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中美术之中国画鉴赏教学的策略研究

发表时间:2020/9/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8期   作者:林友春
[导读] 高中美术是教学的重要科目之一,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
        林友春
        江西省井冈山中学,江西  吉安 343600
        【摘要】高中美术是教学的重要科目之一,教师在教学中要运用多种教学手段,把握高中生的认知水平,展现美术的美丽,中国画的魅力,激发学生的兴趣,让其在陶冶情操,促进身心全面发展。美术鉴赏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培养高中生的审美知觉,从多角度强化学生的审美心理,引导学生在获得审美体验的同时发展鉴赏能力。中国画是中华民族的文化。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以中国画鉴赏教学为重点,培养学生认识传统文化,提高文化素质,激发爱国主义情感,增强民族自信心,传承民族文化。
        
        关键词:高中;中国画;美术鉴赏;教学策略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是素质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在培养学生审美能力方面发挥着重大的作用。新课程改革的发展,对高中美术鉴赏教学提出了新的方向,要求现如今的美术鉴赏教学需要进行创新和发展,以便更好的实现教学目标和人才培养目标。但是,在实际的美术鉴赏课堂教学中,仍有部分教师教学观念陈旧、教学方式单一,这严重影响了学生的美术有效学习。目前,部分高中学生对于中国画的认知度远远低于西方绘画。西方的艺术是具象的,绘画的艺术语言比较容易鉴赏。而中国画不同,基于中国哲学、美学的素养寻求共鸣,鉴赏者必须要有足够的想象力。现在的学生几乎不会画中国画、练习书法等,所以对中国画的笔墨意味难以产生共鸣,这就使得中国画鉴赏教学的难度大大增加了。为了有效的解决这一问题,改善当前中国画美术鉴赏教学现状,笔者将结合自身的教学实践,就提高高中美术之中国画鉴赏教学的策略进行深入的研究。
一、全面了解学生的审美需求,培养学生对中国画的兴趣
        在高中美术中国画鉴赏教学中,教师应当全面、科学地分析学生鉴赏中存在的问题,引导学生对中国画进行深入理解。例如,面对眼前的中国画作品时,学生经常忽视审美视觉思维地去进行所谓的鉴赏,这个过程仅是认知,并不是审美。为了改善这一现状,教师应当全面了解、掌握学生的审美需求,对学生进行视觉思维和审美能力的培养。教师可以从学生简单的绘画中了解学生的审美需求并发现学生画作存在的问题,结合了解的学生需求精心设计教学方案和教学过程。这样做的目的是增强学生的审美感受,并锻炼学生运用美术元素进行表达的能力。为了让学生能亲近笔墨,产生对中国画的兴趣,教师利用课堂时间,让学生练习自己画中国画,把鉴赏和绘画两个结合起来。使学生在自己实际绘画过程中体会中国画的笔墨情趣,亲自动手实践,完善鉴赏过程,充分欣赏、感受中国画笔墨之美,体会中国画鉴赏课教授的理论知识,培养自己对中国画的兴趣。
二、巧用网络媒体教学,促进学生课堂参与
        随着教育信息技术的快速发展,教师在开展中国画鉴赏教学时,也应该注重与时俱进。在中国画鉴赏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仅靠单纯的讲述,是很难以全面的为学生展示中国画的艺术特点和魅力。

而教师通过多媒体教学设备的运用,将优秀的中国画作品通过动态的画面,来为学生进行直观的展示,不仅有利于学生更好的理解抽象艺术的美感,同时也能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美术课堂教学效率。
三、充分利用中国画名作,提高教学的针对性
        在新的教学背景下,教师在进行高中美术中国画鉴赏教学中,应当有效的使用中国画作品,尤其是一些名作。在美术发展的历史过程中,其中的名作,不仅体现了当时社会的发展变迁,也浓缩着作者的情感和人文精神,这些作品无疑是开展中国画鉴赏课教学的重要教学资源。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通过结合课程内容为学生引进相关的中国画名作,让学生进行欣赏,使得学生能在名作的外部欣赏基础上,深入作品的内涵,促使学生对中国画的审美视角得到扩展,以此有效提升学生的美术鉴赏能力,这对于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有着十分重要的作用。
四、开展美术鉴赏实践,加强学生学习体验
        在培养学生美术鉴赏能力的过程中,仅仅是依靠教材上的内容是远远不够的,教师还应当根据教材内容为学生进行适当的补充和延伸。而在高中美术中国画鉴赏教学过程中,教师通过开展实践活动,将教学的场所扩展到校园外、扩展到社会中,利用地方特色资源开展中国画鉴赏教学,不仅有助于加强学生的学习体验,同时也能够有效加强中国画鉴赏与学生生活实际的联系,让学生能对中国画作品有更加深刻的认识。在实际的教学过程中,教师如果只是在课堂上为学生进行理论知识的讲解,那么学生很难会真正做到有所收获。而为了促进学生的有效学习,教师就可以组织实践活动,能对中国画有更加深刻的领悟。通过引导学生进行实际的观察,让学生去深入感受,远比在课堂上一味的讲解,效果要好得多,这对于全面提升美术鉴赏教学效果具有着极大的促进作用。
五、从生活中挖掘鉴赏教学资源
        在高中美术中国画鉴赏教学中,使用的教材内容与实际生活之间有较大的差别,因此在学习中学生要与作者产生共鸣就面临较大的难度,学生的兴趣也无法被有效激发出来。事实上,实际生活中的美术教学资源是十分丰富的,教师可以对其进行充分挖掘,激发学生对美术鉴赏的兴趣,让学生从心理上产生主动学习意识,调动他们学习鉴赏知识与能力的主动性与积极性。同时,教师可以在中国画鉴赏教学中融入文化元素,引导学生加深对中国画的认知和理解,让学生领悟中国画中的文化内涵。这样,学生对中国画作品的鉴赏能力和审美能力都能得到有效的发展,同时也能增强学生对文化的认知。
四、结语
        总而言之,要改变当前高中美术鉴赏课的不良现状,教师一定要全面了解学生的审美需求,培养学生对中国画的兴趣;巧用网络媒体教学,促进学生课堂参与;充分利用中国画名作,提高教学的针对性;开展美术鉴赏实践,加强学生学习体验;从生活中挖掘鉴赏教学资源,通过不断的实践探索科学适当的教学策略,来切实有效的促进美术教学效果的全面提升。
参考文献:
[1]彭修银,刘建蓉 . 中国画美学探骊[M. 北京:北京大学出版社,2012 :105.
[2]华国春.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设计研究[J]. 课程教育研究,2019(45):235.
[3]黄永成. 高中生审美心理特征与高中美术鉴赏教学的研究[J]. 教育观察,2018
[4]吴爱群. 探究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以及学生自身审美能力的培养策略[J]. 美术教育研究,2016
[5]常理. 高中美术鉴赏教学与学生审美能力的培养研究[J]. 科教导刊—电子版(中旬),201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