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会力
1323241975052****
摘要:高速公路的建设工作需要对地质有一定的研究,当前有关高速公路工程边坡的工程地质分类已经成为一项重要的研究工作。基于此,本文将对高速公路工程边坡的工程地质分类进行一定的要求,为高速公路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
关键词:高速公路;边坡;工程地质分类
引言
对于边坡的研究,我国已经经历了一定的阶段,工程上的分类也比较多,可以按照一定的原则完成分类目的,但针对未变形的边坡分类研究较少。在进行边坡分类过程中,缺乏综合性考虑,导致提供的有关数据缺乏准确性。具体进行分类时,应该根据国内的具体情况,通过对地质情况的综合分析,完成分类工作。
1、高速公路工程边坡的工程地质分类的基本原则与目的
1.1高速公路工程边坡工程分类的基本原则
通过对高速公路工程边坡工程的不断研究和实践,得出边坡工程分类的基本原则,通过对边坡形式和情况的具体描述,对其进行分类。另外,边坡的稳定性评估工作应该以分类过程中提供的有效数据为依据。具体对边坡进行分类指的是对边坡结构、岩石特性以及变形特征进行分类,同时边坡的高度以及人为改造的程度也应该考虑其中。通过制定一定的标准,保证分类工作的规范化和正确化。
1.2高速公路工程边坡工程地质分类的目的
边坡的分类目的在于通过对地质情况的研究,方便高速公路上的施工。具体又可以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野外勘察工作进行时,可以通过分类快速了解边坡的属性和类别,为施工提供便利性;分类工作有效落实对于稳定性评估具有重要作用;通过分类可以对工程中有可能出现的问题进行一定的预测,通过采取一定的措施降低作业风险;对遇到的复杂情况,边坡分类可以为进一步工作提供一定的参考。
2、高速公路工程边坡的工程地质分类
高速公路工程边坡的工程地质分类主要包括对土质边坡的分类、土石边坡的分类以及变形边坡的分类。
2.1对土质边坡的分类
砂性的土边坡主要有砂和砂性土结合形成,这种边坡的结构松散、凝聚性较差、吸水性强。施工过程中如果遇到剧烈振动,会导致边坡液化;粘性土边坡也是工程上常见的一种类型,由于稳定性较差,通常会放弃在这种类型上进行建设工作。粘性土边坡比较坚硬,但同时容易开裂;遇水容易膨胀,表现出一定的软塑形;软土边坡主要由淤泥以及淤化的泥土等构成,抗碱能力较差;黄土边坡主要是通过土质的颜色和土质进行区分,质地比较均匀,但缺乏均匀的节理,遇水之后容易受到剥落或者侵蚀;胀缩土边坡具有较为特殊的物理特征,土质中含有一定数量的矿物质,干湿不同状态下具有较大的差别。
2.2土石边坡
土石边坡主要由泥土和坚硬的岩石构成,具体根据构造情况又可以分为碎石土边坡和岩石土边坡。
碎石土边坡主要有岩石碎块和细小颗粒掺杂组合形成,具体又可以分为堆积型碎石边坡和层叠型碎石边坡。这种边坡最大的特点在于土石夹杂的特殊结构。土石层叠结构经过基岩的位移,因此结构本身与土石和基岩的接触面有很大关联。
2.3变形边坡的分类
(1)滑动变形边坡
滑动变形坡主要是由于边坡岩体可以在滑面上产生相对位移,从而呈现出岩石整体的下滑,又可以简称为滑坡,是变形边坡中常见的一种形式。
(2)蠕动变形滑坡
导致蠕动变形滑坡的原因较多,蠕动只是普遍上的一种说法,发生蠕动变形滑坡主要在两种环境下:有些岩石块表现出一定的脆弱性,可以沿着滑面或者转点进行缓慢的滑动,并形成剪切的变位以及角度的变化,但岩石本身的变化较小,表现为岩石排挤状态。蠕动在岩石块中会持续进行,偶尔也会呈现间歇性或者跳跃性的特征。
(3)张裂变形边坡
张裂变形主要特点是岩石之间由于形成一定的分裂以及微量的角度变位。但并未形成剪切位移或者明显转动崩落的情况。对于坡度较大、有裸露岩石块分布或者厚层状比较坚硬的岩石容易形成张裂变形边坡。
(4)崩塌变形边坡
由于重力作用,边坡上部迅速出现脱离岩体并翻滚滑落的现象,就形成了崩塌变形边坡,这种形式主要发生在岩块的聚集体中。
(5)剥落变形边坡
岩体的自行剥落会造成剥落变形边坡的情况。
(6)崩坍变形边坡
由岩石土层构成的边坡,如果坡度较大,会造成容易坍塌变形的特点。这主要受到重力的影响,当岩体本身处于高速运转的情况下,原有的岩层脱落以后,会发生剧烈的翻滚进而滑落到地面上。进过岩石土变形并破坏形成的一种边坡形式,在坡脚会形成一定数量的岩石块,这也是崩坍变形边坡的重要特征。
3、结束语
综上所述,公路建设对于改善我国的交通情况,方便人们的出行,促进经济的发展具有重要作用。当前高速公路工程已经成为公路建设中的重要组成部分。通过对边坡工程进行地质分类,有利于为高速公路建设提供一定的参考,增加施工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参考文献:
[1]石岩峰,卫宏,李东,许东翰.某类土质边坡及其支护后的稳定性分析[J].建筑技术开发.2011(06)
[2]梁红宏.公路工程土质边坡稳定性影响因素分析[J].交通建设与管理.2014(20)
[3]王勇.植生袋防护在北方公路土质边坡的应用[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4(09)
[4]訾力,钟四军.类土质边坡破坏形态及特征分析研究[J].华东公路.2012(05)
[5]刘红军,王丕祥.公路土质边坡冻融失稳稳定性分析[J].哈尔滨工业大学学报.2016(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