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37083119700605XXXX 山东济宁 273200
摘要:随着建设市场竟争日益激烈,建设项目投资日益紧张,如何在施工过程中做好成本控制保证工程项目的顺利进行,已成为各施工单位关注的热点。通过对实际工程项目施工全过程进行分析,找出成本偏差的主要原因,提出施工阶段成本控制应采取的措施。
关键词:市政; 道路工程; 成本控制
前言
本文通过近三年来泗水县主城区市政道路建设工程成本控制概况,简单分析出在当前市场竞争激烈环境中如何有效的控制施工成本。
工程规模:三年来,泗水县主城区累计建设道路含雨污水管道)13.5km,其中由泗水县市政道桥工程有限公司中标承建工程, 合同总造价1.96亿元,竣工决算2.15亿元,成本超支9.69%。
一、造成成本偏差的主要原因
(一)工程量清单漏项或工程数量含糊不清
目前工程项目招投标均采用工程量清单计价,招标文件包括了投标报价要求和评标标准等所有实质性要求和条件以及拟签订合同的主要条款。具体涉及到工程的实施范围,工程数量,总造价的组成,计费方式及费率,浮动率,工程款的支付方式,工程的变更签证等规定,工程结算、工期、质量的约定,检测检验费,索赔、风险责任,保险,甲供材料和设备分包工程等等。以上各项内容如有不明确或确定不合理的,即会对报价有很大影响,施工单位在投标时应予以关注。
(二)实际施工方案与投标采用施工方案不符
在圣华路综合管廊工程投标时,为降低报价,体现合理施工,标书中基坑开挖采用打钢板桩垂直开挖方案,但在实际施工时,因施工场地的局限性.采用了施工简单易行的放坡开挖.增加了土方工程量,施工进度延缓,施工成本增加。最优的施工组织设计应该是即方便施工、又能提高进度.而对造价又不会产生太大影响。编制施工组织设计一般是从最科学的角度出发,实际施工时又是从最方便的角度出发,所以如果现场监理工程师和甲方现场工程师责任心不强,不认真审核承包商的施工组织设计就容易造成造价失控。
(三)现场施工管理一味追求施工进度
一般情况下,施工单位想当然的会认为加快项目进度,提前竣工并移交工程项目投入生产,资金就能早日回收,事实上为提前竣工所增加的施工成本,远远超过早日回收成本,而且对工程质量有影响。在没有较大把握,盲目采用赶工的方法缩短工期.施工单位的人工、机械及一些周转材料都会增加,从而加大工程造价。
(四)设计变更、现场签证管理复杂
各施工单位对市政项目施工过程中出现的变更是否可以签证和索赔没有正确的认识.凡有变更之处设法巧立名目,均要求签证。有的还有意扭曲合同的界限含义,以少报多,高估冒算。如遇上业务差或不负责的监理或甲方代表,就容易蒙混过关,造成造价失控,因此,现场签证的管理直接影响成本的失控。
二.关于成本控制的几点建议
根据以上几点实例,建议在今后市政道路施工过程中应处理好以下几者之间的关系来达到成本有效控制的目的。
(一)从实际出发,如实确定目标成本,使目标成本的控制具有可行性
一般来说,建设单位在项目建设实施阶段的目标大多是项目建设的短工期、低造价和高质量工程项目三大目标所组成的目标系统,是一个相互制约、相互影响的统一体,其中任何一个目标的变化.都势必引起另外两个目标的变化,并受到它们的影响和制约.因此.施工单位在制定工程项目建设成本目标时.应该先对各种客观因素和执行人可以采取的可能行动及这些行动的可能后果进行综合研究,实事求是的确定一套切合实际的控制标准和操作步骤,从而报出合理报价
(二)正确处理工期与造价的关系
适度、谨慎的缩短施工工期,可以降低施工企业的固定成本,有益于降低建筑安装工程费用,但是如果采用赶工的方法缩短工期便需投入更多的人力和施工机械,需采用新型材料和技术措施。.因而人工费、机械费材料费就会增加.最终导致工程造价的增加。
(三)正确处理质量与造价的关系
工程质量是指竣工的工程应当达到设计图纸的技术要求符合国家规范及标准要求的特性和合同文件的质量要求。工程建设中,只有质量合乎要求的工程才能投入生产和交付使用,才能发挥投资效果。控制工程造价必须贯彻技术与经济相结合的原则,既要保证工程质量,又要把降低工程造价的观念渗透到整个建设过程的每项工作中去:同时利用价值工程原理有效避免项目功能的浪费。设计质量要求为合格按照合格标准进行成本投入,而不必按照优良的要求进行成本消耗。
(四)严格执行工程变更、现场签证和索赔的管理制度
在工程项目实施过程中,由于多方面的情况变化,经常出现工程量变更、施工进度变化,以及发包方与承包方在执行合同中出现争执等诸多问题,这些问题的产生,导致施工项目改变或工程量增减。所有变更签证手续应该根据施工合同和相关规章制度办。
(五)加强信息管理工作,建立市场询价体系
市政工程的材料及设备费一般要占工程总成本的70%以上,控制材料成本是施工阶段成本控制的一个重要方面。首先,企业应系统关注当地各机构公布的市场价格,与社会咨询机构保持联系。建立起企业自身的价格信息网络,保持市场信息渠道的通畅及时准确的把握不同地区及不同规格的材料、半成品的价格信息,保证工作人员可随时随地的调用及监督,做到资源共享。其次,运用ABC材料分析法,对项目A类和B类材料的采购单价进行控制同时在系统价格的基础上,定期绘制主要材料的时间价格曲线图,分析材料的周期变化规律,结合技术曲线的分析及市场经济的运行状况,研究判断不同地区不同材料的短期及中期走向;在参照信息价格的基础上,增加理性分析的因素,把握材料的走向趋势,将其分析成果应用到实际成本控制环节中。
结束语
成本控制的直接结果是降低成本,增加利润,从而提升企业经济效益.施工单位应以自身企业发展为目标,小到做好项目每道工序,大到做好每个项目不断提高自身各方面的管理水平,尤其是成本控制水平,以增强企业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