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楠楠
江苏省张家港市南丰中学
随着社会的发展,我们的孩子会遇到各种困难,诸如学习、升学、就业、师生关系、同学关系、理想、信念、世界观与人生观等一系列的问题。孩子由于生活经验不足,遇到困难与挫折时,往往会产生不安、烦恼、焦虑,形成心理冲突。如果不能正确对待和妥善处理这些心理矛盾,解决心理冲突,就会导致心理和生理上的失常或疾病。如果问题解决得越好,孩子的适应能力就会越强。因此,作为家长和老师的我们必须重视孩子的心理保健,维护他们的心理健康,把他们培养成为不仅拥有丰富的知识,更有远大理想、高尚道德、遵纪守法、勇敢坚强、乐观向上、充满自信、富有生趣、与人为善、助人为乐、宽宏大量、胸怀坦荡的人。
我是一个“新手”班主任,原来我总是以任课教师的角度去看学生,接手班主任工作后,我对班主任这一角色有了新的认识,现在我会以一个班主任的角度去看学生。原来我只关注他们在我的课堂上的表现,现在我会更多的关注所有的课堂,关注课后学生的表现,在这个过程中我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对孩子们的心理进行疏导:
1、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
世界观和人生观直接支配着人的思想和行为,只有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才能正确对待个人和集体、现在和将来,才能使人正确对待心理冲突和社会上的不良影响。心理学家认为中学时期是世界观、人生观形成的关键时期,作为家长和老师们应鼓励孩子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和人生观,也就是为自己的人生确立目标,并向着目标不断努力,不断进取。
班主任是学生在校期间接触最多的教师,班主任的一言一行都对学生价值观的形成有很大的影响。在我的班级里,我更关心的是孩子们健康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而不是分数至上。我时常会根据他们的表现有针对性的开展班队活动,比如《我的未来我做主》这种以职业选择为主题的班会课;在考试过后我也会跟孩子们一起制定下阶段的计划和目标,我也喜欢和学生家长进行面对面的交流,要求家长和孩子一起制定人生目标,帮助孩子建立正确的人生观。
班级有个李同学,平时在我们班级里表现很活跃,思维反应灵敏,是个很聪明的孩子,领悟能力也不错,就是很浮躁,给人感觉学习没有目标。后来在家访中,他的妈妈跟我说,因为自己家里的条件不好,他不愿意让老师到家里来家访。当看到他家里简单的装修,听到孩子说不愿意的时候,我感到这个孩子是自卑的,因为自卑而有点想要放弃自己的样子。当我们问到李同学现阶段目标时,他说能考上高中就考呗,考不上就回家跟着爸爸学修车。孩子的话,让我心里很不是滋味,对于这个有实力冲击高中的学生来说,这是多么“没出息”的话,对于我这个一直认为他是“种子选手”的班主任来说无疑是当头一棒。为了帮助他,我觉得应该提高他的自信心,帮助他建立正确的人生观,为此,我常常找他谈心,谈人生,谈周边奋发进取的故事,谈老一辈革命家的世界观和人生观……经过一段时间的交谈,我发现这位孩子踏实了,沉稳了, 每个学习阶段他都有自己的反思和下一个阶段的目标,他的成绩也在逐步攀升。由此可见,帮助学生建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就是让他们迈出了正确的第一步。
2、正确对待困难与挫折。
生活不会都是“一帆风顺”、“万事如意”,人生的酸甜苦辣孩子都会尝到,作为班主任更让孩子们明白成功的道路上不是一帆风顺的,经过的坎坷可以磨炼你的意志,使你变的更强大!我们要感谢挫折,是他们使我们的人生更加丰富多彩!所以当孩子们遇到困难与挫折时,我常常告诉他们要保持乐观态度,要学会多看看事物光明的一面,要相信自己,要鼓励自己,要敢于正视困难,更要学会解决困难,这样就离成功更近一步了。
有时帮助孩子正确对待困难与挫折,还需要家校形成统一的战线,一起帮助他们走出困境。为此我会经常和家长联系,根据家长反馈的信息,和家长一起努力,帮助孩子正确对待困难与挫折。强者之所以能成为强者,只是因为他比别人经历了更多的苦难。一个人只有战胜生活中的各种磨难才会真正的强大起来。帮助孩子正确对待困难与挫折,就是教给孩子成为强者的武器。
3、善于控制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
当我们的孩子情绪波动较大并影响到孩子产生各种负面的心理时,我们应教育我们的孩子:不主观偏激,不感情用事,遇事“不以物喜,不以己悲”,不因强烈情绪波动而失去理智,要能承受悲欢,要能自我暗示,理智地调整自己的行为。
这让我想起一次印象深刻的家访。黄同学的家长都是高学历,他们对孩子的要求很高,给孩子施加的压力很大。在家访中,我看到那个在学校里嘻嘻哈哈,过于开朗活泼的他,在妈妈面前简直是“老鼠见了猫”,和在学校的表现有很大的反差。在跟他妈妈的交流之后我发现,黄同学因为父母对自己的期许而产生压力,这种压力他无法排遣,于是产生了轻微的人格分裂,在爸妈面前畏畏缩缩,失去阳光笑容,在同学面前又过于疯闹。如果长此以往,后果不堪设想,于是我是和妈妈沟通,帮助他找一个可以发泄自己情绪的方式,比如说打篮球;又如坐在一起好好听听他的心里话,教会他面对压力时要调整自己的情绪,如何调整自己的情绪,比如:在讨论数学题目的时候不是让他讲出解题的思路,而是一起讨论这个题目有没有更简单更好的解答方法,慢慢地让他在家里可以放松自己,战胜自我。控制自己的情绪,做情绪的主人,让我们的孩子做更好的自己。
4、正确对待自己,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
我们要培养孩子良好的自我意识,通过同别人的比较和别人对自己的态度来认识自己,这就是所谓的“旁观者”清。我的班级里有一个邱同学,她来自一个单亲家庭,爸爸很溺爱她,对她的照顾可以说是无微不至,这就让她养成了“大小姐”的习性,不能正确认识自己,总认为自己已经做得很好了,长跑八百米,她总是跑到最后半圈的时候停下来,剩下的路程走下来,一副“坚强”的样子,隔三差五的头疼发热,了解情况下来说是晚上复习太晚,惹得爸爸心疼不已,其他同学很看不惯,她在班级几乎没有人缘,针对这个问题,我就以“人际关系”为主题开设了一节主题班会课,让同学们讨论他们喜欢和不喜欢跟什么样的同学做朋友。在班会课之后我又找机会和她谈心,跟她爸爸沟通,慢慢地让她明白正确认识自己的重要性,鼓励她做班级同学喜欢交的朋友,从而建立良好的人际关系,慢慢地她明白什么是坚持,长跑能坚持了,学习也尽力了,值日也积极了,人际关系也好多了,看到她的变化,我真的很欣慰,良好的人际关系是孩子走向社会的必经之路。
班主任工作让我对每个孩子有了更多的了解,也跟孩子的关系更近了。孩子的世界是简单的,我们希望孩子们健康的成长,快乐的学习,也希望我们的教育可以从关爱孩子的“心”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