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45030419711011XXXX
摘要:我国经济的快速发展,对建筑工程的要求也越来越高,为了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居住环境要求,智能建筑应运而生。在智能建筑工程中,暖通空调系统的优化十分重要,更对智能建筑整体工程质量和效益创造起着很大的影响。基于此,本文阐述了暖通空调系统的概述,并提出了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改进对策,借此希望能够对暖通空调的有效使用起到积极的促进性作用。
关键词:智能建筑;暖通空调;改进对策
引言
智能建筑需要增强建筑内部各个应用系统的性能,切实采取节能化和绿色化的新型建筑材料和设备。通常在智能建筑中,暖通空调系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具有供暖、通风和空气调节的作用。这个暖通空调系统在应用的过程中直接关系到智能建筑内部的使用环境,而这个系统也是一个非常耗能的系统,所以深入探究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暖通空调系统的概述
在整个智能建筑控制系统的运行过程中,暖通空调系统是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其中,暖通空调系统主要是由通风、采暖和换气等多个环节共同组合而成,且各个组成部分通过优化调节,便能够为广大住户创设一个健康舒适的生活环境。通常情况下,智能建筑内部的暖通空调系统主要是由现场层、控制层和管理层三个部分共同组合而成。现场层在应用的过程中,需要将各种传感器和执行器、仪器仪表等共同连接起来,让传感器的数据采集和传输功能能够更好的凸显出来。其中,控制层则主要是由DDC(直接数字控制器)控制器共同组合成为,具有上位机完成各项控制的功能,具有良好的数据分析和处理功能,能够真正达到强化暖通空调系智能化控制效果的目的。直接式数字控制器是指完成被控设备特征参数与过程参数的测量,并达到控制目标的控制装置。管理层则主要是由数据库、服务器和操作员等共同组合而成,且在应用的过程中能够实现人机对话、数据存储和管理。因此,在整个暖通空调系统的设计过程中,便需要统筹整合智能建筑在应用过程中的实际要求,这样才能够保证室内温度控制和空气流通的正确性。
2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改进策略
2.1使用热能回收节能技术
当前智能建筑中的热能一般都是通过高温蒸汽的方式排出,由于高温蒸汽自身温度较高,热量较大,如果无法直接回收则不但会导致能源的浪费,还会导致生态环境污染。因此,热能回收技术是一项十分重要的能耗管理与优化技术。热能回收技术主要有双冷凝器回收技术、热泵回收技术等。其中,双冷凝器回收技术即为在智能建筑设备的压缩机与冷凝器中间安装热回收设备,利用热回收设备将冷凝器中的剩余热量回收利用。通常来说,双冷凝器回收技术应用在智能建筑中央暖通空调机组中优势较为明显。热泵回收技术即为将热泵与制冷装置组合在一起,是完整的热回收设备。当冷水机组与热泵机组一起工作时,则通过调整冷却塔风机工作状态来控制冷却水的温度。该技术对于当前智能建筑中的空调系统改造来说较为适用,但前期装设成本投入较高。
2.2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设备优化
要对智能建筑的暖通空调进行最优化控制,最为基础的就是按照系统最低能耗标准来对冷冻机进行优化管理,利用泵与空调末端设备回路的设定控制点来进行管理。在满足客户对暖通空调温度需求的基础上尽量提升暖通空调的运行效率,从而实现节约能源消耗,这就需要对暖通空调系统的回路设定进行合理的优化控制。在基于暖通空调运行模式与设备构成特点的情况下,针对不同结构部分建设数学模型,需要建设数学模型的结构部分包括空调冷冻机组、冷却塔、泵、风机等。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具体优化控制可以分为两大结构,分别为调节子系统的控制优化及制冷子系统的控制优化。
2.3、能量管理的优化
智能建筑暖通空调在应用过程中为了能够真正达到节能降损的作用,便需要灵活的使用能量管理和控制技术。同时,由于能量管理和控制技术在应用的过程中具有系统性的功能,这样能够达到降低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新风量和变风量空调储压,真正达到节能降损的目的。其中,在能量管理和控制优化的过程中,需要采取下列几项措施。①合理的将温度装置设备运用到空调系统的低风端中,优化调节送风量和空气温度,并根据实际情况合理的设定送风静压和新风量。②全面合理的控制空调水系统,并灵活的借助水温的数值来进行能源供应调节,这样才能够更好的将温度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有效防止温度发生异常的情况。③感应调节技术在使用的过程中能够让感应设备真正实现智能化的运行,如各类传感器的使用,其主要是通过合理的调节,从而更好的将室内温度的人性化凸显出来。
2.4 PID控制的优化
在智能建筑中暖通空调系统起到了重要的作用,在对其进行完善时应合理应用PID控制系统。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优化使用中,强化对PID系统的使用也是非常必要的。现今所使用的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某些部分DDC控制器主要是通过PID控制原理实现的,以此合理设置PID参数设置是非常必要的。只有这样才能够保证建筑暖通空调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如果在参数设置中,PID设置较高,对于室内温度的反馈则会出现较大的波动,对于DDC控制器稳定性是非常不利的。而PID系数较低下,温度未能及时反馈,整个调节无法灵活实现。基于以上分析,在智能暖通空调系统应用中,根据调节场所规模,合理设置参数。如,大型场所中,为了充分发挥PID的应用效率,可以在空调送风道、室内安装相应的温度传感器,提升控制水平。
2.5网络控制的优化
智能建筑内部的暖通空调系统在应用的过程中具有全方位和多角度的功能,所以便需要全面优化网络拓扑结构。这样才能够在保证网络控制结构合理性的同时让网络的通讯质量得到有效增强,有效保证信息传输的实效性。基于RS485总线或LonTalk总线的控制网络,便需要在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中得到切实优化。其中,通常在小型工程的应用过程中,针对RS485类型的总线控制网络,便可以灵活的使用“手拉手”布线的方式,这样通过对网络进行分级管理,以各个楼层为主要单位进行处理,强化控制总线网络,合理的将拓扑结构组合起来,这样才能够更好的避免运行成本和技术风险。因此,相关人员便需要谨慎的使用各类技术。
2.6智能建筑暖通多联机空调系统优化
在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的优化分析中,有必要考虑对空调系统选择的优化,从而提高智能建筑的潜在应用价值。(1)为了在暖通空调系统运行中实现室外机的灵活控制并减少其占地面积,有必要注意对多联空调系统的合理选择。(2)在选择智能建筑所需的暖通空调系统的过程中,应根据节能和网络控制的要求选择性能可靠的多联空调系统,并在此空调系统的支持下使系统得到推广。该系统在智能建筑中具有良好的应用效果。
结束语
总而言之,在现代建筑行业不断发展的过程中,节能减排和绿色环保是非常重要的标准。智能建筑内部主要应用的是智能化控制系统,这样通过充分利用先进的设备和技术,优化节能设置,这样便能够优化调节各个系统结构,切实保证智能建筑的整体效益。
参考文献:
[1]罗其平.建筑节能中暖通空调节能系统的应用现状和技术优化措施研究[J].低碳世界,2019(6):23-24.
[2]王旭东,吴莉萍,戚艳.基于模型预测控制的智能楼宇暖通空调能量管理策略[J].电力系统及其自动化学报,2019(6):98-106
[3]丁金涛,徐海蓉.浅析智能建筑暖通空调系统优化策略[J].智能建筑与智慧城市,2018(8):109-1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