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东省枣庄市交通运输综合执法支队 山东枣庄 277000
摘要:随着信息化技术的发展,数字化时代已经到来,信息技术在交通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可以实现施工项目的高效管理,为施工提供准确的依据,优化施工流程,提高施工效率,减少错误率,排除安全隐患,进而提升我国交通工程安全管理的水平。
关键词:交通工程;信息化管理;安全管理;具体应用
引言
近年来,随着我国经济的不断发展,人民生活质量有了质的飞跃,温饱问题已经不再是困扰人们的难题,而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当人类最基础的温饱问题得到解决后,他们就会对生活质量提出更高的要求,例如出行的便利性。这种需求对我国交通工程提出了更高的要求,相关部门与企业必须重视交通工程的安全管理,提升工程质量,而想要达成此目的,就需要与时俱进,在交通工程安全管理中引入信息化技术,提升信息获取和传递效率。
1.信息化管理在交通工程安全管理中存在的问题
1.1安全意识薄弱
我国建筑行业发展迅速,但从业人员素质良莠不齐,很多都是基层农民工,缺乏较高的知识水平与安全意识,对于安全管理工作不重视,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忽略安全细节,例如未能保管好施工材料,将其随意堆积,导致许多建筑工地的材料出现大面积受潮、氧化、失效、断裂等问题。而在施工过程中,施工人员对技术要求不够重视,在许多方面出现了误差,例如堆砌外墙时出现大小不一的砖缝、个别砖块有凸出和凹陷的情况等。这些看似微小的裂缝与误差,往往会在某个契机下成为引发安全事故的罪魁祸首。
1.2施工人员缺乏专业水平
我国从事建筑行业的大多是基层人员,文化水平与专业素质不高,也没有得到过系统专业的培训,认为搞建筑工程就是卖体力,安全事故只是个例,绝不会发生在自己身上,他们对于交通工程的安全管理工作知之甚少,即使管理者想要贯彻落实安全管理措施,也是有心无力,得不到积极响应与配合。这种思想在某些具有一定工龄的建筑工人当中也存在,他们过分依仗自己多年工作所积累的经验,故步自封,不愿接受新的方法和观念,也不愿意采取完善的安全措施,例如佩戴安全帽、使用规范的安全绳等。
1.3监管不到位,管理职责不明确
交通工程的工程量巨大且常常是区域性工程,很难由某一个企业单独完成全部的工作,因此在现实施工过程中往往会交由多个施工组共同完成。当参与工程的人数增多时,就容易出现责任交叉、互相推诿等问题,这种现象在建筑工地十分普遍。由于管理部门未能明确每一个施工环节的责任主体,未能将责任分配到人,因此在事故发生后常常找不到应当负责的人;此外,由于监管不严,某些企业为牟取经济利益而偷工减料,给工程项目埋下安全隐患,这些隐患在突发的极端天气时,就容易引发重大安全事故,例如由狂风和暴雨导致的建筑物倒塌等。
2.信息化管理在交通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应用
2.1在数据采集方面的应用
在数据收集过程中,已建立的收集系统主要收集和整理整个项目中具有相关价值的数据,处理相关数据,然后将其传输给所有者以备将来使用。这些数据主要包括整个项目的质量,相关的安全数据,进度数据,财务数据以及各种类型的文档,视频和图像中的相关数据。根据此数据的提供,所有者将创建有关施工范围和基本施工条件的相关信息,为将来的施工和施工创造有利条件,同时对于将来的施工也很有价值。较高的效率可以创建基准信息并改善整体结构。
2.2在施工图纸方面的应用
在交通工程施工期间,需要施工图纸在其中作为指导性作用,这主要在于通过施工图纸能够将工程主体结构以及细节方面体现出来。
以往使用比较普遍的施工图纸为手绘平面图,但随着当前时代信息技术大力发展,运用BIM技术进行施工图纸绘制也逐渐应用于交通工程中,通过该技术可将工程模拟成一种三维立体形式的施工图,能够将工程基础构造形态以及细节之处以及结构与结构之间存在的关系体现出来,同时能够将各结构需要用到的材料标注其中,通过以上帮助相关设计者从中找到交通工程施工中存在的不足之处,特别是对于查找其中是否存在安全隐患方面的问题有很好的应用意义,以便于相关设计者及时针对交通工程中存在的不足之处进行整改,从而调整工程施工计划,以上对于提升整个交通工程安全管理成效有积极性应用意义。
2.3在施工管理方面的应用
2.3.1借助多媒体技术模拟安全事故
就当前交通领域工作人员实际来讲,很多都没有应对安全事故的实战经验,而企业也很少为其提供进行安全事故模拟的机会,以上也就使得即使员工具备理论方面的知识,但若遇到实际安全问题时就不知道应该如何解决问题,基于以上,施工企业可借助多媒体技术来进行安全事故模拟,以此来培养企业员工在面对安全事故时的应对能力例如,在进行实战培训过程中借助投影仪、扩音器等多媒体设备,对火灾事故现场进行模拟,然后组织员工就模拟情景开展灭火处理和人员疏散,通过这种方式来引导员工明确发生火灾事故时逃生要点,同时也懂得各种类型的灭火器及其使用方式等相关急救措施。
2.3.2构建企业信息化学习系统
从企业员工的角度来讲,其最关心的问题就是薪资,所以要想真正促使他们重视安全问题,并将安全问题融入自身工作中,企业可将这部分内容与薪资相联系。例如企业可根据自身实际构建相应的安全知识软件,要求企业中所有员工进入软件中学习安全方面的知识,同时通过定期或不定期的方式进行网上考察或测试等,将测试结果记录在信息系统中,并与员工信息档案挂钩,年度总结工作中可对此进行相应的奖励惩罚,也可直接将这部分内容作为员工薪资构成的其中一项标准。
2.3.3提升工程消防安全培训水平
就当前我国很多施工企业实际来讲,没有专门针对消防安全对员工进行培训教育,因此也就没有给予员工实际操作的机会;还有些企业进行安全培训也只是走个形式,不注重安全考核教育。主要有以下两点原因:其一,企业中领导以及员工不够重视安全生产问题;其二,以往传统式教育培训非常枯燥无聊,讲师多是借助课件进行讲解,无法吸引员工对培训学习的兴致,基于以上,要想切实培养企业员工对消防安全方面的高度重视,应积极引入当前比较先进的科学技术,开展信息化培训,例如投影仪、远程教育等都可以为企业员工展示发生安全事故的危害性,介绍已经发生过的案例引导员工,也可以通过聘请消防工作者,或经历或火灾事故的人士现身企业进行讲解,通过以上来提升企业员工的安全意识以及应对事故的解决能力。
2.3.4信息共享
就交通工程本身具有的施工特殊性质而言,应该安排相关巡检工作人员对工程施工安全隐患和管理漏洞进行检查,通过借助信息化管理系统,实现联络与情报的信息共享,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工程施工中巡检工作成效,同时也能够在最快时间内相应上级提出的指挥机制,切实落实工作目标,能够在最快时间解决突发事件。
结束语
综上所述,随着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人们生活水平也因此有了很大的提升,这也就对其他方面提出更高的要求,特别是对交通出行方面的要求更为严格。当前城市交通问题变得越来越严重,因此,交通工程以及相关部门给予工程安全管理方面一定的重视,将信息化技术引入其中,能够在很大程度上提升企业管理工作成效。
参考文献
[1]姜兆国.企业财务信息化管理问题及对策分析[J].中国市场,2019(21): 187-188.
[2]屈章阳,王淼,钟院新.信息化技术在建筑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应用[J].建筑与装饰,2019(1):173-173.
[3]付会光.构建交通工程施工安全管理体系[J].中国公路,2018(07):119- 120.
[4]崔永丰.信息化管理在交通工程安全管理中的应用对策分析[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6(19):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