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徽四建控股集团有限公司 安徽合肥 230000
摘要:随着科学技术和市场经济的迅猛发展,我国电气工程技术在社会生产与生活中运用也越来越广泛,电气自动化为城市发展以及与市民的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便利,电气自动化能够自动完成对电气工程系统的全方位实时监控,减少了人工监控的失误和遗漏,大大地提高了电气工程的安全性、可靠性及高效性,保障了电气系统平稳高效地运行。
关键词:电气自动化;电气工程;融合运用
1 引言
本文简要地概括了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原理和电气自动化实施的基本条件,阐述了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运用,同时介绍了一种新的电气自动化设计方案,以及今后该产业的发展方向和展望。电气自动化技术体现了现代科学技术和社会经济的极大进步,在电气工程的发展中具有很大的推动作用。电气自动化技术在我国当前电器行业发展中起着中流砥柱的作用,是其中一项非常重要的现代化技术,其在电气工程中的融合应用不仅可以使得电气工程的操作变得更加高效和及时,大幅度提高电气工程的质量和效率,为电气工程的发展提供强有力的技术支持,还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推动生产,创造诸多社会价值。
2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融合应用的设计理念
2.1 电气自动化的设计理念
电气自动化技术具有很强的综合性,很多领域中都有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例如:电子信息技术和通信技术等相关领域。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可以对电气工程系统的运行进行实时性的监控和管理,对相关数据进行科学的分析,及时发现和处理问题,在保证电气工程系统的正常运行中变现处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使用价值。结合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融合技术应用的设计要求和理念分析,主要有以下几点:一是集中化的理念。在电气工程系统运行的时候,用相同的处理器机型集中统一处理,这种操作增加了处理器的工作负荷,同时,随着电气设备需要监控的对象的增多,电缆的使用量也就会相应的增多,从而导致生产成本增加,这不仅影响了电力系统的运行,还增大了系统发生故障的可能.因此,应用集中化设计理念可以有效地改善电气工程系统的性能。二是现场总线理念。这种理念的应用可以充分协调各个部分的功能作用,同时还可以进行远程技术操作,具有一定的技术优势。三是远程化设计理念。应用这种理念可以有效减少电缆的使用,在降低生产成本的同时,又能提高电力系统的稳定性。
2.2 集中化设计理念
电气工程中系统的大部分功能是通过使用相同的处理器进行集中处理来实现的,然而这样一来,处理器的工作负荷就增加了不少,这也导致处理器的效率有一定的降低。在电子监控这一块,电子监控对象的增多就会导致设备的主机的负担增多,所以,在这种情况下,要维持设备的正常运转,就需要大量投入电缆,增加生产的成本,不仅不利于生产的经济效益,还会影响到电气工程系统的稳定性和可靠性。所以,在电气工程中电气自动化技术的应用时要考虑这些因素,融合集中化处理的理念。
3 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融合运用
3.1管理运用。电气工程管理最重要的编程的调试,对技术上具有很高的要求,在电气工程管理中,自动化能够有效的进行数据的检测、采集和整理,可以通过对设备的强力监控,能够有效降低电气设备的维护成本,能够提高电气工程的精准性,保障电气设备的安全和质量水平,而传统的电气管理中安全事故的发生,严重影响到整个系统的可靠性和安全性,电气自动化则可以有效避免。
3.2电网调度实现自动化。
电网调度自动化指的是在调度过程中形成的一种由计算机网络、电网调度服务器以及电网调度工作站等设备组成的一种自动化系统,如果电气自动化在电力工程中进行应用,不仅可以对电力系统的运行情况进行实时的评估,还能够对各种数据信息以及运行经验进行分析,对电力负荷情况进行评估,从而确定是否要对电网系统进行调整,以满足用户的用电需求。电气自动化与电气工程的融合,就是实现经济调度以及发电控制自动化的过程,这种融合需要具有专业化的设备、知识以及人才储备,因此要对各种人才进行相应的培训,并且要合乎相应的规定之后才能够进行相应的融合。
3.3集中式监控技术融合运用。集中式监控技术在电气工程中得到广泛使用的原因在于该系统具有设计比较容易、操作比较简单且日常维护方便都比较容易等特点。在电气工程中能够更加容易的满足工程的需要,不需要投入太多其他设备,大幅度减少成本支出。集中式就是在一个系统中对全部项目运行进行处理。由于之间的单独散乱的监控需要用到多个处理器,需要的电缆数量也比较多,这就造成成本投资的增加,加上多种电缆搅合在一起,会造成系统引入安全性和可靠性低现象。同时,电气工程中的断路器以及隔离刀闸均在使用硬接线,而这种硬接线由于其质地比较硬在连接时其紧密度比较弱,因此,常出现连接点连接失灵的问题,直接影响整个电气工程的所有设备在一段时间内无法运行,短时间的暂停运行直接造成整体的极大损失。因此,通过选择集中式监控技术,实行统一监控,不但使电气工程处于一种有序运行的模式,还减少工程的投入。
3.4现场总线监控技术融合运用。现场总线监控技术是当前电气工程使用最为广泛且有效性最高的一项技术。它的主要工作原理是根据电气工程实际的不同间隔采取相对应的措施,其监控具有较好的针对性。现场总线监控技术能够适量的减少隔离设备以及端子柜等的使用,能够减少电气工程的大量设备成本投入。加上这种技术拥有远程监控技术的特点,所有电气工程设备均是采取现场安装,选择最直接最省电缆的方式,并且是以通讯方式来连接监控设备完成全部监控过程,这种模式能够大量节约成本资金,增加电气工程的效益。同时,由于设备之间主要是通过通讯网络信号设备相互连接,其独立性和灵活性相对比较强,一个设备出现故障不会波及全部设备,提整个电气工程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3.5电气自动化与继电保护装置的融合。继电保护装置的主要作用是当电气系统发生故障时,可以第一时间传出警示的信号,并且对线路进行切断的一种装置。传统的继电保护装置容易发生拒动以及误动的现象,可以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实时监测,从而有效的控制电气系统中的各种设备的正常运行。与此同时,还能够对继电保护装置进行远程控制,即使继电保护装置是长时间的带电工作,也可以进行有效的控制。加强电气自动化与继电保护装置之间的融合运用,可以使得继电保护装置在第一时间内做出连续的反映,比如当电气设备或者线路出现过载或者短路的现象,继电保护装置可以立即将与之相连的线路进行切断,通过报告一些危险的信号,对故障进行报告。
结束语
设计人员需要考虑到具体的现场使用因素,不断改进传统的电气设备系统的弊端,针对自动化和网络化,不断完善电气自动化的设计,增强系统设计的严密性和逻辑性,同时,电气工程师需要进一步研究和探索电气装置运行的规律,提高电气工程系统的实用性和效率,不断完善电气自动化装置,促进生产效率的改善。当前的社会经济与科技的发展也表明了电气自动化具有很大的发展空间,特别是一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电气自动化的推动,随着电气自动化技术的不断深化与发展,电气自动化的运用将会更加的广泛。
参考文献:
[1]马学娟.探讨电气的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融合运用[J].民营科技,2012,(9):13.
[2]张莹.探讨电气的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融合运用[J].地球,2014,(2):318-318.
[3]赵红涛.试论电气的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融合运用[J].科技创业家,2012,(12):266.
[4]楚力.电气自动化在电气工程中的应用分析[J].电力建设,2012.
[5]邸海荣.电气工程管理的事项及方法[J].魅力中国,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