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新课程理念提高九年级体育课堂教学效率的策略

发表时间:2020/9/27   来源:《中小学教育》2020年18期   作者:徐双龙
[导读] 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化,对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徐双龙
        辽宁省大连市第七十九中学,辽宁 大连 116021
        摘要:随着新课改的进一步深化,对体育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体育不仅是对九年级学生综合能力实施考核的一项重要指标,而且还是九年级学生实现德、智、体、美、劳全方面有效发展的关键。文章主要对九年级体育教学过程中教育方式的创新进行探究,以促使学生对体育学习的兴趣得以有效提高,并促使九年级体育课程实现高效开展。

关键词:新课程理念 九年级体育 有效策略   

引言:对于创新教育而言,其通常是指对学生的创新精神及能力进行培养,其核心就是在常规教学的基础上,在素质教育全面开展的过程中,对学生的创新精神、意识、能力进行培养。

1新课程理念下九年级体育教学遵循的原则
1.1优化教学内容
        应用传统教学模式的九年级体育教学逐渐出现弊端,而多元化教学模式是对传统教学模式的一种优化和创新,学校须根据学生自身实力及需求对教学内容进行不断的优化,改变体育教学中一成不变的以田径、三大球、体操为重点的教学内容。开始注重培养学生体育锻炼兴趣和对学生体育发展潜力的挖掘,锻炼学生在学习活动和竞技中形成“竞合”意识和能力。
1.2转变教师角色
        传统教学中教师往往处于高高在上的地位,采用“灌输式”教学将体育知识和理论一股脑儿地传递给学生,而忘记了学生学习的主导地位,使得学生在学习中产生排斥心理,不能很好地学习。基于此,九年级体育教师必须从以往的“绝对主体”地位观念中挣脱出来,认清教师在教学中的主导地位,全面发挥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逐渐从“主体”向“主导”转变,再由“主导”转变为“引导”,使得学生主体地位得到更好的发挥。教师从旁辅助,协调好学生与学生之间的学习交流和共同发展。
2九年级体育教学有效性的策略
2.1拓展教学内容
        教学内容的有效设计,通常能够使学生参与到体育活动中的积极性及兴趣得到有效提高。目前,大部分的体育教学内容需要与学生自身的心理需求以及认知规律保持一致,且还需要对学生在实际学习中的状态以及身体素质加强关注,以此对当下的教学内容实施相应的改革及创新,教学内容不能单纯局限于教材,通常需要与学生的具体生活状况相联系,从而对体育活动的有效开展进行保障。在开展九年级体育教学的过程中,引入瑜伽、健美操、花式篮球、花样足球等具有特色性的项目,不仅能够使学生参与到体育学习当中的兴趣得到有效提高,而且还能对体育的相关知识进行充分掌握,促进师生间的情感交流,实现体育课程教学的高效性。


        体育教师在进行教学的时候主要是以体育教材为依据,虽然体育教材上的内容是经过精心安排的,也符合九年级学生的身心发展需要,但是一方面由于九年级学生的青春叛逆性,另一方面由于现在丰富多彩的社会发展,学生对于书本中的知识并不是很感兴趣。这就要求教师要善于利用丰富的课外资源来丰富九年级体育的教学内容,开阔学生的视野,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进而提升学生的体育素养以及体育教学效果。
2.2提倡兴趣教学
        就目前我国九年级体育教学现状来看,大部分体育教师虽然开始尝试使用兴趣教学方法,但在实践教学过程中仍在使用传统教学中一些具有指令性、灌输性的指导方法,使得教师在创新意识上无法得到更大的突破,降低体育兴趣教学的作用和功能。另外,多数教师在体育教学中,通常忽略学生的心理需求,使得教学活动的设计不符合学生需求,让学生提不起学习的兴趣,影响教学质量。因此,教学活动应更加具有针对性和实效性,照搬教学案例中的活动方法会导致教学的内容无法达到预期效果。体育教师可以将传统教学课堂变成学生交流、比赛的教学活动,营造出更加轻松、愉快、活跃的学习氛围,最大限度地提升学生的学习兴趣。但是,在对学生开展兴趣教学时,还需要注重对教学规律的遵循。首先,教师需要为学生构建较为宽松的学习环境,让学生在实际学习中感受到和谐的教学氛围。其次,在实际教学时,还需要加强师生、生生之间的沟通交流,通过讨论的形式对学生的质疑能力进行培养。再次,在对学生的兴趣进行培养的过程中,需要充分尊重学生课堂中的主体地位,在对学生的身心健康、主体地位、情感交流充分尊重的前提下,促使学生具备全面的体育素养。
2.3发挥模式创新
        传统化的体育教学通常属于单向教学,这就会导致教学活动通常较为单一,且无法使学生的自主性得到有效发挥,其通常无法满足课程改革的要求。因此,教师需要对教学模式进行创新。首先,培养学生独立学习的能力。学生作为体育学习的主体,教师通常需要把教学活动当中的主动权交还给学生,把教师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学模式改变成学生作为教学主体的教学模式,教师作为引导者,对体育活动的开展加强指导,更注重探究教学的开展,从而使学生所具备的自主学习能力得到有效的提高。其次,教师可以通过小组合作方式的引入,组织学生通过自己喜欢的形式开展比赛,并对比赛的全过程实施监控,等完成比赛后,让学生对比赛进行相应的归纳总结。这种合作形式,不仅能够使学生在教学中的主体地位得到凸显,而且还能够使学生在体育学习中的效果得到有效提高。如在开展跑步锻炼时,教师首先需要确定好跑步的总距离,然后组织学生开展接力跑。而跑步接力的具体顺序则是由学生自己决定,对于具有较强跑步能力的学生而言,其需要对自身的能力进行充分的发挥;而对于跑步较慢的学生而言,则需要鼓励其积极参与锻炼,增强跑步能力。从而使每个学生的能力都得到充分的发挥,并通过这种方式,促使学生合作能力的加强,使其团队的合作意识得到有效增强。

结语:综上所述,在实施新课改时期,教育教学越来越重视创新,因此,在九年级体育教学中,须渗透创新理念。九年级体育教学的开展不仅能够对学生的意志进行锻炼,而且还能促使学生对自身的能力得到有效增强,最终促使其综合素质得到显著提升。总之,体育教师在开展实际教学时,需要根据新课改的要求,制订相应的教学方案,从而使体育教学的质量及效果得到有效提高。

参考文献
[1]宋雅芳.设汁教学方法提高初中体育教学的有效策略[J].中国新通信,2019(4):163.
[2]姚宇.初中体育课堂如何提升学生的主动参与性[J].体育世界(学术版),2018(10):15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