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正兵
身份证 51090219861213****
摘要:地基基础施工作为建筑施工的重要环节,为防止地基结构出现各种隐患问题,必须对施工进行优化处理。施工过程中如果遇到软土地基,必须采取有针对性的处理措施,以防严重质量问题的出现。本文对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进行分析,以供参考。
关键词:建筑工程;软土地基;处理技术
引言
建筑工程质量事关人民生命财产安全,提高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要求,不断增强建筑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是当前急需关注和解决的问题。地基作为建筑工程的主要核心与基础,其质量标准对整个建筑工程的质量起着决定性作用。对于软土地基来说,软土地基存在压缩量极大、自身强度低、沉降量大等安全问题,这些安全隐患会给建筑施工带来极大的风险性。因此,必须加强对软土地基建筑工程的重视,完善应对措施,强化施工过程中的监督工作,保证施工人员安全和建筑工程质量。
1软土地基对于建筑的影响
引发地基沉降,软土地基容易影响建筑工程建设,导致地面发生不均沉降,而且建筑也容易出现安全隐患。由于地基含有较多的水分,这对软土地基将造成严重影响,结束工程建设之后,工程基础结构受到地下水的冲击,地基将发生严重的水土流失,如果不充分处理该问题,工程地基很容易发生沉降。工程建设中包含了地基这一基础环节,如果地基发生沉降,将直接影响到建筑内部结构,而且会增大后期维护难度,这样不仅会威胁到建筑工程施工,而且建筑整体效能也将得不到发挥。
2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建筑工程施工中的具体应用
2.1高真空击密法
本质层面来讲,高真空击密法属于排水固结法,是一种快速真空排水固结处理技术,施工人员开展高真空击密操作,并在软土地基周边区域设置排水设施、敷设塑料薄膜。所配置空气压缩机等设备将持续抽离空气,制造负压环境。在负压影响下,软土地基内所含有水分将持续流入所设置排水设施,起到排水固结、改善地基结构性能的作用。简单来讲,则是人为营造抽真空环境,软土地基孔隙水压力受到其影响而逐渐降低,最终将地基土壤转换成强化状态,形成一定厚度的超固结硬壳层。在后续工程施工、使用期间,超固结硬壳层起到扩散地基表层荷载的作用,有效预防地基不均匀沉降问题的出现。在部分建筑工程中,往往选择将高真空击密法与其他处理技术进行组合应用。以某建筑工程为例,组合运用强夯法与高真空击密法,对土壤孔隙水进行挤压处理,进一步加快了排水固结处理速度。
2.2深层拌和法
将水泥石灰添加到原有的软弱土体上,使之形成强度均且稳定的固体,以此达到加固地基目的,这种处理方法也可称之为深层拌和法。采用这种方法对地基进行处理时,通常需结合深层拌和法。一般来说,深层拌和法主要包括以下几种类型:其一为水泥砂浆喷射法;其二为粉状拌和法;其三为空气喷射法;其四为水泥搅拌法。其中,石灰搅拌、水泥搅拌这两种方法为常见。深层水泥搅拌主要用于处理粉土泥炭,或其他软弱土体,通过利用水泥对软土地基进行加固。石灰作为一种固化剂,经常应用于深层石灰搅拌中,也可将其用于处理塑性指标相对较大的软土地基。
2.3排水固结技术
由于软土中水分含量较高,采用排水固结方式进行干预,能够有效处理软体地基中的水分。软土固结技术,能够将人工技术融入到软土地之中,通过在软土中安置排水管管道,减少软土中水分。真空排水预压方式、沙井堆载顶压方式和降水预压方式均属于排水固结技术。
通过对软土地中的涂层进行加固处理后,垫放砂层进行干预,采用真空泵行抽气干预后,对软土地发挥固结顶压效用的方法被称之为真空排水预压法;通过在软土层中关注沙土,以制作沙井,提升软土自身的排水性的方式被称为沙井堆载顶层方法;通过技术手段,改变低下水位原水位,间接降低软土中的水分的方法被称之为降水预压方法。
2.4强夯技术
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最耗费力度和最直接的方式就是采用强夯技术,其主要是通过拍打软土地面,一以提升软土地面的平整程度及稳定性,但是该技术应用导致地基坍塌的风险较高,产生的环境噪音也比较大,对周围土地产生负面影响也比较高,这就需要注意,只有远离居民居住区域或者远离重点区域建设区域的位置才能够采用强夯技术进行干预。虽然该方式施用效果较好,但是应用过程中受到的限制也较多,为保证顺利合理应用强夯措施进行干预,必须有组织的进行强夯技术实施评估。
2.5堆载预压技术
堆载预压技术指的是在进行软土地基施工之前,通过运用沙土的重量,对软土地基采用固结沉降方式进行干预,待软土地基的强度达到建筑物要求之后,可以进行施工。由于软土地基已经事先采用堆压方式进行干预,所以大幅度沉降情况不会在建筑物建成以后发生。采用该技术对软土地基进行处理过程中,必须合理对堆载材料及载荷程度进行计算,减少荷载力过大,破坏软土地基成分或者过小,无法达到预压效果的情况出现。该方式的应用方法简单,且应用过程中,无需采用大型的机械设备进行干预,应用效果较好。
3软土地基处理要求
在处理软土地基过程中,由于建筑工程对地基处理提出了较高的要求,想要解决好软土地基出现的各类问题,后续施工处理必须按照以下几个方面进行:首先,必须保证所处理的软土地基具备一定的抗压能力,这样才能提高其承载力与抗剪切强度,以便更好为建筑工程项目服务,防止后期软土地基出现失稳现象;其次,处理软土地基时,应侧重改善其动力性能,确保处理后的软土地基具备抗震性能,防止出现受力传递问题;后,处理软体地基时,应不断优化结构的渗透能力,应尽可能降低其含水量,这样才能解决好流动性隐患,进而使基础结构的持力层作用得到充分发挥。
4建筑工程软土地基施工技术管理策略
施工及基坑监测,多数建筑工程地基施工现场的环境较为复杂,持续产生新的变量因素,导致所编制软土地基处理方案与实际施工情况产生出入,偶尔出现各类施工问题。例如,在采用强夯固接法时,施工人员操作不当,从而出现夯锤歪斜、地基表层松散不密实等施工问题。因此,要实施施工监测,实时监测地基施工现场与基坑内部情况。以基坑监测为例,对基坑支护结构变位情况、现场环境条件与岩土性状进行监测,基于监测数据分析各项施工问题的出现率,预测基坑结构变形与稳定状态的后续发展。根据预判结果对软土地基处理方案进行优化调整,向施工作业提供技术指导与信息支持。同时,当监测到异常施工现象或数据时,将问题上报至技术部门与施工部分,分析问题成因,针对性采取有效解决措施。例如,在地基强夯过程中,监测到局部软土地基加固深度未达到施工要求或预计值时,表明地基下部可能存在砂卵石夹层。将问题向施工人员反馈,适当调整、提高夯击能量,或是清除障碍物即可。
结束语
软土地基处理历来是岩土工程中的一大关键问题,要充分认识和把握软土地及的特点,要根据实际的施工环境,准确选择软土地基处理技术,落实各项施工质量保证措施,尽量降低安全隐患,确保建筑质量,保障国家财产和人民生命安全。
参考文献
[1]刘洁.浅谈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要点[J].居业,2019(02):99+102.
[2]蔡芳芳.高层建筑工程施工中地基处理技术要点[J].居舍,2019(02):40.
[3]焦晓文.软土地基处理技术在房屋建筑工程中的应用[J].四川水泥,2019(01):166.
[4]郭发丽.建筑工程中软土地基处理技术探讨[J].建材与装饰,2017(22):26-27.
[5]杨建平.刍议建筑工程施工中的软土地基处理技术[J].江西建材,2017(03):100+10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