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身份证号码:13018319870810XXXX 2.身份证号码:13022119890309XXXX 3.身份证号码:13042619840925XXXX 4.身份证号码:13012519920527XXXX
摘要:由于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BIM技术和绿色建筑在我国建筑行业应运而生。给排水工程为民生工程之一,其设计、施工、运维直接影响人们用水的安全性、合理性和经济性,将BIM和绿色建筑理念应用其中,可以有效提高该系统的功能性。
关键词:BIM技术;建筑;给排水;应用
引言
伴随现阶段我国社会经济的不断进步,大家的生活质量也在不断提高,对于建筑工程项目的要求也是随之提升,这主要体现在建筑工程项目之中的子系统之上,例如建筑给排水系统就展现了比较复杂的施工过程,对于设计布置也是提出了新的需求。想要促使建筑给排水系统在日后能够有优良的运转,就一定要保证各个管道的施工过程是比较科学合理的,凭借BIM技术展开对建筑给排水管道工程的有效把控也变得尤为重要,BIM技术是现阶段给排水工程施工之中比较优良的一种技术,应当受到大家的注重,它拥有比较好的研究价值。
1概述
BIM技术又被称为建筑信息模型,英文全名为BuildingInformationModeling。从名字本身就可看出,这一技术与建筑工程紧密相连,根植于建筑领域并不断发展。BIM技术一般指在建筑工程中以有关数据的收集整理分析结果为基础,针对数据的有效组合建构3D动态模型的技术。这一技术应用于建筑给排水工程开始之前,应用目的为节约成本,便利过程,提高效率。BIM技术实现了在可视化前提下模拟施工过程,对于施工中存在的数据或实际操作上的问题做到有效模拟与针对解决。BIM技术可以将工作流程系统化,有效地提高了建筑部门整体的工作效率。在具体的给排水施工过程中也可以运用,以优化施工流程,这一技术对于建筑给排水工程的正常开展意义重大。
2绿色建筑给排水管道工程之中BIM技术使用优点
2.1模拟性
对给排水管道工程之中BIM技术的使用,它还能够呈现比较好的模拟施工价值,从而在施工之前,针对方案进行模拟施工,能够更好的剖析施工之中存在的情况,促使设计方案能够更好的与建筑工程具体情况相结合,此外与建筑工程的各种参数相结合不断优化设计方案,促使给排水管道工程的施工质量得到提升。这种模拟特点不单单能够帮助工程施工质量的控制,还能够在成本管理上以及进度控制上得到充分体现。
2.2可视化
由于现阶段建筑给排水管道工程施工的复杂程度越来越高,覆盖的管道线路也是不断增加,同时还存在明显的相互交叉情况,这样就极有可能给建筑给排水管道工程的设计带来很严重的干扰,容易产生大量矛盾缺点。BIM技术的使用能够呈现出比较好的可视化作用,能够做到对各个建筑给排水管道设计需要的满足,此外凭借三维可视化模型的手段进行呈现,促使设计工作人员以及施工工作人员能够更加直接的掌握构建给排水管道工程的方方面面。
2.3协调性
在构建给排水管道工程的具体施工过程中,所覆盖的内容也是比较多样的,促使施工对于协调性的需求也随之提升,需要围绕方方面面进行具体剖析。在过去的给排水管道施工过程中,极其容易出现不兼容的现象,这不单单是其自身存在许多问题,还会与土建工程或者其他管道线路产生矛盾,这就加大了设计工作的复杂性,需要做到对于设计方式的改革,BIM技术的使用能够更加好的提升设计的协调性,能够做到对工程内容的信息化输入以及有分析,提升设计价值。
3BIM技术在绿色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
3.1设计阶段
给排水系统所处位置和环境特点,决定了该项工程的设计难度相对较大,传统的设计图纸和方法无法有效显示管道层次性,而应用BIM技术的可视化特点可以有效解决管线错综复杂、管道叠加的问题。三维直观的管道能够全面系统地将给排水管道的真实情况反映出来,提供碰撞检测功能,解决设计中碰撞冲突,使设计方案更加合理。设计时考虑新型的供水方式(叠压供水、变频调速供水),可以最大限度地利用市政管网中的压力和对水泵运行作出调整,从而节省能源。
BIM模式下所有的专业信息都能够体现出来,能够随时保证各专业信息在传递过程中的准确与全面,便于各个专业设计人员之间的协同和对设计需求的理解和掌控,保证设计方案的科学性和合理性。
BIM模型包含的信息资源丰富,提供实时、准确的材料报表及清单,技术人员可以根据材料清单对前期方案的成本估算做出详细报价。方便设计中引入新型给水系统的管材和设备,快速准确的计算成本,经过不同管材和设备的方案比选,实现绿色建筑节能和提高水资源的综合利用率的目的。
3.2模拟给排水过程
给水排水工程包含从水厂到污水处,从供水到排放等一系列的工程,其中管道的铺设又是连缀各个过程的关键纽带。从工程本身开展到相关管道铺设都是需要静心设计的大工程。在实际施工中每一环节都不能出现任何问题,否则对于工程整体都会产生很大的负面作用。这就对施工前的模拟提出了很高的要求。BIM技术实现三维模型的建构,其对于相关工程的模拟会在很大程度上指导实际施工的过程,一方面模拟又可以避免施工的一些问题,提高施工效率,减少不必要的损耗。
3.3管线碰撞检测中BIM技术的使用
为了提升给排水管道工程的可行性,保证之后的施工能够更加有效的开展,还需要对所有管道进行碰撞检测剖析,了解各个管道之间是否出现冲突情况。在给排水管道工程三维模型构建结束之后,就可以凭借软件的自动化碰撞检测功能进行剖析,全面检测系统的运转是否达到需求,对于存在问题的区域进行标注,此外,这样能够更好的采用有效方式解决问题,保证给排水管道工程的协调性得到提升。大多情况下,管线碰撞检测结束之后都会自动生成报告,同时对于出现问题的区域进行标准,这样设计人员就能够根据报告进行健全和微调。对应的管线健全可以直接在三维信息模板进行,比过去的二维设计模型更加快捷。
3.4前期准备过程中BIM技术的使用
关于构建给排水管道工程项目的具体施工,前期准备环节是尤为重要的,需要着重对基本需要以及各个对应因素进行细致化剖析探究,为接下来的给排水管道工程的施工带来有效的参考依据。在前期准备环节之中,BIM技术的使用可以比较好的凭借各类信息参数开展有效剖析,建立比较好的管道以及给排水系统运转需要的关联,保证BIM技术中形成的三维信息模型更加有效。所以,BIM技术在建筑给排水管道工程之中的使用,先要增强对于初始模型的合理构建,增强对于各类信息参数的使用强度,保证它能够在满足整个建筑给排水系统运转需要的基础之上,构建出健全的管道系统,有效提升它的匹配性以及适合程度,降低过去管道施工之中产生隐患以及问题的几率。
结语
BIM技术应用于给排水工程的全生命周期,具体从设计、施工、运维等得以体现,设计阶段基于BIM技术可视化的特点,可以保证整个给排水方案的科学性,增强整个设计人员对整个设计需求的理解和掌握;施工阶段基于BIM技术的协调性和模拟性,能够保证对每个复杂区域的精准定位及决策支持,保障给排水系统的施工质量和效率;运维阶段基于BIM技术信息共享的特点,能够保证各部门之间无障碍交流,提升管理工作的效率。
参考文献:
[1]常思远.BIM技术在建筑给排水工程中的应用[J].中国建设信息化,2019(11):64-65.
[2]何志发.浅谈BIM技术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居业,2019(04):62+64.
[3]张庆玲,闫伟.BIM技术在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应用分析[J].居舍,2018(22):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