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七建工集团华贸有限公司成都分公司 四川成都 610015
摘要:伴随着社会经济的迅速发展,建筑行业的发展速度也在不断地加快。人们对建筑质量,尤其是房屋建造方面的安全性要求也在不断地提高,科学高效的建筑施工现场管理是保障建筑质量的前提。有鉴于此,应加大力度实现施工现场的科学管理,并不断地优化相应的管理策略。
关键词:施工现场管理;房屋建筑;优化策略;建筑工程
当今社会,经济、科技水平不断提高,人们对生活质量、居住场所质量要求不断提高,房屋建筑行业迎来发展的春天。社会上出现了大量房屋建筑相关企业,企业内的竞争压力不断增强,提升房屋建筑质量是目前建筑企业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的有效途径。高效、科学的施工现场管理制度是保障房屋建筑质量的重要手段,因此建筑单位应该重视现场施工管理工作,提升自身现场施工管理水平。
1 房屋建筑工程加强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性
现代建筑行业对施工方在专业性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尤其是房屋建筑工程,其直接关系着人民的生命财产安。房屋建筑施工的整个过程,均离不开建筑相关的专业性知识,也就是说,工程施工过程中的管理的完善程度及质量将会直接决定房屋建筑质量。作为工程施工管理中的主要组成部分之一的现场管理,其担任着直接监督房屋建筑整体质量的职责。施工现场管理水平越完善,房屋建筑质量的保障程度越高,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越稳定。房屋建筑工程施工现场管理工作即是建筑行业相应法律法规的贯彻落实的推动力,又是施工单位提升自身技术水平、核心竞争力的有效措施[1]。基于此,房屋建筑工程相关施工单位应提高自身对建筑工程现场施工管理工作的重视程度,相关施工人员必须重视专业知识的积累和学习,从而达到提升单位整体施工管理水平的目的,既提高对建筑工程的保障程度又提高了建筑质量。
2 房屋建筑施工现场管理优化策略
2.1 做好施工现场的设备管理及材料质量的保障工作
施工现场建筑材料的管理是施工现场管理的重要环节之一,建筑材料的管理越周全,房屋的使用质量和房屋建筑整体施工质量越有保障。这就要求着施工单位必须提高自身对施工现场设备管理以及材料保障两项工作的重视程度[2]。鉴于此,施工单位应从以下几个方面做好这两项工作。首先,确保施工材料的质量和数量,房屋施工材料的质量应当以满足施工方案相应规定为基础条件,挑选质量有保障的施工材料。除此之外,在施工前,需首先按照施工计划大致确定相应施工材料的数量,并准备在其数量之上的施工材料,以此避免材料不足导致施工展开出现问题[3]。其次现场施工时,选择管理施工材料、设备的管理人员必须具备一定程度的专业知识,在材料抵达施工现场时,应指定专职人员对进入的建筑材料进行仔细的检验,当确保材料合格后,方才用于建筑施工。此举不仅能保障施工材料的质量,也方便施工人员对建筑材料的使用。与此同时,专职的设备管理人员是施工设备的高效合理使用的前提,不专业的设备管理人员使用设备时,极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4]。在建筑工程中,使用过期或不合格的建筑材料也极易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施工单位必须及时淘汰不合格材料,避免工人误用,减少建筑工程存在的安全隐患。
2.2 注重提升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
施工人员是整个施工过程的基础,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决定着房屋建筑工程的整体质量。施工人员专业素养越高,对施工单位越有利。施工单位可以通过举办定期的施工技术专题培训会,提高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也可以通过邀请国内外建筑施工相关领域的专家,举行含金量很高的专题讲座或者座谈会,从而培养施工人员的专业素养。
上述两种交流会的举办将提供施工人员学习交流的平台,施工相关经验和技术的交流,必将提高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并激发相关人员的学习工作兴趣,自主提升自身技能,进而提高房屋建筑工程的整体施工质量以及整个建筑工程的安全性。
2.3 建立并完善施工现场管理相关制度
施工现场管理制度的完善直接影响施工安全和施工整体质量。整个建筑施工过程并非单一化的内容,其中包含的内容种类复杂多样、涉及到大量的专业知识,因此施工单位必须具备完善的现场施工管理制度。考虑现场施工的实际情况,制定出现场施工的大致管理制度,并依据施工进度以及施工具体方案不断完善此管理制度。建筑施工现场管理相关制度的建立及完善不仅有利于现场施工人员间的互相监督管理,也能给予施工现场更为有效的安全监督和评价,提高施工现场的安全性能。制度效用的发挥离不开健康的体系,为了落实该建筑施工现场管理制度,必须建立相应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并不断完善该管理体系,为施工现场的安全提供有力的保障。完善的施工质量管理体系,能够实时监督并预防施工过程中出现不符合标准及质量要求的施工问题,能够及时纠正该错误,达到保质保量完成房屋建筑施工的目标。
2.4 加强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所有建筑工程在施工时,均伴随着气焊、气割、电焊等多种明火施工作业,因此需注意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尤其是房屋建筑工程在进行施工时,还需进行房屋内外装修,排水、通风、取暖等安排,这些操作均属于明火操作。而明火是引起火灾的常见诱因,明火操作往往伴随灼热的熔珠、火花的大量散落,极易引燃燃点较低的物体,进而引发火灾。在建筑施工过程中,电力资源的消耗很大,施工现场的电力路线较为杂乱,系统设备随着施工进程不断转移位置,这些事件将会增大施工现场出现电气火灾事故的概率。同时施工现场中存放的一些可燃材料,如边角料、外包包装、泡沫板等,一旦接触明火,极易引发大型火灾。基于此,施工单位在进行现场施工时,必须对现场进行有效风险评估,重视施工现场消防安全管理工作。
2.5 加强施工现场的监理
施工现场监理是实现施工现场管理的有效措施及重要内容。房屋建筑施工的核心施工内容是房屋主体施工,检查建筑施工存在问题时,应着重检查建筑主体施工;楼板裂隙是主体施工中最经常出现的问题,监理人员应对其进行重点排查;避免楼板出现漏筋和蜂窝问题;排除超负荷堆载对楼板造成的安全隐患;把控拆模时间,避免过早拆模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
3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各建筑相关企业可以通过提高建筑房屋质量的方式提高自身核心竞争力。而科学高效的施工现场管理工作是确保建筑房屋高质量的有力措施。施工企业应重视施工现场材料和设备的管理工作、有意识的提升技术人员的专业素养,并且通过建立完善的现场施工管理制度及相应的管理体系、落实施工现场的消防安全管理工作,设立相应的现场监理职位等途径来提升施工的效率和质量,进而保障房屋建筑的质量。
参考文献:
[1]李丽.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策略探讨[J].工程技术:全文版,2017(1):00076-00076.
[2]陈晖辉.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策略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8,000(008):121-122.
[3]张鸿宝.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策略探讨[J].低碳世界,2018,000(006):196-197.
[4]赵素平.建筑工程土建施工现场管理的优化策略探讨[J].建筑工程技术与设计,2017,000(014):1785-17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