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关于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

发表时间:2020/9/2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5期   作者:刘志威
[导读] 摘要:现如今,为提高建筑效率和提升建筑质量,混凝土的应用范围变得越来越广。
        身份证号码:44160219880801XXXX
        摘要:现如今,为提高建筑效率和提升建筑质量,混凝土的应用范围变得越来越广。所以我们必须要对混凝土浇筑的特点进行更加详细具体深入的了解,结合施工实际情况,对各个环节进行严格把控,让混凝土浇筑的整个过程达到应有标准,起到推动和促进工程项目顺利实施的最终目的。基于此,以下对关于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应用进行了探讨,以供参考。
        关键词: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实际应用
        引言
        近年来,随着建筑行业的蓬勃发展,人们对房建工程中的房屋质量问题有了更多的关注,这就要求施工人员在进行房建建筑工程时,要重视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混凝土浇筑即混凝土浇筑,是当代房屋建筑中最主要的浇筑形式,只有确保混凝土浇筑不出现任何问题,才能保证房屋建筑的安全性,因此,相关施工人员要本着认真负责的态度,按照浇筑规范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
        1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特点
        混凝土浇筑工作具有较强的技术性、复杂性以及繁琐性,由于混凝土需要多种材料基于一定的配制比进行充分融合才能形成,因此,施工人员在开展混凝土浇筑作业过程中,需要严格遵照相关的作业规程以及技术规范性文件,只有这样,才能确保混凝土浇筑质量满足建筑工程项目的设计要求及使用年限要求。如果施工人员在实际浇筑过程中,没有严格规范自身的操作规程以及技术规则,极易导致混凝土浇筑后出现裂缝,不仅影响建筑美观,还会破坏建筑结构的稳定性,诱发安全事故。混凝土浇筑技术含有分段分层技术、分层技术等,不同技术的特点以及适用范围也不同。
        2混凝土浇筑技术在建筑工程中应用现状
        就概念而言,混凝土浇筑,顾名思义就是将混凝土浇筑入模直至其塑化的整个过程。混凝土浇筑在我国建筑业的应用极为广泛,也被建筑工程队俗称为“打混凝土”。混凝土浇筑的广泛应用毫无疑问将对建筑工程起到有效推动作用,可以保证施工质量并且提高施工效率。随着建筑行业的飞速发展,国家对混凝体浇筑技术极为关注,但就实际情况而言,混凝土在实际应用过程中受到的种种局限性仍旧很大。诸如建筑工地的场地条件、结构位置、结构形状、运输距离以及湿度、温度等气候因素都能影响到混凝土浇筑的施工。所以,建筑工程施工队必须采取具体情况具体分析的总体策略,根据施工场地的实际条件选择最佳措施,最大程度上降低或者避免混凝土从制作、成型到硬化过程中受到各种外部不利条件的破坏和干扰。此外,在进行混凝土浇筑过程中为了确保安全,混凝土的自由高度不宜超过2m,若超过2m必须要及时的采取相应措施调整改进。实事求是的讲,根据目前建筑行业的整体发展情况来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仍旧存在着很多的问题,所以,我们有必要重点对混凝土浇筑工程中一些细节和问题进行分析,并且提出行之有效的改进策略。
        3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的具体应用
        3.1混凝土原材料的把控
        (1)水泥的选择;对于每批水泥,应有制造商出具的出厂证明。每批水泥都要进行检验,检验合格后方可使用,禁止出现一边使用一边检验的现象,禁止使用不符合要求的水泥。严禁将不同型号或不同类型的水泥混合使用。(2)水的选择;混凝土搅拌用水可采用符合国家标准的生活用水,避免使用污水。对于用水量的配置,有必要综合探索施工配合比、试验配合比和骨料含水量,以采用最佳用水量。
        3.2基础浇筑
        由于建筑工程具有较强的多样性,因此,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主要有三种基础浇筑类别:其一,条形基础混凝土浇筑;其二,大体积混凝土浇筑;其三,阶梯形状混凝土浇筑。首先,阶梯形状混凝土浇筑即遵循台阶分布规律进行一次性浇筑,并保证不存在浇筑缝隙。如果基础浇筑的形状为杯口状,施工人员要想有效控制杯口标高,在实际浇筑过程中,必须争取在最短的时间内,完成杯口底部混凝土振实作业,然后间隔一定时间段,再开展混凝土浇筑作业。

在浇筑杯口模板区域时,施工人员则需要择取两边对称浇筑方法,避免出现单侧混凝土质量过大的情况,致使芯模呈现为上升趋势,导致轴线位移、上部钢筋排布走样,进而诱发出不良施工现象。
        3.3对于施工裂缝的处理情况
        在施工期间,混凝土表面的裂缝往往是不可避免的。针对这一现象,有必要制定相应的对策来解决现有的裂缝问题。首先,对于微小裂缝,必须保持浇筑表面的清洁,并使用环氧浆液来补充缝隙。对于开裂程度明显的裂缝,就需要凿开缝隙,使其呈现出八字形的状态,然后用水泥对凹槽进行修护,用环氧树脂对裂缝进行修整。对本工程,在基础筏板大体积混凝土浇筑时,为了防止裂缝的出现,通过加强振捣、二次抹面、设置冷凝管等方式来避免裂缝的出现。
        3.4混凝土浇筑中的混凝土振捣技术
        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施工时,最关键也最能影响施工成败的环节,就是对混凝土进行振捣,充分的振捣能最大程度保证混凝土凝结后的质量,而在振捣过程中没有清除留在混凝土中的气体或杂质,则会给未来的房屋质量留下安全隐患。因此,施工队伍中的混凝土振捣人员要进行专人专岗的培养,使其能掌握对不同部位进行混凝土浇筑时的振捣技术,避免因不专业的操作而出现的施工故障。同时对每一位振捣人员的选择,都应该以具有认识负责的态度为标准,才能保证其能在每一次施工中依照相应的技术规范完成混凝土的充分振捣工作。在进行实际的振捣工作时,必须遵守科学的施工规范和具体的实际要求,按照施工工艺顺序进行施工,一般来说都是本着先上后下,先难后易的施工顺序进行混凝土浇筑。例如,在进行柱混凝土浇筑时,要用插入式振捣器进行分层振捣工作,每层高度控制在30cm左右,振捣时间控制在半小时以上,同时在下层混凝土进行初凝前,必须完成对上层混凝土的振捣,才能使各层之间的混凝土不留空隙,保证施工质量。另外,对于插入式振捣器,一般在施工中要上下不断抖动,一直到混凝土表面无气泡为止,这样能有效保证混凝土震荡效果的最大化。
        3.5混凝土养护施工技术的应用要点
        混凝土养护施工技术是进一步确保浇筑混凝土施工质量与安全性的一个重要施工技术,可以分成自然养护、洒水养护等多种施工技术类型,具体需要结合实际的环境特征等进行合理选择。比如,针对自然养护而言,施工单位要确保养护温湿度设置的适宜性,尽量遵从自然的气候变化特性。而洒水养护则是在外界环境中的气温超过25℃之后,要在混凝土振捣施工之后的6h内开展,尤其是干硬性混凝土在浇筑完毕后要立刻开展养护施工。此外,一般类型的混凝土的养护施工一般适宜控制在7d左右时间,而如果对抗渗性能等具有较高要求的混凝土,相应的养护时长一般不得少于14d。
        结束语
        在进行混凝土的制作时,要注意其相关特性,严格把控材料的比例。在混凝土浇筑的后期养护中,要注意对混凝土进行保湿和保温,以延长混凝土的使用寿命,从而实现资源的有效利用。混凝土的使用技术从很大程度上决定了其质量优劣,并影响着整个土木工程施工的质量。为了满足社会发展的需求,要重视土木工程的建设,在施工过程中注意本文提到的关键点,以保障建筑质量。
        参考文献
        [1]杨龙兴.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浅谈[J].科学技术创新,2019(21):127-128.
        [2]张鹏.浅析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风,2019(17):121-122.
        [3]樊永杰.建筑工程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14):5-6.
        [4]马宏琎.探析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05):26-27.
        [5]石晨.浅析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建材与装饰,2019(02):25-26.
        [6]张海鑫.探究混凝土浇筑施工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居舍,2018(10):3.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