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的应用 黎希文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黎希文
[导读] 摘要:现阶段,对于混凝土技术的发展方向是以高性能混凝土为主,高性能混凝土自身有着非常好的耐久性,进一步保证道桥强度,还能够减少成本的投入,满足当前的施工要求,为施工单位增加更多的经济效益。
        粤北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韶关  512100
        摘要:现阶段,对于混凝土技术的发展方向是以高性能混凝土为主,高性能混凝土自身有着非常好的耐久性,进一步保证道桥强度,还能够减少成本的投入,满足当前的施工要求,为施工单位增加更多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混凝土技术;市政;道桥施工;应用
        引言
        在当前阶段的市政路桥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的施工技术得到广泛的应用,然而经过大数据的调查和对比,发现在市政路桥公路施工的过程中,应用混凝土施工技术存在着路面缝隙较大或者因混凝土路面拉力不足而引发的路面开裂等问题。这就严重影响到市政路桥施工的质量,并且影响人们的出行安全。对此,相关人员必须采取有效的解决措施,在施工的过程中提升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这样才能够有效提高市政路桥施工的质量,延长路桥的使用寿命。
        1市政道桥施工中混凝土技术应用中存在的问题
        1.1混凝土缺少抗拉性
        在我国市政道桥施工过程中应用混凝土技术后,混凝土自身的抗拉性是检查混凝土是否满足城市市政道桥施工要求的标准。而当前的混凝土大多数都是由碎石、卵石、砂等等石料加上水混合在一起,然后在硬化后所形成的。这样的方法会因为其中的材料都不坚固,随着时间的不断发展和外部压力的影响下,就会出现裂缝问题。
        1.2混凝土容易变形
        在市政道桥施工过程中应用混凝土技术后,因为混凝土自身具有一定的物理特点,所以当受到外界因素和内部温度的影响下,就会产生热胀冷缩的物理特性,进而产生一定的应力。在应力的作用下,混凝土无法承受住,就会出现温度差,进而导致混凝土出现裂缝。在市政道桥施工过程中,混凝土可能在这过程中会因为温度的变化变硬,内部的水分不断蒸发,随着带来的就是温度不断增加,导致混凝土的内部温度和外部温度不一致,进而出现更多的裂缝。
        1.3缺少良好的弹性
        在正常使用混凝土过程中,因为混凝土自身具有一定的强度,能够承受很大程度的负荷,负荷在60MPa左右。在市政道桥施工过程中,如果在这其中加入相应的材料就能够很好地提高混凝土自身的抗压性,导致混凝土的负荷程度能够达到100MPa以上,这也就是混凝土自身的优点。但是,与此同时所存在的问题就是缺少弹性,也就是成为影响市政道桥质量的重要因素。混凝土自身如何缺少弹性,就会影响伸缩性,如果受力不均时就会出现裂缝。
        1.4混凝土的耐久性较差
        这部分主要体现在两方面,分别是抗冻性和抗腐蚀性。其中抗冻性也就是当温度降到零下的时候,混凝土内部压力就会不断增加,进而影响混凝土整体的强度,进而混凝土就会出现裂缝。而抗腐蚀性也就是混凝土自身的保护层较薄,随着时间的不断变化会被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所腐蚀,导致混凝土其中的钢筋碳化,使得混凝土质量下降。
        2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的应用要点
        2.1提高混凝土质量
        混凝土作为市政路桥所施工用的核心材料,其材料的选择和材料的质量将会影响到混凝土施工的最终效果,也会对市政路桥工程的施工质量产生决定性的影响。因此,为了有效提高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效果,应该全面提高混凝土的材料选择以及拌和质量。对此,首先施工人员需要结合市政路桥施工的标准来进行混凝土材料的选购和拌和工作。同时,施工人员也需要结合相应的混凝土施工技术要求,对混凝土中的骨料、主料、水泥和水分等进行科学的合理控制,并且保证材料之间的配比相辅相成。

其次,由于混凝土材料中需要添加额外的添加剂,才能够保持混凝土的高活性,进而提升混凝土内部结构的完整性,因此施工人员也需要选择合适的添加剂来保证混凝土干燥后的后期强度。对此,在进行混凝土材料拌和的过程中,施工人员必须考虑了解影响混凝土最终效果的活性材料有哪些,避免使用错误的材料而降低混凝土质量,这样才能够有效地保证市政路桥工程的施工质量。
        2.2混凝土施工搅拌的施工要点
        作为市政路桥混凝土施工内容的重要组成部分,混凝土搅拌是最为基础的内容之一。在混凝土搅拌之前,首先要提高对于混凝土原材料的控制措施,严格掌握水泥、细骨料、外加剂的使用情况,同时,在确保各组成成分的质量达到相关要求的同时,完成其科学配比;另一方面,在搅拌的过程中,要确保其充分的搅拌时间以及搅拌过程中,各种材料充分融合,其搅拌的融合程度和搅拌时间成正比例关系,因此要确保足够的搅拌时间。在完成搅拌工作后,根据实际施工的具体情况,对搅拌任务以及搅拌速度进行控制,在整个搅拌过程中,严格禁止任何人员变更搅拌成分的比例,同时,将混凝土的浇筑强度呈现到最佳状态,确保混凝土的浇筑质量符合相应的要求。
        2.3混凝土浇筑工程的技术要点
        混凝土浇筑工作,是整个市政路桥混凝土施工的最为重要的环节。当运输车辆到达施工现场,则立刻进行混凝土浇筑工作,无论是采用人工方式还是泵送方式,都必须保证浇筑方式符合实际需求,并且满足实际情况。大部分的浇筑工作在开始之前,要清理浇筑场地的杂物,然后按照先浇筑大型构件,后浇筑小型构件的顺序进行浇筑,尽可能避免浇筑的过程中被中断或者浇筑暂停。在整个的浇筑过程中,按照相关规定,谨慎操作,严格执行具体内容和步骤。另一方面,负责浇筑任务的工作人员要同时管理混凝土的振捣工作,尽可能避免振捣不到位现象的发生。大量空气残留会降低施工质量,同时影响施工构件的使用寿命,尤其是振捣的密实度较差,对于整个施工系统都是安全隐患。特别是某些市政路桥工程,其施工部位需要在水下进行,所以施工的具体流程,要根据实际情况,有针对性开展。不少市政路桥混凝土施工的工序和步骤较为繁琐,因此,需要各个环节相互配合,才能达到施工效果,完成施工任务。例如,在基坑工程施工过程中,大部分浇筑任务是以灌注桩的形式进行浇筑,但是,这一技术的前提是要进行钻孔工作,而钻孔工作的开展需要清孔、泥浆护壁、埋设钢筋等一些列工作协调完成,最后才能进行混凝土灌注桩的浇筑任务。有了整个工程,各部分的协同配合,才能保证浇筑任务一次性顺利完成。浇筑工作的重要性是整个工程的质量保证,也是对于前期每个分部工程的考验和检查,预防浇筑工程可能产生的问题,是从业人员需要重视的重要内容。
        2.4做好对施工混凝土的养护工作
        为了有效地保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需要相应的施工人员做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并且通过对混凝土的养护进行有效的分析,以改善混凝土干燥后的质量问题。因此,养护人员要依据不同的混凝土浇筑工艺选择不同的养护方式,并结合混凝土施工水硬性的特点,再依据实际的天气情况和温度变化进行相应的养护,以此有效防止混凝土在干燥后出现表面开裂的现象。
        结束语
        随着我国交通事业的不断发展,现代化的市政工程建设的要求和标准也越来越严格。在社会发展的同时,各种建筑类型层出不穷,建筑的结构材料也变换多样,路桥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实践中的应用变得更加广泛。这要求路桥施工技术人员要不断吸取经验,努力开拓创新,运用实践经验,针对当前市政路桥混凝土施工存在的重难点采取相应的解决措施,不断提高市政路桥建设的质量。
        参考文献:
        [1]刘堃.混凝土技术在市政道桥施工中的应用论述[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1):76.
        [2]熊巍.凝土技术在市政道桥施工中的应用[J].智能城市,2018,4(07):144-145.
        [3]唐忠满.土木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技术的应用[J].工程技术研究,2020,5(4):39-40.
        [4]郑家强.混凝土施工技术在市政路桥施工中的应用[J].建筑与预算,2019(12):81-8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