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利(三亚)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 海南省三亚市 572000
摘要:由于装配式高层住宅在建设的过程中,具有能源消耗低的优势,在建筑过程中生产效率相对较高,为我国的高层住宅建造迎来了新的发展机遇。在装配式高层住宅中,结构承载力有了明显的提升,并且住宅的位移延性得到了提高,与传统的现浇式高层住宅建造相比,具有更高的承载力以及延性力,并且抗震效果也相对较好。
关键词:装配式;高层住宅;建造成本;影响;控制措施
1引言
随着城市建设的不断发展,为了保证生态环境不受破坏,减少能源的投资使用,我国制定了一系列节能减排及可持续发展等环保政策,并且已经在各大城市中得到推行。但是,高抗震地区在进行装配式高层住宅的建设中,存在施工难度大、质量安全要求高的问题,也导致建造的成本增多,无法将装配式住宅所具备的主要优势呈现出来。因此,文章针对装配式对高层住宅建造成本存在的影响因素进行分析,并提出相应的控制措施。
2工程概况
为了能够对装配式高层住宅建造成本存在的因素进行分析,本文以我国某地区的公租房项目为例进行分析。该公租房项目的总建造面积达到130000m2,并且其中的4栋住宅楼全部为装配式剪力墙结构。该工程在设计中,预计其使用年限可长达50年,并且防震度达到了8级以上,而另外两种装配式住宅楼由于构件相对较多,预制率相对较高,本文对该装配式住宅楼进行分析研究。该栋楼楼层共达25层,地下1层,地上24层,建筑面积达到了18000m2。在建筑的过程中全部采用预制剪力墙以及预制叠合板,该楼层建筑全部采用预制式材料建筑,该栋楼层的预制率为54.88%,拆分面积为16500m2。
3装配式住宅与现浇住宅的建造成本对比
3.1决策成本和配套设施成本
一般在建筑中所制定的决策成本并不受施工方式的影响,因此,这就说明了装配式住宅建筑决策成本与传统现浇住宅决策成本相同。另外,在建造中,能够操作的配套设施也是相同的,并且其价格也是相同的。
3.2设计成本
当前,装配式高层住宅的设计成本中二次拆分费,每平方米所使用的成本资金在8~10元,为了能够明确说明,本文采取中间值每平方米为9元。传统现浇住宅设计资金与设计拆分费相加等于装配式住宅的设计成本,即:C2=C2′+148500元,其中C2′为传统现浇住宅的设计成本、C2为装配式住宅的设计成本。
3.3建筑安装成本
通过调查,装配式高层住宅安装成本与传统现浇高层住宅的安装成本具有一定的不同之处。在建造工程中,一般装配式高层住宅中所采用的钢筋混凝土质量相对较高,也使得工程成本费用相对较大,因此本文对钢筋混凝土部分的工程项目所使用的资金成本进行分析。根据我国城市政策,装配式高层住宅具有相应的政府补助,在装配整体式混凝土结构体系中,其具备高施工技术的同时,项目工程装配率达需要达到20%以上,并根据现代的工程标准,在建造的过程中,根据采用的技术种类以及预制装配率的不同,由政府给予补助资金,并且在建造的高层面积每平方米给予50~100元的补助资金;另外,在不同城市中,对装配式高层住宅建筑的补助资金也是不同的,某市关于装配式高层住宅建筑的补助资金则为每平方米30元,而在本文的案例中,由于该栋楼层的建筑预制率达到了53.31%,因此可以得出,其补助为781000元,市补助为471100元,共计1252100元。
4装配式建筑成本影响因素
4.1设计因素
设计阶段既需要考虑工程实际,也需要权衡各方利益。这一阶段对后面预配件的生产、运输以及安装等过程均有影响,因此属于装配式建筑成本控制的关键环节。
例如,建筑形式单一并且规模较大的装配式建筑群能够提升模具的周转率,可以节约成本;预配构件的合理拆分可以降低其运输与吊装成本。
4.2构件生产因素
目前,预制构配件的生产成本,包括人工费、材料费、机械费等,在装配式建筑总成本中所占比例较大,控制构件生产成本对于总成本的降低具有重要意义。在构件实际生产过程中,工人多为临时上岗,技能水平一般,操作过程熟练性较差,这直接影响预制构件的生产效率以及产品合格率。先进的机械设备可以有效节约时间与人工成本,提高生产自动化水平。另外,标准化的模具能够提高其周转使用率,减少摊销费用,从而节约构件成本。
4.3运输因素
预制构配件制作、养护完成后,需要从工厂运送到施工场地。运输环节的成本主要涵盖运输费、临时存储费以及二次搬运费等。需要注意的是,构配件体积一般较大,装配式建筑与现浇式建筑相比,通常会产生较高的运输费用。由此看来,运输机械在选择时应考虑实际的运输规模,有针对性地进行装车布置。同时,高效合理地调度车辆,提高装载率,从而减少费用。运输距离是决定运输成本的另一重要因素,如果运输距离过长,不仅会产生过高的运输成本,也增加了构配件在途中损坏的风险,所以优化运输路径是提高运输经济性的重要方式。
4.4施工因素
规范有序的施工现场管理是装配式建筑施工效率的重要保证。例如,合理布置各类构配件的位置能够有效降低二次搬运费用。拼接技术是装配式建筑施工的难点,提升吊装与安装以及交叉作业等各类工种的协调性、合理安排吊装工序均可以提高构配件的安装效率,节约施工成本。
5构件成本控制措施
5.1确定的施工方案
政府相关部门需要对市场进行充分的调研,在确定装配式高层住宅的发展方向时,需要针对该类型住宅进行分析,并确定相应的实施政策。我国城市建设过程在有力的政策条件下,要关注市场变化,并根据不同的地点,选择不同的装配式高层住宅施工方案,从而获取更多的经济效益。
5.2优化生产工艺,采用合理工法
为了能够有效减少生产成本,必须采用新技术以及新工艺,针对施工效率合理地制定生产计划,在保证质量的同时提高生产效率。在我国政策和制度的带领下,使得城市的建筑能够形成装配式住宅产业链,扩大建筑规模,降低施工单位成本。
5.3优化建筑方案及结构体系
为了能够有效降低施工成本,必须提高生产效率,合理设计施工方案,加快施工进程。另外,由于在现代化构件中,预制率相对较高,在施工过程中容易造成构件之间存在缝隙,需要对缝隙进行材料填充,导致人工以及材料费用提高。因此,在装配式高层建筑中需要提高建筑整体的装配化率,有效降低施工费用。
6结语
为进一步推进装配式建筑体系的发展,各级政府可以颁布有关优惠政策降低成本,从而调动建筑企业的积极性,助力城乡建筑绿色发展。充分发挥龙头企业的带头作用,逐步完善产业链建设及资源整合,形成协同效应,控制造价。此外,还可以通过将装配技术与3D技术等高科技方法相结合,降低装配式建筑成本。
参考文献:
[1]姚鹏正. 装配率对装配式剪力墙结构住宅工程造价的影响[D].青岛理工大学,2018.
[2]徐冬梅,倪新刚,谢岚,徐政飞.浅析装配式建筑建造成本的构成及其影响因素[J].山西建筑,2018,44(29):215-216.
[3]李奕,张艳华.装配式建筑建造成本控制研究[J].工程造价管理,2018(04):58-62.
[4]陈玉.降低装配式建筑成本的措施研究[J].居舍,2018(18):13+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