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 李斌斌

发表时间:2020/9/2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5期   作者:李斌斌
[导读] 摘要: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建筑行业在经济带动下快速发展,各种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材料被不断应用到建筑行业,极大地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
        新疆环宇建设工程(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新疆库尔勒市  841000
        摘要:在改革开放的新时期,建筑行业在经济带动下快速发展,各种先进的施工技术和施工材料被不断应用到建筑行业,极大地提高建筑工程的施工质量和施工效率。但是工程管理和质量管理设计到很多方面,设计到人员、技术、设备等各种要素的管理,在管理过程中需要考虑到各种因素的影响。本文在此基础上就建筑工程管理以及施工质量控制的相关问题做了一些探索,从而更好地促进我国建筑企业在新时期的发展。
        关键词:建筑工程管理;施工质量控制;有效策略
        引言
        近些年我国的建筑行业队伍在不断地被扩大,市场竞争也越来越激烈,品质保证是获得市场份额的最有效手段,而品质保证离不开良好的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促成良好的工程管理和施工质量的因素又有很多,本文通过细致分析工程管理和具体施工中出现的的问题,分析其原因,并给出有效的解决措施。
        1建筑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1.1施工技术方面
        我国政府一直非常重视建筑行业的发展,并出台了相关政策来帮助扶持建筑企业的发展,也一直在鼓励建筑企业从日常的施工过程中做起,结合企业自身的施工情况来对作业模式以及施工管理模式进行创新,以此帮助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的效率和质量。但是从当前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情况来看,很多建筑企业并没有积极响应政府的号召,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仍然采取以往单一的作业模式,并且在建筑工程施工管理方面还存在很多的不足,施工人员的整体素质也不是很好,工程施工缺乏专业的技术指导,没有足够数量的先进设备作为支撑,工程施工质量难以保证。
        1.2施工现场的管理力度不足
        建筑工程的施工建设过程是十分复杂的,建设的过程中由许多分项目组成,每一部分都是整体建设工程的重要影响因素之一。所以,现场的施工建设项目管理工作是必不可少的。在实际工作中,因为缺乏对于现场施工管理的重视,并且各个部门的施工人员之间缺乏相应的沟通和交流工作,也就使得许多出现的质量问题和安全问题等不能及时的发现和协调解决,失去了最佳的处理机会,无法对于施工现场等进行整体的控制,进而导致了施工质量、进度、成本等都受到了相应的影响。就施工计划和进度而言,因为施工现场管理人员没有对于各部分工作和施工工序的先后进行妥善的处理与科学的分析,就容易导致了施工现场的窝工现象和各个工序之间衔接不及时的现象,给整体工程质量的提升带来了负面影响,增大了项目建设的成本。
        1.3质量监督体系不完善
        为保证建筑工程施工工序和各项施工技术能够切实落到实处,应当加强质量监督管理,建立有效的质量监督体系,从而不断提升建筑工程质量。当前,很多建筑单位高度重视经济效益,而缺乏对质量监督管理体系的重视,导致没有有效地管控建筑工程质量,造成很多工程施工中会发生偷工减料、滥竽充数的问题。有的单位虽然构建了质量监督管理体系,但是在具体实施时没有真正将管理制度落实,只是流于形式,没有规范化执行施工工艺流程,所以难以有效控制工程施工质量。此外,有的施工单位过于重视工程经济效益,而没有高度重视成本管理、质量管理等其他方面工作内容,不但影响了某个建筑工程项目,还对建筑工程未来的发展产生了不利影响。
        2加强建筑工程管理模式创新的几点建议
        2.1加强施工现场的施工现场管理
        施工现场管理是保障建筑工程土建项目施工质量的重要因素。现场质量管理涉及到设备管理、材料管理、人员管理以及施工技术管理等,这就对施工管理人员的管理能力提出了新的要求。

需要管理人员需要根据实际项目的需要来合理安排施工人员和施工设备,从而更好地开展施工作用。在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各个方面地管理和约束,从而使得施工人员更好地提高安全意识,在施工过程中能够严格按照相关行为规范进行施工,从而保障施工安全和施工质量。为了更好加强企业质量管理工作开展,企业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来加强企业的施工现场的施工现场管理。第一,企业管理层面要把质量管理工作作为日常工作的一部分,加强对质量的宣传和培训力度,将质量管理培训作为常态化工作,总结常见的质量隐患和不规划的施工行为,以真实可靠的事故来提高质量施工意识,让员工重视质量管理重要性。第二,根据企业实际发展情况,设立合理的质量管理结构,对于各个职能部门的责任明确,重点强调各个责任人的责任和使命,加强对交叉项目和环节的管理,明确相关责任人。
        2.2建立并完善监督管理机制
        中国有句古语叫做“无规矩不成方圆”,若要有“规矩”就必须先建立生产规矩的管理机制,完善的管理机制才能使责任与义务明确化,才能使管理人员在执行时有本可依,使建筑商在施工中有本可奏。完善管理机制要求端正施工方、监督方的思想态度,建筑商要进行规范化、科学化、合理化的施工,使建筑商明确质量和责任是第一要务;与此同时监督方也要明确自己的责任与义务,在监督过程中必须按照法律法规的标准执行,做到公平公正,从进料到施工,直到最后竣工一直如此。
        2.3积极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这句话放在建筑工程领域再合适不过了。尤其在建筑行业飞速发展的今天,先进的技术不仅能够提高施工效率和准确性,还能实现更加多元化的建筑需求。比如,当今发展势头良好的智能建筑,就需要先进的设计理念支持,同时辅以先进的生产技术,以形成完善的智能建筑施工体系。企业可以定期为员工开展先进技术学习大会,通过聘请国际具备先进技术和经验的工程师进行授课,提高员工对国际先进水平的认知,并认清自身水平和国际领先水平的差距。企业还要积极引进先进的施工技术,并通过先进设备的装配,提高施工团队的技术水平和施工效率,进而提高工程的整体质量。
        2.4完善对现场施工人员的管理制度
        对于建筑工程的有序施工和管理工作而言,有组织和高技术的施工团队是必不可少的,现场工作人员的自身专业能力和建设项目的整体工作效果有着密不可分的联系。因此,在建筑工程项目实施的过程中,需要在前期进行施工人员对于图纸的深入学习工作,做好施工组织的建设与设计工作,从而提升整体工作的有序性。除此之外,还需要在各个部门之间做好积极的沟通和协调工作,因为建设项目的复杂程度高、规模大等,并且还存在着一部分隐秘工程,就需要在现场管理制度和实际工作过程中,增强工作的专业化程度,从而使得各个部分有序、且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建设任务。
        结语
        总之,建筑企业要想在日渐激烈的市场竞争中占有一席之地,实现企业的稳定发展,就必须重视对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的监管,切实做好施工质量控制工作。与此同时,建筑企业也应当采取有效的措施来解决当前工程施工管理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结合时代发展的特点以及企业自身的发展目标来对工程施工管理的方式进行创新,全面提升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水平,只有这样才有可能真正地实现企业可持续、稳定发展的目标。
        参考文献
        [1]喻国伟.提高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有效策略研究[J].工程技术研究,2019,4(22):171-172.
        [2]甘延怀.基于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及质量控制探讨[J].中国设备工程, 2020(8):207-208.
        [3]董方雨.建筑工程管理意义及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措施[J].住宅与房地产,2020(9):138.
        [4]杨波.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策略[J].绿色环保建材,2020 (4):197+199.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