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号码:12010319861111XXXX
摘要:建筑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对工程造价进行预算编制是控制投资成本的重要依据。因此,在对工程造价进行预算编制的过程中要综合考虑影响因素,对建筑工程项目所需的资金进行正确的预估,防止超预算现象的发生。对工程造价进行科学、准确的预算管理,不仅能够保障工程项目正常的实施,还是提高建筑工程项目市场价值的关键,是提高建筑工程管理的重点内容。在对建筑工程造价进行预算控制的工作中,要整合管理框架和管理流程,落实相关的管理机制,实现工程造价预算的准确性,提高建筑工程项目的经济效益。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控制对策
1导言
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当中,必须要做好工程造价管理工作,才能够维护施工企业的经济利益,但是当下经常会出现超预算的现象,不仅会造成企业的经济利益受损,而且也影响到企业的发展,因此需要充分地了解影响到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一些因素,然后采取有效地控制策略,才能够保证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管理控制的实际效果,从而增强建筑工程企业造价管理的水平,有效地缩减投入资金,获得更好的回报。
2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分析
2.1预算编制的科学性有待提高
由于工程预算编制的方法存在一定的滞后性,因而经常出现造价超预算的问题。首先,在进行预算编制期间,要针对拟建项目的具体特点开展工程项目的实地调查,并针对工程具体建设情况进行预算编制。这样一来,才能尽可能减少预算中存在的漏洞。但是,就当前的预算编制而言很难做到这一点,因而就无法对工程建设过程中各项实际花费情况进行全面地反映。其次,为了确保工程的施工进度与质量,即便工程建设期间出现了造价超预算的问题,施工单位也不得不按照超预算方式继续开展施工建设工作,最终导致工程建设成本急剧增大。
2.2施工阶段的设计变更
如果在施工阶段,设计变更相对较为频繁,不仅会增加整个工程的工程量,而且也会造成工程造价超预算的现象。比如整个建筑工程在设计阶段缺乏与业主的沟通,导致了设计图纸不能够满足业主的需求,这就需要对图纸进行更改,在进行设计更改时难免会增加施工的成本以及投入的费用,导致了超预算的现象。另外在进行设计变更时,如果预算人员缺乏对变更费用和成本的考虑,都会造成成本的增多,使得资金无法在正常的控制范围之内,造成了超预算。
2.3造价预算人员的业务能力与专业素养有待提高
一方面,造价预算管理有着较强的专业性,不仅需要造价预算人员具备全面的专业知识,同时还要求造价预算人员具有一定的工作经验,进而确保工程造价预算的准确性,避免后期施工中出现超预算的问题。但是,目前很多从事于造价预算的人员并没有较强的业务能力和专业素养,并且在开展预算工作时经常出现麻痹大意的问题。另一方面,预算编制期间不能对施工现场进行详细的勘察与了解,仅凭借一些规范与书面材料开展预算,这也将导致造假超预算问题的发生。
3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控制对策
3.1加强造价预算编制控制
首先,负责编制造价预算的工作人员要深入了解工程现场条件、相关法律条文规定、当地政府有关政策实施、外界环境变化等内容,以此为综合考虑依据,选择最佳方法进行造价预算编制工作,做足编制前的准备事项,在造价预算编制之初便为编制结果准确性、可靠性、真实性打好坚实基础[2]。其次,工作人员树立起爱岗敬业精神,不断加强自身专业学习,与时俱进提升造价预算编制专业能力,秉持严谨编制态度,在编制过程中,严格按照标准落实各项操作。结合图纸与现场勘查实际情况,获取造价预算可靠信息,保证预算编制科学合理性,且与实际相符。最后,掌握市场运作现状和运作特点,从建筑物料、机械等多方面入手,对市场加深了解,准确分析市场影响因素,根据科学预判,进行合理的差价调整。
3.2施工阶段的设计变更
如果在施工阶段,设计变更相对较为频繁,不仅会增加整个工程的工程量,而且也会造成工程造价超预算的现象。比如整个建筑工程在设计阶段缺乏与业主的沟通,导致了设计图纸不能够满足业主的需求,这就需要对图纸进行更改,在进行设计更改时难免会增加施工的成本以及投入的费用,导致了超预算的现象。另外在进行设计变更时,如果预算人员缺乏对变更费用和成本的考虑,都会造成成本的增多,使得资金无法在正常的控制范围之内,造成了超预算。
3.3加强预算的审核与监督
通过对工程预算进行强有力的监督与审核,才能有效提高工程预算的规范性、合理性,进而使得工程预算的作用得到全面地发挥。一方面,在进行工程预算审核工作时,要明确预算审核的重点,并对审核程序以及审核工作的规章制度进行完善。这一过程中,要重点明确承包方、发包方的责任,同时还要明确贷款银行的职能与职责状况。另一方面,建筑企业要加强对超预算、虚假预算等问题的审核,重点做好套价、取费以及建材差价、工程量等诸多方面的审核。比如,要检查施工图是否与工程量保持一致,套价是否存在错套以及漏套等问题。此外,还要对材料价格的调整状况做出检查,并检查取费标准是否与最新标准保持一致。
3.4提高预算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
提高预算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能力是解决由于预算人员自身能力的原因导致工程造价超预算的主要措施,因此,要重视对预算工作人员的培训,强化他们的专业能力。提高预算工作人员的专业素养和能力主要是对预算人员开展专业的培训,一般担任预算工作的人员都需要持证上岗,但是依然会存在部分预算人员的专业能力较差等问题,无法保障预算的准确性。而开展专业的培训能够明显地提高他们的工作能力,对工作流程更加熟悉,进而提高其专业能力和专业素养。在实际的预算编制过程中,预算编制人员要根据实际情况去调整造价预算编制,在建筑工程实施的过程中会发生诸多的变化,因此,造价预算编制要根据变化以及工程要求不断地调整,保证预算编制能够保障工程的正常实施,并具有一定的合理性。
3.5做好施工阶段预算管控
施工单位在施工现场要做好这一阶段的预算控制工作,将其纳入施工现场管理要点事项中,切实发挥预算控制的积极作用,最大限度减少工程施工成本,提升施工现场管理整体效果,促使施工企业获取更多施工效益。在具体落实上,一方面优化施工组织设计,明确现场负责预算控制的专业人员,实行责任落实个人的管理制度,用健全完善的规章制度,加强施工现场各环节的预算管理工作。其次,施工现场人力、物力、财力的投入,按照概预算编制和工程进度安排合理开展,减少资源浪费情况,对各种资源实际用量进行科学控制,特别是物资的采购环节,要从价格、质量等多方面加以综合考虑,进一步保障现场施工的经济效益。
4结束语
总之,建筑工程项目在实施过程中,工程造价预算是重要的工作内容,不仅关系到工程项目的顺利施工,还影响工程项目的最终质量。但是,在实际的建筑工程预算过程由于诸多的因素影响,导致工程造价预算超支,因此,要对预算编制人员展开系统化的培训,对市场行情进行预测以及编制合理的造价预算,并建立监管机构,全员参与到监管工作中,以此来提高预算编制的准确性,保证工程造价预算能够与实际施工开支相符合,促进建筑工程项目实施的效率和质量,提高建筑企业的市场竞争力及经济效益。
参考文献:
[1]张震.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分析及对策[J].建材与装饰,2016(43):97-98.
[2]熊礼杰.试论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与控制措施[J].建材与装饰,2016(46):151-152.
[3]王怡宁.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对策探讨[J].绿色环保建材,2017(04):165.
[4]赵小亚,杜炎莉.建筑工程造价超预算的原因及对策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7(12):191-19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