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路普速线路维修质量的提升措施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靳松
[导读] 摘要:铁路普速线路维修是工务维修的重要工作,随着交通运输水平的提高,铁路运输压力也随之增大,普速线路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出行条件。
        中铁三局集团运输工程分公司准格尔铁路运输段  山西省晋中市  030600
        摘要:铁路普速线路维修是工务维修的重要工作,随着交通运输水平的提高,铁路运输压力也随之增大,普速线路为人们提供了良好的出行条件。文章通过对普速线路维修主要内容进行分析,探讨提高维修质量的方法措施。
        关键词:铁路线路;普速线路;线路维修;维修质量
        引言
        受到列车自身重量、自然条件、日常维护等因素影响,铁路在运行一段时间之后,有时会出现一些轨道故障问题,如道岔短路、轨道断层等,若不能对故障问题进行有效解决,非常容易导致更多衍生问题的出现。通过制定合理的维修策略,不仅可以加快故障问题的检修效率,而且对于延长轨道线路使用寿命有着积极的作用。
        1普速铁路线路维修的主要内容
        1.1对轨道进行维修
        第一,对普通铁路的专业维修,从顶端的尖轨到跟端设计岔枕中心位置处直基本轨与曲基本轨工作边的距离,对比设计图上的数据,调整框架尺寸,偏差控制在±1.0mm。第二,检查基本轨轨底边缘轨距块间隙情况,对存在离缝的进行更换,保证框架不发生变化。注意在调整过程中应结合工程调整转辙机拉杆、锁闭框、开口及动程值。在基本的要素合格的情况下,通过调整尖轨之间的间隙,调整直轨以及磨片的接触面等办法,然后调整曲尖轨密贴段后至尖轨跟端支距。第三,对于道岔方向发生改变的问题,首先要拨正道岔两条基本轨,然后根据钢轨桩位调整道岔的横向水平位置与纵向水平位置,随后在距离道岔50~100m范围内对方向进行校正,最后打磨道岔的基本轨侧面飞边,将厚度控制在1mm左右,以避免列车因道岔问题影响运行。
        1.2小半径曲线
        作为交通网的重要组成,铁路线路作为有轨交通的主要运行载体,其具备着长期服役的特点。在列车长期运行的过程中,也将影响到铁路线路原有的性能。尤其是在普速线路技术的使用背景下,线路的小半径曲线自身的稳定性相对较差,很容易引起一些线路运行故障。通常情况下,此类运行故障的发生时间主要集中在炎热的夏季,该季节气候温度相对较高,铁轨在摩擦、温度等因素下,受到热胀冷缩的物理原理影响,会出现轨道膨胀的情况,这也增加了小半径曲线故障的发生概率,并且在高温天气的背景下,还会增加实际的工作负担。
        1.3普速铁路伸缩区的维修处理
        为保证铁路运输的高速性和安全性,在日常的铁路运行及维护过程中,对铁轨及其沿线进行维护与保养是十分有必要的。首先,对于铁路的使用寿命来说,日常的铁路运用对铁轨本身的质量损耗是十分巨大的,这也导致了铁路铁轨使用寿命达不到预期,提高了铁轨更换所需成本等现象的发生。普速铁轨的铺设,在一定程度上减轻了更换铁轨对铁路运输部门在经济上造成的压力,同时也使得铁轨运行更加流畅,提高了铁路运输的平稳性和舒适性。其次,既是对铁路铁轨进行维修保养,又能延长铁路使用寿命,提高铁路运输的安全性。
        1.4对钢轨接头进行维修
        钢轨接头维修要插入一根可用长度的标准轨,然后调整街头的位置,在铺上标准轨的时候,可以将高强螺丝拧紧冻结或者焊接,在必要的时候,可以准予插入个别短轨来调整接头的位置。还有道床,道床的作用是为轨道提供阻力,道床可以及时停下,保证在受到一定的重压时不会偏移。在整个维修过程中,要对整个维修线路的道床进行测验,如有不对,立马维护。道床的间隙中会累积很多的杂质,如果不长时间清理,就会堆积在一起,导致严重后果,所以要定期的检查清理,保证交通运行的安全。此外,对于铁道线路上的一些细小的零碎件,也要定期检查,看是否受损、生锈,如果一旦发现有异常情况,立马叫维修人员来维护并更换零件,保证道路的安全,做好安全记录。


        2铁路线路养护维修质量提高对策分析
        2.1加强对普速铁路线路的全面检查
        普速铁路线路的全面检查内容包括铁轨冻害回落、绝缘接头、三防设施、曲线等,在实际开展线路质量与故障检查时,应当预先做好普速线路的位移观测技术分析、高温或低温环境下铁轨的应力分析等工作。线路检查人员应严格落实不同巡检场景下的巡察制度,根据天气情况、铁轨温度等情况设计检查方案,对线路的关键环节如站专线、管内正线等应加大故障检查力度以及检查覆盖面,以便从细节部分及时发现普速铁路线路存在的故障。同时,检查人员也应当加强对钢轨接头、以往伤损加固处以及夹板等关键部位的检查,对于人眼无法直接观测的故障应当借助探测仪器开展无接触式检查,以确保全面检查工作落实到位。
        2.2加快体制改革
        通过加快体制改革,能够提升维修制度的适用性,提升铁路运行过程的稳定性。铁路部门应充分利用现有的资源,优化工作流程,推动维修体制的改革,从而确保铁路的正常运转。想要推动维修体制的改革进程,相关铁路部门必须要将实际普速铁路线路的运行情况考虑在内,合理安排维修工作。并且维修部门要做好相应的分离工作,即将检、修、养工作进行分离,每个部门由专门的人员负责,提高工作的针对性;同时,要配置专门的管理人员对检修工作进行监督管理,保证维修工作的合理进行。对于不符合新形势的传统的维修机制,要进行改革,让维修工作的科学性更高,更加符合现阶段普速铁路线路的实际要求。
        2.3进行线路维修周期的设置
        铁路维修保养要长期维护,避免不必要的危险发生,所以定期检查是非常重要的,在保养的时候我们要重点关注容易出问题的方面,并记录下来,而且要根据铁路路线的不同制定出不同的方案,保养的时候也要根据线路的变化情况进行。在这种情况下,我们要重点记录铁路的误差限度,轨道的全长以及不同的气节变化,周期可与线路同步,但是最长时间最好不要超过两年。同时,根据铁路局的规定来制定铁路维修的计划,结合修建铁路时的一些方法,安全合理地进行安全排查,制定计划。如果线路道路设备较为良好,可以长时间修一次,但最好不要太长,根据线路的状态,来决定周期维修。如果线路设备状态不是很好,最好一年进行一次维修,或者更短,如半年。总的来说,为了保证安全性,所以勤快维修,注重安全,并加强保养。在维修与保养的时候还需要考虑到气候因素,要把天气气候带来的影响考虑进去,找出不足。另外,铁轨轨道还会受地质方面的影响,从而影响检测结果,因此地质方面的因素也要考虑进去。铁路的构造地段也会影响结果,多种因素都会造成数据的差错,所以这种因素全部都要考虑进去。
        2.4养护维修的季节性
        对铁路轨道进行维护与检修要有一定的规律性。铁路铁轨的维修需要注意铁轨的季节性变化的。在春季,冬季的冻土刚刚融化,铁轨周围的土质容易变得松软使得铁路铁轨周围土壤环境变化较大,如此情况极易造成铁路铁轨状态变化,影响铁轨的正常工作,此时铁路检修部门应当在天气转暖这一时刻及时对铁路沿线进行检查与抢修;夏初时刻,由于昼夜气温变化较大,轨道受热胀冷缩影响会产生应力,极易造成轨道偏移预设线路,此时检修人员应当及时更换已经失效的铁轨部分,并对有偏移预兆的铁轨进行加固处理;在秋末时,天气转冷,铁轨容易发生冰冻灾害,为降低铁路运输风险,相关部门要及时对铁路进行维护与保养,减少铁路铁轨冻害的发生。
        结语
        总而言之,铁路线路是我国交通基础设施中最为基础的部分,对铁路线路进行养护和维修可以加快铁路行业的高速运转,还可以促进我国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进步和发展。通过对引起铁路线路病害的原因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并且提出了一些有效养护和维修的方法,以此来促进铁路线路的正常运转。
        参考文献:
        [1]张瑞华.新形势下普速铁路线路维修策略分析[J].科技与企业,2018(3):39.
        [2]杨明宇.新形势下做好铁路线路维修的具体策略探讨[J].智能城市,2018(6):68.
        [3]史尚海.铁路线路常见病害原因及养护维修分析[J].中小企业管理与科技,2018(35):108-10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