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小学校园建筑人性化设计探究 李建平

发表时间:2020/9/23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7期   作者:李建平
[导读] 摘要:我国中小学数量非常大,中小学校园是学生们生活的重要场所之一,校园的建筑设计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们的健康成长。
        浙江华坤建筑设计院有限公司  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我国中小学数量非常大,中小学校园是学生们生活的重要场所之一,校园的建筑设计情况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学生们的健康成长。在中小学校园建筑设计过程中一定要秉持人性化的设计理念,确保其符合中小学生成长的需要,能够对中小学生起到正面积极的作用。本文主要分析中小学校园建筑设计中存在的问题,在此基础上提出了人性化设计方面的内容,希望能够对相关人士有所帮助。
        关键词:中小学;校园建筑;人性化设计
        引言
        从实际情况来看,当前有的学校建筑设计过于死板的现象,且建筑设计缺乏人性化,这就导致学生体会不到建筑的美感,且与“以人为本”的教育理念不相符。随着建筑工艺的不断提高,建筑设计师认识到在建筑中渗透情感具有重要意义,其能使人的内心情感表达需求得以满足[1]。将美学与人性化渗透到学校建筑设计当中,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教育效果与质量。本文主要探究了学校建筑设计中建筑美学与人性化的融合,以此为学校建筑设计者提供一些参考。
        1学校建筑设计特点
        1.1具有生态设计特征
        生态设计理念已经成为当前校园建筑设计过程中必须进行贯彻和落实的理念之一。生态化设计与创新设计具有内涵上的一致性,生态化设计也是校园建筑创新设计的重要发展动向。基于生态设计理念,在对校园建筑进行设计时,应关注对自然能源和资源的利用,在设计建筑朝向时,也要充分地考虑建筑节能效益。
        1.2满足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要求
        学校建筑设计要满足教育教学活动的开展要求主要是从教育教学开展的设备和条件平台需求的角度来讲的。从现代教育教学工作开展的角度入手,随着教育教学目标的更新和发展,新的教育教学方法和技术开始不断出现,这些技术和方法的应用在一定程度上是学校方面通过创造相应的教育教学开展平台来实现的,这就会涉及建筑设计中的学校主体建筑结构的功能和条件的满足问题,也是设计工作中需要满足的一项基本要求。
        1.3关注人文气息
        校园建筑设计需要关注校园的基本特征,即人文气息,需要彰显出一定的文化氛围。基于此,在进行设计时,要将创新设计理念与人文气息的营造结合起来,要借助多种文化元素体现校园建筑文化特色。通过对校园公共设施的合理布设也可以提高校园的文化价值,譬如在设计时,将带有人文气息的标语和雕塑等应用在校园各个建筑和场合中,可以从细节处彰显校园的文化气息。
        2中小学校园建筑人性化设计
        2.1着重营造舒适氛围,增强学生归属感及安全性
        中小学校园建筑在设计的本质就是“以人为本”,这里的人主要是说“中小学生”,因此在进行设计时必须从学生的角度出发,设计者要以学校需要为基点,对中小学生的需要进行充分的研究、调查,多听取学生的心声、考虑学生的发展,从学生的视觉和需求去进行设计,努力给学生创造出更加愉悦、轻松的学习环境。同时充分考虑建筑设计过程中的各设施设备安全性能、使用材料的安全性能、建筑使用后影响学生健康的采光取暖等设计问题,提升学生在校园内的安全性。例如:在学生身体方面,要考虑学生的身高问题,在进行建筑台阶设计时适当降低台阶高度设置楼梯扶手;楼道或走廊的护栏高度也要根据学生好动等特点,适当增高;考虑学生下课时活动舒适度问题,在建筑设计时给学生提供座椅、礼堂等休息、活动的场地和设施。


        2.2设计目标的科学制定
        在学校建筑设计中,设计师在将建筑美学与人情化相融合,应将设计目标科学制定。在这个过程中,不仅要考虑到中小学的地理情况,还要对环境、人文及建筑统一予以重视,需要将时空、使用者之间的各种矛盾与冲突有效解决。另外,在实际设计中应保证实现建筑主要功能,还要对环境、资源利用率予以重视,在设计过程中应将教书育人的设计原则落实到位,以此使建筑设计满足学生日常活动需求。还需要注意校园建设亲切感、亲和感的增强,使学生与建筑之间的联系得以增强。
        2.3设计出不同的环境空间
        第一,要具有不同教学活动的特定空间。校园建筑最主要的目的是要满足学生学习生活的需要,所以建筑要具有不同的特定空间,例如计算机室、美术教室、音乐教室、篮球场、足球场等等。这些空间在设计过程中一定要特别关注其功能的实际需要,同时也要考虑到空间结构、形态以及规模的需要。要充分考虑到中小学生的身体特征来进行空间结构大小的布局,要考虑到采光、日照、通风以及特殊功能的需求。第二,多层次交往性空间。学生之间的沟通交流是非常重要的,通过正常的交流学生之间能够获取他人的帮助,能够展示自我属性,所以要充分参考中小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设计出多层次的交流空间。可以在一定程度上扩大大厅以及走廊的空间,可以充分利用错层的变化,利用活动区域下层屋顶平台形成适合孩子们活动的空间。对于低年级的学生来说,可以更多设置游戏类的空间,并且在其中种植各种植物,提升这些空间的生动性以及活泼型;对于中年级的学生来说,要积极鼓励其参与到团队活动中来展现自身的价值,因此要更多设置公共活动空间;对于高年级的学生来说,要充分满足其交流以及讨论的需求,因此要设置相应的公共交流空间。总的来说,中小学校园建筑空间要满足多样化需要,并且要符合学生行为特点以及相应的设计要求。第三,娱乐以及活动空间。娱乐对于中小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能够使其放松心情、陶冶情操,同时娱乐也是其学习知识以及培养交际能力的重要方式。所以在中小学校园建筑设计过程中,要设定出某些特殊区域当作学生娱乐场所,例如音乐空间、屋顶活动空间、足球场、篮球场等等,要确保不同空间具有一定的关联性,以此来进一步提升空间的趣味性。例如可以通过挖空的墙壁、框架来形成户外空间,使得学生可以自由的娱乐,能够更好的培养其探索精神。需要注意的是,在建筑设计过程中一定要针对不同年龄层来设定特殊空间,增强保护弱势群体的空间设计,防止年龄差异所造成的生理以及心理伤害。
        2.4与校园文化相结合
        中小学校园建筑与城市建筑一样,是一所学校形象的代表。因此在进行校园建筑人性化设计时不仅要考虑学生的身心发展需求,还要考虑校园文化,还要摒弃之前校园建筑定型化的思维,在建筑中体现本校的校园文化特色,加深学生对校园检修的印象,增强学生的归属感。给学生提供更佳的校园体验,使学生能够愉悦的学习的同时接受校园文化的影响,身心健康的发展。与此同时,中小学校园建筑设计时还应该考虑建筑的色彩、造型美感,做法创新性和人性化设计。
        2.5道路景观设计
        校园道路景观也是校园景观设计的重点之一,在对其进行设计时,设计人员要关注校园生态环境效益的彰显,在进行道路景观设计时,应不断地对道路空间结构进行完善。基于改善生态效果的要求,在对道路景观进行设计时,应积极借助科学的植物排列方式进行植物景观布设,追求植物排列的韵律感,一般可以选用高低错落的乔灌木、花卉和草坪灯呈现出具有层次感的景观,并且要展现出一定的地狱特征,使得整体景观具有更加协调的色彩对比度。对于大学等大规模的校园建筑进行设计时,则可以在道路绿化过程中引用自然生态风貌,通过对水系、森林等的利用,彰显道路绿化设计的生态景观价值。
        结语
        中小学校园建筑直接影响着校园的氛围和环境,对于中小学生的身心健康发展具有重要意义。所以在中小学校园建筑设计过程中一定要站在学生的角度,充分体现出人性化的设计理念,满足学生们学习生活的需要,促使学生们健康成长。
        参考文献:
        [1]徐朝升.学校建筑的建筑文化设计关键分析[J].居舍,2019(18):105.
        [2]韩新齐.经济实用化角度下的学校建筑设计探讨[J].智能城市,2019,5(11):56-5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