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人性化设计的应用 叶咏梅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叶咏梅
[导读] 摘要:随着近些年来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居民对于城市道路的设计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武汉市规划设计有限公司  湖北省武汉市  430400
        摘要:随着近些年来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城市居民对于城市道路的设计水平也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城市道路的设计与市民的日常生活、工作密切相关,不但需要考虑到不同群体在不同时间段的出行需求,同时也要做好周边的联动设计,从而确保城市道路设计的科学性、美观性以及实用性等特征,所以遵从人性化设计理念是必不可少的设计环节。
        关键词:人性化设计理念;城市道路;道路设计
        引言
        随着社会经济的稳步发展以及交通设施的完善,城市道路设计也需不断发展和完善。以往的道路设计大多注重的是人们出行的目的,其他方面考虑得不周全,关注度不够。然而,随着现在城市经济的快速发展,外来人口日渐增多,城市土地的可利用面积越来越少,车辆也越来越多,人们对于城市道路建设设计必然有着更高的要求。基于此,人性化设计理念应用于城市道路设计中是必然趋势,这不但能保持道路畅通和道路安全,还能更进一步提升城市道路的美观,更能促进人与自然的和谐发展,也给人们的生活创造了一个良好的出行环境,并提供更多便利。
        1人性化设计理念在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应用价值
        1.1美化城市
        美化城市是城市道路设计中最为突出的价值之一。从客观上来看,道路是城市构成的重要要素,能够连接城市的各个功能区域,所以其本身就具有很强的功能特征。对于现代城市而言,道路的构建不但需要满足基本的通行需求,更要满足不同区域功能价值体现的要求。通过合理的道路规划设计,可以有效提升城市的整洁度与美观度,从而达到美化城市的效果。
        1.2促进经济建设与发展
        在传统的经济管理模式中,道路作为经济发展的载体,是一个区域优先发展的重要环节。随着城市规模的不断扩大,道路在经济建设与发展中的作用也变得越来越突出。通过人性化的设计理念,不但可以有效提升整体设计规划效果,同时也能够体现城市的科技水平与建设水平,为吸引外资形成良好的金融环境。
        1.3彰显城市文化形象
        城市道路的建设体现人性化理念与情怀,其不仅仅是设计者的认知,更是普罗大众的认知。一个有人情味的城市,才能够吸引更多的外来人口,才能够得到外界的认可与接受,才能够得到新的发展机遇。通过人性化的设计理念应用道路设计,能够有效彰显城市文化属性,促进城市文化建设与发展。
        2城市道路规划设计中人性化设计的应用
        2.1人行天桥的人性化设计要点
        (1)合理选择人行天桥建设地址。人行天桥属于基础交通设施,在建设的过程当中,设计人员要做好相应的选址工作,尽可能选择人流量特别密集的区域,保证人行天桥与公交车站点与路口有效连接。人行天桥也可以连接商业广场,为人们的出行与购物提供更多便利。
        (2)加强人行天桥引导设计。由于交通条件不同,人行天桥的建设特点不同,在设计人行天桥的过程当中,设计人员要利用人性化设计理念,做好引导设计工作。通过加强人行天桥的引导设计力度,可以避免行人乱穿马路现象的出现。大部分人行天桥会安装护栏,要想进一步加强人行天桥的人性化设计力度,设计人员还需要设计自行车道与残疾人坡道。
        (3)做好人行天桥顶棚设计工作。在设计人行天桥顶棚的过程当中,设计人员要结合具体情况进行设计,根据该地区的气候环境特点,包括人流量等因素,进行人行天桥顶棚设计。
        (4)人行天桥广告牌设计要点。

在设计人行天桥的过程当中,要求政府有关部门给予良好的资金支持,现阶段,为了缓解政府财政部门的资金压力,采用招商引资方式比较多,比如,投资者通过进行投资,设计人员可在人行天桥上部进行广告展示。
        2.2无障碍设计
        随着城市人口的不断增加,城市人口的构成成本也相对复杂。其中,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占有相当的比例,这类人员的出行与生活通常有一些不便之处,无障碍设计是对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的关注与爱护的表现,加强对城市道路无障碍的设计,引入人性化的设计理念,提高他们的出行安全,给他们提供更加优质便利的服务,以便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在城市中的生活更加便利。专门为残障人士设计的专用无障碍通道是城市道路设计中非常重要的环节,主要包含2方面的内容:一方面是轮椅通行的无障碍设计。要保证轮椅有一个较好的通行环境,不会因其他障碍影响到轮椅的通过,如设置缘石坡道,可以使轮椅乘坐人员能够顺利在人行横道以及不同区域之间跨越,提高轮椅乘坐人员出行效率和出行安全。另一方面是针对盲人设计的通行与保护措施。对于盲人来说,他们的出行需要特殊的道路引导和指示才能够完成通行,如设计专门供盲人行走的盲道,在盲道上铺设特殊花纹的砖,盲人通过砖体表面纹路就能够辨别行走的方向。
        通过无障碍道路设计,能够在一方面提高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在城市道路通行的安全与效率。另一方面还可以提升老弱病残等弱势群体的自身安全感与自信心,提高生活质量。
        2.3生活性街道设计
        生活性街道是城市人口活动的主要区域,因车流量和人流量较大会相对复杂,因此,针对生活性街道的设计要更加谨慎,科学合理进行设计。在生活性街道上车辆行驶和停靠较多,因此,需要对生活性街道的车辆通行和停车进行科学规划设计。要在生活性街道范围内划分引导式和限制式设施,对车流量与车辆行驶速度采取有效的限制,为人们提供更加安全和足够广阔的活动区域。道路设计以弯路为主,可以设计成蛇形或者锯齿形,使车辆进入道路后速度不得不减。道路两边或中间种植景观树木,创建一个车辆难以进入的环境,同时景观植物的种植又能起到美化环境、净化空气的功能。道路交叉设置减速带或者设计高差,以对车辆行驶给予警示,提示行驶车辆减速,路面铺设材料选择颜色鲜艳且各异的不同颜色,能够起到在提醒驾驶人员减速的同时增加生活街道的生活趣味性。
        2.4道路景观线设计
        城市道路的设计要符合人们的审美要求,因此,在城市人性化道路设计中要从美学角度出发,考虑道路相关的美观性和色彩关系以及一定的协调性,对道路设计中的直线与弯路进行科学合理的设计。一般来说,城市道路设计大都以直线为主,在个别地区使用曲线来保证道路的整体性和美观性。需要注意的是,直线道路设计不宜过长过多,避免造成道路单调的现象。尤其对于机动车行驶的道路,避免道路过长造成驾驶者因单调而出现疲劳驾驶。另外是色彩协调,对于道路色彩目前道路周围大多种植绿色植物或树木,这些植物通过人工修剪高度能够统一,但是要注意到单一颜色的色调同样能够引起驾驶人员因视觉疲劳造成交通事故。因此,在城市道路设计中要注意色彩的搭配,使道路色彩鲜明错落。可以利在现有树木周边增加植物品种,或者在植物周围以花草进行点缀,并在直道设计上适当增加曲线设计,以使道路两边色彩产生错层,环节视觉疲劳和驾驶疲劳保证安全。
        结束语
        综上所述,城市道路是城市非常重要的基础设施。它是保障城市各个区域之间相互连接的重要设施。人性化设计理念是城市道路发展和城市建设的必然趋势。通过人性化理念设计的城市道路,能够满足城市人们正常出行和安全出行的需要,同时能够提升城市形象,提高人们的生活品质,为城市的可持续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姜炜.人性化设计实践于城市道路设计中的分析[J].山西建筑,2019,45(08):129-130.
        [2]卢娜.人性化设计理念在城市道路设计工作中的渗透[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9(06):81-82.
        [3]张磊,陆佳颖.人性化理念在道路设计中的应用[J].城市道桥与防洪,2016(10):14-16+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