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维
51232219921017****
[内容摘要]对于建筑企业的发展来说,任何工作的开展都需要达到国家相关标准,才能够确保项目顺利开展。工程测量作为建筑工程项目建设施工中的一种形式,要求工作人员加大对其的重视程度,使其发挥相应的作用,提供准确的数据信息。在工程建设的各个阶段,工程测量都能够体现不同的作用,还可以辅助管理工作的开展,提高整体项目建设施工实效性。文章以工程测量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为主展开探讨,对其在实际施工中的价值进行分析,以此体现工程测量的多方面作用。
[关键词]工程测量;工程建设
近年来,我国建筑工程项目数量不断增多,建筑企业之间的竞争愈发激烈,很多企业都会通过新兴手段的利用提高其竞争优势。工程测量作为一项复杂的内容,在很多大规模工程建设当中有深入的应用,其不仅在实地勘测、图纸设计当中有较大的作用,还能够帮助施工管理人员做好现场施工管理工作,由此可见,其在工程建设中的地位不容小觑。
一、工程测量的概念
工程测量是建筑工程项目测量的统称,很多建筑企业及施工单位在开展不同项目的施工时,会对其进行区分。主要可以按照服务对象的不同对工程测量的内容进行区分,其包括城市建设测量、工业建设测量、铁路公路测量及水利工程测量等,其应用范围非常广泛,并且在每一类工程项目建设施工当中都可以体现显著的作用。就工程建设来说,在利用工程测量技术和方法时,可以从三个阶段着手:第一,规划设计。在这个阶段当中,测量人员要按照不同的比例尺地形数字图进行工程项目设计,还需要做好水文地质勘测工作,通过测量现场施工场地的水文地质情况掌握基础的施工方法,明确其中的影响因素。第二,建设施工。这个阶段的工作是工程建设的核心,其涉及的内容较多,一旦在工作当中稍有差池,就会给项目建设施工产生非常大的质量及安全影响。在这个阶段当中开展工程测量时,其主要是以现场标定为主,让施工人员掌握实地建设情况。测量人员要以现场地形及工程性质作为基础,通过测量放样将设计图纸转变为实际建筑。第三,经营管理。这个阶段的工程测量是对项目在后期运营当中的安全情况进行鉴定,测量人员要定期观测建筑物的位移、沉陷及倾斜情况等,反馈实时数据,为项目的稳定运行提供保障。
二、工程测量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
1、建筑基础施工阶段
建筑基础施工阶段的工作可以决定项目后期建设施工是否能够顺利开展,其可以为工程项目建设施工打好基础。在这个阶段当中,工程测量可以决定工程项目建设施工质量高低,所以,其不容忽视。在工程项目建设施工之前,技术人员通常会对目标构造建筑物进行测量,再将其与设计图纸进行观测与比对,从而确定目标建筑区域,做好项目建设施工定位,促使后期建设施工能够按照预期开展。工程测量是工程建设施工的首要任务,为了确保工作人员高质量完成工作任务,在基础施工阶段就需要提高工程测量的精度。一旦这个过程中测量精度不准确,就很可能会造成建筑基础工程的承台桩位效果大打折扣,促使工程实际建设施工与设计相违背。这不仅会影响工程施工质量,还会引发安全问题,拖延施工进度。
2、主体结构施工
主体结构施工是工程建设的核心,不同形式的工程项目在建设施工当中都需要以主体结构施工为主,按部就班完成复杂的工作任务及内容。在工程建设当中,测量人员要完成墙柱平面放线及控制主体建筑高度等工作任务,以此作为项目建设施工质量保障。在开展测量操作的过程中,测量人员要让建筑测量的精准度在建筑的垂直高度上产生作用,提高墙柱平面放线测量的实效性,促使建筑物的高度和垂直度能够得到有效调整。在主体结构施工中,精准的工作测量可以确保整个项目施工的准确性,有效减少施工中可能产生的影响因素,避免建筑物的垂直度产生过大的偏差,从而减少项目建设施工中的经济损失。
3、装饰装修阶段
装饰装修阶段的工作对于工程建设来说尤为重要,近年来,人们的生活品质逐渐提高,越来越多人开始注重自身生活环境的舒适性,因此在装饰装修方面花费了较大的心力,并且愿意投入较多的资金。装饰装修阶段的工程测量可以让工作人员读施工半成品进行检验排查,通过准确的精度测量对其中存在的质量问题进行整改。在这个阶段中,测量人员可以对外墙装饰的垂直高度进行控制,还能够利用施工放线测量的方式提高装饰装修质量,对整个过程进行合理控制。现代人在生活当中具有越来越高的审美能力,在装饰装修阶段实施工程测量能够对不同的装饰装修物品的摆放位置及配合形式进行优化,所以,其不仅可以防止建筑物自身产生倾斜等问题,还能够体现审美效果。
4、施工运营阶段
施工运营阶段的工程测量可以通过建筑物的沉降观测体现其重要作用,施工人员在工作当中需要做好建筑施工状态的观测工作,实施掌握工程项目建设施工情况,促使其中的问题得到解决。在使用运营阶段,测量人员要对建筑的观测值进行分析,从建筑物的水平位移方面及沉降方面等进行观测,避免工程项目产生质量问题,还能够规避安全风险。尤其是位于填海区或者深基坑的施工区域,技术人员需要对其进行深入观测,获得实时数据,才能够确保项目建设施工的稳定性。在项目投入运营之后,管理人员则需要利用工程测量测评估监测施工情况,有效防止突发事件对建筑物造成损坏。运营人员要在获得工程测量值之后将其与实际情况对比分析,并且将获得的结果制作成报告传达给管理人员,按照实际建设施工情况制定相应的计划,提高工程建设综合效用。
三、工程测量在工程施工中的重要性
1、确保项目顺利开展
在实际开展工程建设之前,有效的工程测量可以帮助设计人员明确其在设计图纸及开展施工规划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其在利用工程测量方法时,可以对施工地形进行详细的勘察、分析,确定施工面积的大小,然后再根据现场施工地质环境及周围的环境明确具体的施工条件,从而提供比例尺判断实际条件是否符合工程项目建设施工要求。这些工作的开展都需要以真实测量结果的体现作为基础,如果在施工前期缺乏测量数据及想信息,则会导致整个工程项目的前期准备不足,很可能会在实际施工中产生较大的影响。所以,在项目开展前期,测量人员、设计人员、施工人员及管理人员等都可以参与到测量工作当中,按照图1的测量流程完善前期测量工作,确保项目顺利开展,避免在工程施工当中产生阻碍。
.png)
图1 测量流程
2、保证施工正常进行
一个项目从开始到结束需要经过很多阶段的工作,在每个阶段当中都可以利用测量技术及方法提高项目建设施工的准确性及稳定性。部分施工单位为了节约施工成本及赶进度会忽视测量工作,致使项目在实际建设施工当中缺乏具体的参考数据,从而产生较多偏差。这种疏忽会在工程项目后期建设施工当中以质量问题体现出来,导致工程施工受到较多约束。实际上,有效的工程测量可以保证施工正常进行,在经过合理的测量之后,施工人员可以在规定的时间内完成任务。这就要求其在施工之前确定具体的施工地理位置,通过测量技术了解地下是否存在管道和线路,避免其在施工中对其造成破坏,减少不必要的损失。在施工过程中,还能够通过工程测量对基础设施进行安全检验,防止在施工中产生突然损坏,影响施工进展。
3、提高项目施工安全性
安全施工是工程项目建设的基础,在开展工程建设施工时,施工单位都需要对项目建设施工安全管理提出具体的要求,减少不必要的人员伤亡及经济损失。工程测量可以有效观测到建筑物的沉降及变形情况,在施工的过程中,技术人员就能够及时了解真实情况,以准确的数据作为支撑,减少其在施工中产生的失误,从而提高施工安全性。所以,工程测量可以在很大程度上提高项目施工安全性,特别是在地质条件较差的施工区域,测量观测显得尤为重要。
4、确保工程装修符合标准
部分施工单位在开展工程项目建设施工的过程中,过于注重主体结构建设,虽然能够提高项目建设施工的稳定性,但是可能会对装饰装修施工造成影响。我国针对建筑物装饰装修提出了具体的标准,施工人员需要利用半成品开展一系列的装修工作。测量工作的实施能够让施工人员掌握墙面的垂直度,还能够做好地面标高及施工放线工作,使其达到严格的装修标准。这样一来,可以提高建筑地面的平整度,让装修工工作按照设计图纸有序实施,确保工程装修符合标准。
四、加强工程建设中测量管理的措施
在利用工程测量技术及方法时,工作人员需要做好测量管理工作,使其可以体现实质性效用。管理人员在对测量人员的操作进行监管时,需要提高测量放线人员的综合素质,使其能够在工作当中团结协作,细心谨慎,对每一项工作内容进行完善。测量人员需要具备较强的读图能力,使用先进的测量工具提高测量准确性。施工单位需要加大对施工测量的投入,增加工程测量成本,给测量工作的开展提供优质条件,定期做好测量检测。各个部门的工作人员都需要正确认识工程测量,对测量放线结果反复检查,在发现问题时及时改正。测量管理人员要合理安排测量工序,为得到准确的测量放线结果加大管理力度,提高工作人员的积极性,使其能够体现自身的工作职能。
五、结语
工程测量在工程建设当中的重要性不言而喻,在开展工程项目建设施工的过程中,施工单位要加大对工程测量的重视程度。施工单位要在各个阶段当中做好工程测量管理检查工作,利用先进的测量技术提高测量结果准确性,确保项目建设的安全性,为我国社会经济的综合发展做贡献。
[参考文献]
[1]周永超.浅析工程测量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J].门窗,2015(03):193
[2]徐楚.浅谈工程测量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J].企业导报,2013(10):74-75
[3]尹康.浅析工程测量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J].价值工程,2020(02):255-256
[4]孙立业.论工程测量在施工质量管理中的重要性[J].世界有色金属,2017(04):203-204
[5]赵运佳,李俊瑞,李明君.工程测量在施工质量管理中的重要性[J].科技视界,2015(07):97-98
[6]胡振明,王东明.浅析工程测量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J].军民两用技术与产品,2014(06):204-205
[7]丁彦君.工程测量在工程建设中的重要性[J].山西建筑,2013(07):195-1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