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件号码:13108219881123XXXX
摘要:现如今,经济水平持续上升,社会在不断进步,我国城市化发展速度也逐渐加快,人们对建筑工程建设水平和建设质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在建筑工程土建施工过程中,桩基础施工技术作为现代化建筑施工技术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对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有着重要的影响,因此建筑企业和施工单位应该对桩基础施工技术予以充分的认识,积极巩固其在建筑施工工程中的地位,起到提升建筑工程施工质量,控制施工成本的目的。
关键词: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桩基础;技术
引言
近年来我国居民生活水平逐渐提高,带动建筑行业的迅速崛起,可以应用于建筑的土地资源逐渐稀缺,为了提高建筑容积率和土地利用率高层及超高层建筑逐步兴起。高层和超高层建筑基础承受应力巨大,对基础质量有很高的要求,基础受力能力不足会造成建筑下深倒塌风险的增加,对建筑消费者的生命财产安全造成威胁,为了杜绝此类事件的发生,需要加强桩基础施工质量。
1研究建筑土建桩基础施工技术应用的现实意义
根据土建工程反馈的情况得知,建筑呈现“上天遁地”的表现,空间利用率不断提高,施工作业环境较为复杂,增加技术应用的难度。桩基础技术经过多年发展和应用,虽然成熟度很高,但每个工程现场的环境差异,技术参数和方案等都存在不同,要做好技术应用的严格把控。深度分析此课题,结合以往桩基础施工经验,总结技术质控要点和方法,为土建工程行业人员提供参考借鉴,具有现实意义。
2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施工技术的应用
2.1灌注桩
灌注桩是桩基础施工技术中比较成熟的一项施工技术,在高层建筑施工的项目中应用的非常之多。灌注桩在高层建筑施工工程项目中主要采用的成孔方式有作业成孔以及沉管成孔,在桩孔中将钢筋框架通过一定的施工工艺进行固定后,通过混凝土灌注将其强度提高到规范的要求,接着来完成建筑基础以上的结构以及工程施工建造。一般情况下最常用于沉管成孔技术中的施工技术主要的施工方法是震动施工技术以及冲击施工技术,这主要得益于他们有较低的施工成本以及较高的施工效率,但是也不得不说存在较为严重的噪音污染,因此,在使用该技术时施工单位要设置隔音层以及采取一些噪音控制措施,防止施工场地在施工过程中扰民,影响周围居民的工作和生活。
2.2压桩施工
在压桩施工之前,工程人员要进行试压桩,本工程适宜选用12m的预制桩,选用的压桩设备为ZYS600B全液压静力压桩机,并对预制桩采用两点绑扎的方式进行捆吊,并送入压桩机。压桩时,要控制好压桩速度,一般应将压桩速度控制在2.0•3.0m/min的范围内。在压桩初期,工程人员要以2~3m的压桩范围对压桩过程中的相关要点进行勘测,包括桩身、机架垂直度等。压桩施工人员需要时刻关注桩身的位置是否出现偏移,并在压桩时做好压桩深度记录,每入土1m时,都要读取压力表的数值,并做好精准记录。在压桩时,工程人员应确保每一根桩都能够连续压进,并尽量控制停歇时间和接桩时间,严格避免时间过长导致桩自身与土层产生固结,从而增加桩身压力。
2.3静力压桩施工技术
采用相应的压桩设备的重力以及桩架的自重对桩产生一定作用力,将桩压入土壤中的施工技术称为静力压桩施工技术。这种压桩技术不仅操作容易、流程简单,操作时还不会对外界周围造成严重的影响,另外由于静力压桩施工过程中所需混凝土和钢筋的数量相对较少,因此它在施工成本和施工效率上都更具有优势。但需要注意的是静力压桩施工技术也存在一定的劣势,首先静力压桩过程中土层结构发生了改变,土层在一定程度上受到了损害。
其次在进行静力压桩施工过程中,施工需要连续进行,一旦中途出现施工中断现象就会对施工效果造成严重的影响。第三,在高层建筑中,静力压桩施工质量会受到较大的影响。
2.4振动沉桩
振动沉桩是桩基础施工最为常见的技术手段,适用范围很广,振动沉桩技术使用振捣器对土层和岩石施压,利用设备压力和设备重力增加土层和岩石密度,让岩石和土层的承压能力以及稳定下都得到有效的提高。在振动沉桩的过程中,震捣器不断振动,促进岩石和土层收缩,达成增加密度的目的,但振动沉桩对土壤物性有一定要求,原密度较高或过于松散的土层该技术收效甚微。
2.5截桩
在工程中存在部分无法将桩身完全压入土中的情况,此时,工程人员需要进行截桩施工。截桩时需要对桩顶标高进行严格把控,确保截桩后的桩顶高度符合工程建设要求。在应用静力压桩技术时,静力压桩的作用力作用到土建工程基础结构的土层后,基础结构土层就会出现破坏。施工人员在进行静力压桩施工时,应确保施工流程的流畅性,避免中途停止施工,确保施工土层的连续性。同时,施工人员要针对连续施工进行专门的预控,即做好有效的防护与合理的设计。施工地层结构的温度和强度与施工人员的操作专业性密切相关,从确保桩基础施工质量与成桩效果的角度,工程人员应严格控制静力压桩施工技术的每一个施工环节,从压桩机就位、桩身对中调直、压桩、接桩以及最后的桩头切割环节,都要确保操作科学、细致。
2.6安全合理与经济适用调控
桩基础技术的应用管理,要围绕安全和经济性等指标,采取全面管控措施,保障桩基础施工的质量达标。实践中采取以下措施:①根据桩基础施工特点,分析安全风险,提出施工安全管理策略和方法,细化落实安全管理任务,提出严格把控桩施工的策略。②积极推广应用的信息化管理手段,搭建桩基础施工管理平台,为安全管理和质控提供依据,保障桩施工的效益目标实现。③按照桩基础安全文明施工标准和规范,认真落实桩施工安全防护部署,营造安全的桩施工环境,保障生产作业的质量,确保桩施工效益目标的实现。安全管理人员要做好桩基础施工现场的监督管理,围绕桩施工全过程,进行安全监督控制,排查生产风险和问题,把关桩基础施工的效益,确保桩基础施工目标的实现。④桩施工技术应用的经济性控制,要围绕材料和机械设备等多个因素,采取全面的把控措施,确保桩基础的质量目标实现。对桩基础使用的材料,认真落实质量的检查,把关施工的质量,保障桩工程的效益目标实现。实施限额领料制度,做好材料浪费的控制,把关桩基础的效益。严格落实机械设备的运维管理,保证其处于高性能水平,以免给桩基础施工作业的开展造成影响,促使技术应用效益目标的实现。
3桩基技术的发展
凭借先进的桩基技术,在西方一些国家的施工中,桩的长度已经达到100m,桩直径超过2.5m。我国虽然相较于世界先进水平仍有一定差距,但凭借多年经验的积累,我国已具备一套完整的、适应我国国情的桩基技术。但随着高层建筑的崛起,以及大跨度桥梁等对桩基要求较高的工程的发展,我国在桩基技术的研发和变革之路上,仍需奋勇前行。本着科学发展的思想,桩基施工应朝低公害的方向发展。如筒式柴油锤冲击桩,其在施工中就具有噪声大、震动幅度大、油渍污染等问题,使得其在部分城区的工程应用中受到限制。
结语
总之,虽然桩基础施工技术经过长期应用已经日渐成熟,但是由于施工现场地质、设施等各方面因素是影响桩基础施工技术应用效率的关键因素。所以必须加强桩基础施工过程中施工技术改革与创新的力度,才能在促进土建施工桩基础施工质量与效率稳步提升的同时,为建筑工程整体施工质量的全面提升奠定良好的基础。
参考文献:
[1]姜泽先.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应用分析[J].山东工业技术,2015(24):100-101.
[2]黄晓军.建筑工程土建施工中桩基础技术的作用解析[J].江西建材,2015(17623):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