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鹏智 杨志鹏
北京市房山区水务局 北京市 102488
摘要:农田水利建设下水土保持工作能够改善不良土壤环境,提高水资源利用效率,实现农业经济的提升。下面文章通过对水土保持工作作用与特点进行分析,探讨农田水利建设下水土保持工程的建设策略。
关键词:水土保持;保持工作;农田水利;水利建设
引言
基层农田水利建设对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维护国家长治久安有重要意义和深远影响,事关广大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是民众日常生活基础。基层农田水利工程的水土保持工作,能有效提升基层农田水利建设质量水平,促使更好更长久地使用基层农田耕作,有力保障我国粮食稳定安全供应,为我国的进一步发展提供强劲源动力。
1水土保持工程对于农田水利建设的作用
水土保持工程就是根据当前我国整体的地理综合情况,应用相关的科学技术,对水土资源进行保护、改良,从而实现有效整合,建立良好生态环境,是当前避免水土流失的重要工程。同时,也可以通过改良不良土壤,实现对水土资源的合理利用,促进土地的生产能力得到有效提高,进而发挥水土资源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保证周边生态环境能够与当地的农业种植形成良好的生态循环链。另外,水土保持工程也可以促进相应的农业技术措施以及农田水利设施等相关内容得到有效统一,保证在应用相关技术的同时,实现对当地水土资源的有效保护,使其自身具有一定的防风险能力,进而降低由于水土流失造成的一系列不可挽回的问题。此外,做好水土保持工作,不仅可以有效改善当地的植被种植情况,而且能增大当地的地表粗糙率,进而降低降雨或特殊天气对地面土质的冲击,加强了地表的抗冲刷能力,能够有效防止水土流失,确保水土保持工作的完善性。值得注意的是,在水土保持工程中,还应该通过修建各种农田水利工程来改变地形,以此让地形具有阻水防控的能力,进而实现对水土资源的有效利用。
2基层农田水利水土保持工作的特点
首先,水土保持多样化。基层农田水利水土保持工作涉及地域较广,针对不同地质地貌的水土保持工作的进行方式和重点不尽相同,较为多样化。例如,在水分含量较大的丘陵地区,需人工挖掘排水沟,进行排水,防止土壤腐败恶化;在风化较为严重的干旱少雨地区,则需进行大面积草皮培植,还要定期进行必要的浇水灌溉工作。其次,水土保持复杂性。在日常生产生活中,造成水土流失情况出现的原因多种多样,多数均是多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为高效解决水土流失问题,修复生态环境,需因地制宜地开展水土保持工作,以确保工作效率。以上使得基层农田水利水土保持工作存在很多不确定性,较为复杂多变。
3水土保持工程在农田水利建设中的提升措施
3.1保障农田水利建设的时间
一般情况下,在农田水利建设施工时,如果施工季节处于暴雨或者梅雨季节,会导致开挖过后的坑地失去土地地表植被的保护。随着雨水的降水量不断增加,坑洼地段就变成了蓄水池,容易导致水土流失现象。为了避免在建设过程中出现这种问题,就需要合理选择和控制农田水利项目开挖的具体时间,保证开挖、回填工作都能够在旱季进行,有效降低由于雨水的频降而导致水土流失。此外,在农田水利工程建设过程中,土地开挖后地表整体失去了植被的保护,裸露的土地会呈现松软的状态,如此就会加大相关设备以及人员操作对土地的侵蚀性。这就更加需要注重施工时间且做好有效防护,并保证整体的施工过程能够符合相关的标准,避免水土流失的现象发生。
3.2水利建设施工与生物防治有效结合
在农田水利工程施工中要根据具体的环境状况,保障生态环境的平衡性。施工中要实现挖填方的平衡,充分利用石料砂石等材料,避免出现资源过度浪费的问题,通过合理控制降低对植被的破坏。工程竣工之后要合理的进行生物防治,通过植树造林等方式构建良好的生态环境。
在设计以及施工等环节中合理的进行水土流失预防管理,加强对后期验收工作的重视。在实践中要强化技术指导,在科学的指导之下通过生态修复技术提升水土保持工作质量。为了有效的解决现阶段存在的问题与不足,要通过组织专家以及技术人员深入现场的方式,根据实际情况制定有针对性的对策,真正做到因地制宜,实现大面积、大范围的生态修复。
3.3保障资金支持
在农田水利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做好水土保持工作耗费的资金是巨大的,若资金不足,就会影响到水利工程的建设。就目前的情况来看,水利施工的主要资金来源还要依靠政府部门提供资金支持,一方面,在水土流失严重的地方,农业发展落后,群众无法保障良好的农业收益,自然就无法提供资金支持;另一方面,由政府牵头进行资金投入,有利于提高大家的建设积极性,增强政府的公信力。如果地方财政困难,可以考虑以政府出大头,群众出小头的方式来进行资金筹集。只有资金充足的情况下,才能进行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才能做好水利设施的水土保持工作,进而提高当地人民的生活水平,改善因水土流失带来的区域性经济落后的情况。
3.4利用先进设备
科技是第一发展力。在新时代,基层农田水利工程建设需积极引进先进现代化设备开展水土保持工作,从而进一步提高基层农田水利施工质量和效果,保障基层农田水土保持工作切实有效。利用先进设备可更加科学合理地解决施工方面的技术难题,减少人力资源投入,进一步解放基层农田劳动力,使得劳动人民有更加充分的时间进行农田种植规划,科学可持续地发展农田种植。例如,在土壤改良过程中,使用较为先进的犁耕设备,进行更深的挖掘翻整,深化改良土壤,避免因传统落后的工艺技术导致深层土壤改良不到位,致使内部土壤腐蚀恶化,最终影响水土保持工作的效果和质量。在利用先进设备的过程中,还需加强人员管理,使其能正确使用操作设备,进一步推动水土保持工作的开展,科学高效地做好基层农田水利水土保持工作。
3.5促进政府加大扶持力度
农田水利设施的建设过程,其实就是对土地资源进行合理有效利用,从而提高当地农业用水的效率,促进农业生产的总体产量得到增加。农业产量的提高,不仅保证了我国人民的基本粮食需求,而且还可以带动农业经济可持续发展。建立有效的农田水利设施,不仅可以增强农田的水土保持能力,能够实现对于土地的有效整理,还可以促进各级政府对于当地发展的建设和扶持力度,加大资金的投入,促进水利设施更加完善,推动当地的农业产业进一步发展。
3.6重视宣传教育,提升水土保持意识
农业发展离不开广大农民群众,在农田水土保持工作开展过程中,要强化水土保持工作的宣传与教育,通过各种方式与渠道让广大群众了解水土保持是一项惠及子孙的工作。通过强化宣传教育提升人们的环保意识、生态意识,形成良好的社会氛围,在无形之中加强对水土保持工作的监督。实践中要明确具体的宣传内容、方向以及主要的宣传对象,通过广播、网络、讲座等多种方式进行水土保持工作的宣传教育。
结语
综上所述,在农田水利设施的施工过程中,加强水土保持措施,对当地生态环境的改善有着十分重要的意义,能够很好地解决水土流失的现象,能够有效促进农业建设的发展,进而促进经济的发展。但是水土保持工作受到资金、技术等诸多因素的影响,使其在施工过程中无法高效展开,难以取得预期的效果,针对这种情况,还应该保障水利建设时间、做好生物防治工作、利用先进设备、提高宣传意识,从多方面保证水土保持工作的顺利开展。
参考文献
[1]白清文.农田水利建设施工中的水土保持工作思考[J].南方农业,2019(12):178-179.
[2]任孟坤.农田水利建设施工过程中的水土保持工作探究[J].农业科技,2018(12):210.
[3]余尚剑.浅析基层农田水利的水土保持工作[J].农业科技与信息,2016(20):1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