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研究 李永浩

发表时间:2020/10/10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宋晓洁 李永浩
[导读] 摘要:近些年来,在经济的大力推动下,城市化速度加快,建筑行业也有了新的发展,人们对建筑也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但首先还是必须保证建筑的质量安全。
        河南晨峰建筑工程有限公司  河南安阳  455000
        摘要:近些年来,在经济的大力推动下,城市化速度加快,建筑行业也有了新的发展,人们对建筑也提出了许多新的要求,但首先还是必须保证建筑的质量安全。混凝土是现代房屋建筑工程中的主要材料,由于现代建筑功能多样,施工程序复杂,在混凝土施工中要注意施工技术的合理利用,采取正确的施工技术,确保混凝土施工的有效开展,从而确保房屋质量。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结构;施工技术
        在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材料的使用十分广泛,随着建设要求的提高,混凝土结构的使用性能业需要更高的要求来满足建设的需要,因此,如何提高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的性能对土木建筑工程的质量具有重要意义,面对建筑工程中混凝土结构施工中的问题,采取怎样的施工技术来进行解决,将是建筑行业需要研究的难题。
        1混凝土结构内涵与特点
        1.1  混凝土结构的内涵
        混凝土结构常见于当今建筑,是建筑主要结构之一,常用水泥、砂石以及水作为主要材料,与其他辅料制成的以混凝土为主的建筑工程结构,主要有素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和预应力混凝土结构这几种类型。
        1.2  混凝土结构的特点
        混凝土结构之所以被广泛应用在建筑工程中,是因为它有三大特点。其一,强大的可塑性。在建筑施工过程中,混凝土结构可以通过模板塑造出符合建筑施工需求的样式;其二,夯实的坚固性。混凝土结构在塑造过程中经过多次振捣与夯实,而且其内部置有钢筋等其他材料,不仅增强了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也具又良好的抗震、抗爆性能。其三,材料普遍性。考虑到混凝土的结构构成,可以看出混凝土结构所需要的主要材料在现实生活中很容易采集,而且相对而言容易运输。
        2  建筑混凝土浇筑
        2.1  基础浇筑
        当基础为筏板基础时,浇筑应从纵向连续进行,通过自 然流淌形成平滑斜面。该方法能适应泵送要求,减少泵管拆除、接长及冲洗,保证泵送效率和接缝质量,并能起到防止冷缝 产生的作用。浇筑过程中,各浇筑带之前与之后分别布置振 动器,将第一道布置在卸料处,负责将上部混凝土振捣密实;将第二道布置在坡角,负责将下部混凝土振捣密实。浇筑时,为避免集中堆积现象,应先对出料口部位的混凝土进行振捣,使其能够自然流淌,然后再进行全面振捣。在振捣时,需要 对振捣棒插入到混凝土中的深度、振捣持续时间与振捣棒移 动距离等进行严格控制。
        2.2  柱浇筑
        对柱进行混凝土浇筑之前,应先在底部填充一层厚度为 50-100mm 的与混凝土有相同配比但石子适量减少的砂浆,然 后对柱混凝土进行分层建筑和振捣,在浇筑的同时进行插入 振捣,分层厚度不能超过500mm,一般以300mm 为宜,振捣 时注意振捣棒不能和预埋件与钢筋、模板等发生碰撞。在上 面进行振捣的同时,还有对下部模板进行适当敲打。当柱的高度小于3m 时,可直接从顶部向下浇筑,而柱高 度大于3m 时,需要是用导管或溜槽进行分段浇筑。在分段浇 筑时,每段的高度应控制在2m 以内。完成一段浇筑后,将模 板封好,并用柱箍将其卡紧,避免漏浆。柱混凝土的浇筑必须一次性完成,如果必须留设施工缝,则应尽量留设在主梁的下部。对于无梁楼板,需要将施工缝 留设在柱帽的下部。对柱与梁板同时进行浇筑时,需要在完 成对柱的浇筑后,暂停停止1-1.5h,以此使柱混凝土沉实,然 后继续进行浇筑。对地下室的外墙与柱同时进行浇筑时,应 在浇筑开始前,在底部填充一层厚度为50mm 与混凝土成分完全相同的砂浆。墙体的混凝土浇筑也必须连续进行,长时间间隔不能 超出2h,分层浇筑时层厚不可超过400mm,以300mm 为宜,现场用尺杆测控。浇筑时的移动布料范围不能超出2-3m,否 则会对振捣造成影响,将钢筋骨架碰伤,产生离析,为此应 做好上下料点的选定。

对于振捣棒的移动距离,一般不能超 过400mm,单个振捣点的振捣持续时间按20s 控制,当混凝土 表面开始泛浆,且不再产生气泡时,缓慢拔出振捣棒。振捣中,为避免漏振,可在洞口的两侧进行同时振捣,使下灰高度保 持一致。
        2.3  梁板浇筑
        梁、板应同时进行浇筑,采用从其中一端开始持续赶浆的 方法,即先对梁进行浇筑,以梁高为依据分成多层浇筑,以形 成阶梯状,待达到底板处后,和板同时浇筑,伴随阶梯持续 延伸,浇筑不断向前进行。与板形成高度在1m 以上的梁,可 单独进行浇筑,但要注意将施工缝留设于板底下方20-30mm。在振捣过程中,应保证和浇筑密切配合,减慢下入第一层料 的速度,将梁底振捣密实后,开始第二层料的下入,采用以 上浇筑方法使水泥浆在梁底上持续向前推进,将每层都振捣 密实后继续下料,梁帮与梁底的振捣应格外注意,且在振捣 过程中不可与预埋件、钢筋和模板发生碰撞。对板进行浇筑时,其虚铺厚度不能超过板的厚度,在与 浇筑方向相垂直的方向反复振捣,同时用铁插尺对混凝土的 厚度进行检查,完成振捣,并检查确认达到密实状态后,用 抹子将混凝土表面抹平。
        3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常见的问题
        3.1运输
        运输到施工现场的混凝土必须满足浇筑过程中需要达到 的坍落度,如果混凝土发生离析,则需要在进行浇筑以前做 二次搅拌。对于预拌混凝土,其坍落度经检查确认不合格或 未经检查都禁止在施工中使用。混凝土运输时,应使运输时 间尽量达到短,其转载次数尽量达到少。建筑施工现场 的混凝土一般采用吊运方式运输到位,梁板、柱对混凝土的 坍落度要求所有不同,前者宜控制在50-60mm 范围内,后者 宜控制在45-55mm 范围内。另外,为使浇筑后的混凝土达到 更好的外观效果,可在搅拌站按照规范的要求适量掺加外加 剂,如粉煤灰等;当模板较为紧张,需要加快其周转速度时,还可向混凝土中适量添加早强剂。对于外加剂的类型与用量 都要通过试验确定,并得到监理方的审核通过后方可实施。混凝土运输和浇筑的允许间歇时间和混凝土的强度等级 与气温有关,如对于强度等级在C30以内的混凝土,当气温 在25℃以下时,间歇时间不能超过210min;当气温超过25℃时,间歇时间不能超过180min。对于强度等级在C30以上的混凝土,当气温在25℃以下时,间歇时间不能超过180min;当气温超 过25℃时,间歇时间不能超过150min。
        3.2 混凝土结构施工的主要特点
        混凝土的结构具有抗自然侵害,可塑性好等特点,混 凝土的结构是可以根据需要而灌注成任何整体的,总体来 说,它抵抗自然的能力非常强,例如有很多地方会使用混 凝土来抵御地震或者是台风等自然灾害,除此以外,它的 可塑性也非常强,无需二次加工,就可以根据设计模型铸 成任何想要的形状。混凝土的主要成分有石沙,水泥等,经 过层层技术就制造成了水泥混凝土。所以它的耐性非常 强,可以承受得住高温以及恶劣天气的影响。就目前而言,我国很多建筑物都会采取混凝土技术。混凝土还具有非常 多其他的优点,例如它的原材料非常容易获得,制作的过 程也非常简单,运输以及相应的成本都比较低,抗腐蚀的 能力也很强,使用的时间相较于其他一般的材料算是非常 持久的了。对于很多建筑经常遭受的人为侵害,它也具有 很强的抵抗作用。因为易燃性差的缘故,所以它具有很强 的耐火性。由于它的种种优点,目前被广泛用在土木建筑 行业,但是它的缺点就是在成型后很容易出现裂缝,对此,就要求相关企业运用混凝土施工时一定要格外注意精细施工
        4结束语
        综上所述,建筑混凝土施工中首先应把好混凝土运输大 关,确保进场的混凝土质量及状态满足施工要求,然后针对 不同的结构采用不同的方法进行浇筑,并在浇筑中切实做好 振捣,保证混凝土的密实性,后根据气温等条件采取有效 的养护措施,为混凝土强度的形成创造良好条件。
        参考文献:
        [1]朱灿杰.房屋建筑混凝土施工裂缝的预防技术[J].城市建设理论研 究(电子版),2017(18):31-32.
        [2]李玉飞.浅谈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要点[J].门 窗,2016(3):125-126.
        [3]孙浩然.土木工程建筑中混凝土结构的施工技术应用研究[J].现 代装饰(理论),2016(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