由此可见,建筑工程施工中技术管理中存在着许多漏洞,缺乏科学有效的规章制度对其进行规范。在我国,明确的建筑施工技术标准尚未落地,导致各个建筑单位在建设施工过程中各自为政,施工过程中经常出现工期拖延的问题,对整体施工质量造成了较大的影响。
2.2物料管理缺位
建筑材料等建筑物料的管理是对建筑施工作业造成影响的因素之一。原材料的质量好坏,将直接体现在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之上。但在实际操作中,施工现场物料随意摆放、随意堆砌,尤其在一些工艺复杂的施工现场,多种材料的管理混乱对后期筛选工作起到了较大的阻碍,更容易引发存储不当导致的材料质量退化等问题,从而对整体建筑工程的主体质量有着不利的影响。
2.3人员管理混乱
建筑工程施工现场,参与施工的人员众多,作业流程复杂,给施工现场的管理带来了一定的难度。而一些施工者的技术不规范操作,易影响到整个作业流程,从而产生连锁反应,不利于整个建筑工程的实施开展。
另外,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高低也是重要因素之一,管理人员的专业素质在安全意识方面体现得较为明显。从现实出发,目前,建筑工程的施工过程中,安全问题是较容易被忽视的方面。缺乏安全管理,事故频发,对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起着不可忽视的重大影响。
3施工技术管理控制技术要点
3.1熟练掌握设计图纸内容
在工程项目开工之前,施工技术人员首先要认真研读设计图,充分掌握设计图纸的意图,如果发现图纸中有不明白的地方,或者是明显的设计错误,要与设计人员及时沟通,做好技术的交底工作。施工技术人员还要深入施工现场进行勘察,与图纸进行比对,如果有与施工现场不符的部分,要与设计单位进行沟通做出修改,以防止后期出现较多的设计变更而影响工程进度。同时对于施工单位编制的施工组织设计以及技术内容要进行严格的审查。找到施工组织设计中容易出现质量缺陷的部分,就该环节重点组织论证,与施工项目负责人做好协调工作,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
3.2加强对原材料质量的检查
施工技术人员要加强施工材料的质量监督,如材料的检验方法以及检测标准,材料检验人员的数量配备等要重点关注。对进入施工现场的钢筋和水泥等大规模材料,要送至第三方有资质的检验机构进行检测,检测合格后才能进入工程现场使用。对于质量检测不达标的产品,要立即封存退回,不能使用在工程中。施工过程中要加强对焊接成品的质量检查力度,首先从外观上对于钢筋焊接的弯折角度以及是否有裂纹进行详细的查看,对于焊接的试件要随机进行抽取试验,试验合格后才能进入下一步工序。对于施工中所使用的混凝土材料,要确保混凝土材料的水泥砂石以及外加剂满足施工技术标准要求。在多次实验的基础上,对混凝土的配合比进行严格的审计,找到最为合适的比例条件。同时还要对混凝土浇筑的施工工序进行检查,查看是否有漏洞。施工过程中对于商品混凝土要做好试块的取样工作,对现场严格进行取样,需要将准备好的试块送至混凝土实验室进行检测,对于检测后的结果要进行数理统计,达到质量标准要求后才能使用。施工单位要做好养护工序,大体积混凝土温度要每天进行测量。如果发现某一道工序难以满足验收标准规范要求,要及时进行质量的整改。
3.3提高现场施工技术人员的操作意识和责任意识
建筑工程施工的主体是施工技术人员,对施工技术人员的培训需要同步推进,不断提高质量、安全生产意识。建筑单位应定期对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各类问题进行磋商和协调,组织、召开技术人员、监管人员等项目负责人员的质量管理讨论,得到问题的最佳解决方案。同时,对实际施工人员在操作过程中出现的技术问题,专家技术组要及时进行反馈和纠正,提高现场施工人员的技术操作意识,将施工技术管理工作融入实际施工中的各技术细节中。
3.4引进先进施工技术和设施
随着各种高新技术的发展,更多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设备开始出现。许多先进的施工技术和设备不仅能够明显提高材料利用率,同时使施工效率和工程质量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结语
目前,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确存在着一定的问题,需要建筑单位、施工单位不断强化工 程的质量监管工作,规范细化技术管理章程,充分把握设计方案,畅通沟通渠道,确保双方的经济利益。与此同时,对施工人员的培训和管理同样具有重要作用,搭建技术水平过硬、责任意识过硬的管理团队、施工团队,才能严格把握建筑质量,交出令社会、人民、国家满意的建筑工程行业的答卷。
参考文献:
[1]陆总兵.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问题与对策[J].工程技术研究,2018(15):123-124.
[2]杨公社.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的常见问题与对策探讨[J].安徽建筑,2018,24(4):287-288.
[3]饶卫华.建筑工程施工技术管理现状与创新方法研究[J].中国住宅设施,2018(8):101-102.
[4]蔡峰.建筑钢结构工程施工技术管理及控制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15):18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