探讨建筑工程中对土建施工新技术应用的分析

发表时间:2020/9/21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5月15期   作者:王得胜
[导读] 建筑工程施工具有专业性强、工期长、投入成本高、技术类型多样等特征,尤其对施工技术来说,根据工程规模、地质条件、自然环境因素以及设计图纸要求,不同的工程项目所采用的施工技术也大相径庭
        王得胜
        身份证号:41282619910923****
        摘要:建筑工程施工具有专业性强、工期长、投入成本高、技术类型多样等特征,尤其对施工技术来说,根据工程规模、地质条件、自然环境因素以及设计图纸要求,不同的工程项目所采用的施工技术也大相径庭,而施工企业为了保质量、增效益、促发展,在施工当中不断积累经验,不断对施工技术进行创新,逐步形成了一个成熟、独立的土建施工新技术应用体系,并在实际施工当中取得了理想的应用效果。
关键词:建筑工程;土建施工;新技术应用
引言
        建筑工程新技术在施工过程中的应用,对建筑工人提出了新要求,现代建筑工人需要有一定的技能,对新技术的应用起到保障作用。建筑工程新施工技术主要包含混凝土、防水、玻璃幕墙的应用,这也是建筑工程施工的重点内容。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混凝土、防水、玻璃幕墙是工程中的重点内容,新技术的应用对保障工程质量,提高工作效率,增强工程施工环保理念都起到重要作用,建筑工程施工中新技术的应用是建筑行业发展的需要,也是社会发展对建筑行业提出了新要求。
1建筑施工新技术新工艺的发展现状概述
        我国自改革开放以来,社会经济产业一致朝着可持续发展的目标实现了突破性的发展,因此,拉动了国民经济的发展。人们随着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也对自身居住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打造建筑精品工程一直以来都是建筑行业的重要目标之一。建筑施工新技术新工艺的诞生,在一定程度推动了建筑施工质量与施工效果的发展,为降低施工造价作出了积极的贡献,但在目前的发展阶段,我国建筑行业中的施工新技术与新工艺在投入应用的过程中还有许多不成熟的地方,需要施工企业进一步加大对施工新技术、新工艺的研究力度。
2土建施工新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必要性
        提升建筑市场生产力发展水平,土建施工新技术的大量涌现不仅是社会进步、科技进步的重要标志,而且也推动了整个建筑行业发展进程。我国在2001年加入世贸组织后,国际间的业务、技术往来合作关系越加密切,在这种新形势、新背景下,我国的建筑施工行业面临着严峻挑战与诸多发展机遇,因此,要想在国际建筑市场当中占据一席之地,必须依托于技术创新,只有在建筑工程施工当中不断采用新技术,与世界建筑工程领域发展相同步,才能逐步缩小与发达国家之间的技术差距,进而建造出更多的优质工程与精品工程。由此可以看出,土建施工新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能够提高企业综合竞争实力,提升建筑市场生产力发展水平,促进我国建筑业的蓬勃发展。
3土建施工新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实际应用
        3.1预制混凝土装配整体式结构施工技术
        预制混凝土装配整体式结构施工技术具有建造速度快、投入成本小、节能环保等特点,逐步在建筑工程中得到推广应用。该技术的施工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外墙挂板吊装、叠合楼板吊装、梁吊装、柱吊装以及阳台吊装等。在施工过程中,应当严格控制预制混凝土结构质量,同时精准计算抗震性能、梁柱承载力等技术参数。比如以梁吊装施工为例,施工人员首先应当确定吊点的准确位置,然后固定好挂钩以及锁绳,吊绳的夹角需要大于45度,当起吊系统形成后,空载提升至离地面500mm的距离,此时,施工人员必须对受力点、吊绳与吊钩的安全牢固度进行检查,确定符合施工方案要求后,方可进行起吊作业。在吊装梁体时,应当对梁的标高以及支点位置予以校正处理,避免误差过大,埋下施工安全隐患。在梁体吊起后,施工人员需要将梁体两端扶稳,使梁体对准中轴线,当吊钩停止摆动后,方可入座。目前,预制混凝土装配整体式结构施工技术尚处在探索实践阶段,该技术在建筑工程中的应用普及率在10%以下,与发达国家相比,还存在较大差距,但是,随着成功施工案例的逐步增多,这种施工新技术也日渐纯熟,加之在国家“节能减排、低碳环保”的号召下,装配整体式结构施工技术必将在建筑工程当中得到广泛应用。


        3.2挤密桩施工工艺
        挤密桩施工工艺是地基处理过程中比较常见的方法,简单来说,就是当建筑工程需要建设于粘性土体或者是湿陷性黄土中就需要使用该方法来对地基进行处理,在现阶段,挤密桩施工法涵盖了灰土桩与砂石桩这两种施工方法。砂石桩施工法是通过利用振动、水冲、冲击等方式在软弱地基中成孔,进而把砂石挤压至土孔中形成密实的桩体,通过这种作用将周边的土层进行挤压,最终提升土层的基本稳固性,最终加强了地基的承载力,另外,灰土挤密桩是通过钢管利用锤击的方式直接打入土中,进而分层回填三比七灰土进行夯实,从而进一步提升地基的基本承载力。
        3.3建筑工程中混凝土施工新技术应用
        混凝土是建筑工程施工中的主要原材料,混凝土其主要成分是由沙子、水泥、水组成,根据混凝土的具体应用对其按一定要求进行搅拌,尤其水泥的厂商、型号对建筑工程的质量都有一定的影响,必须有专业技术人进行指导与监工,这对建筑工程的质量起到重要的影响。新技术在混凝土中的应用,对提高工程的质量起到保障作用。混凝土新技术的应用主要体现在对于清水混凝土技术的使用,这些混凝土施工新技术是在浇钢筋混凝土技术上发展和衍生出来的。对于浇钢筋混凝土技术及清水混凝土技术的应用,能够更好地节约土地资源,实现所建设的建筑工程具有更高的施工质量标准。在建筑工程施工的过程中需要对土地资源的保护,减少建筑垃圾的排放,保护生态环境是第一要务,在建筑工程施工过程中要具有绿色施工的理念。
        3.4高边坡防护技术
        受到地质条件的影响,在建筑工程施工当中,常常遇到高边坡的情况,为了避免出现滑塌等安全事故,需要采取高边坡防护技术。近年来,由于绿色施工理念已经渗透到建筑施工的每一道工序当中,因此,基于绿色施工理念,高边坡防护新技术也不断涌现,其中植物防护技术是较为常见而且效果明显的一项新型施工技术。该技术遵循“自然生态平衡定律”,利用栽植绿色植物的方法,来涵养水源、固结土壤,防止水土流失。在实际施工当中,应当选择根系旺盛、生命力强、存活率高的植物,同时采取木本与草本植物混栽的方式,以提升土壤固结强度,提升边坡的稳定性。
        3.5排水固结施工技术
        排水固结施工技术常用于建筑工程的地基与加固处理的工作中,排水固结法针对部分建设在软粘土地基之上的地基处理能够起到很好的效果,除了能够进一步提升地基的承载能力,同时也对沉降、固结土体等问题起到很好的控制效果,并且对孔隙水的排除起到很好的效果。排水固结法是通过充分利用加压与排水这两个系统来进一步提升加固水平,加压系统有降低地下水位法、联合法、电渗法、堆载法、直空法等。排水系统则包括了竖向排水与水平排水这两个部分,因此,排水固结法在地基施工处理中起到了一个核心的作用。
结束语
        土建施工新技术涉及技术种类较多,而且各种新技术在实践应用过程中也始终处于持续创新状态,因此,建筑施工企业应当始终秉持与时俱进的态度,根据建筑工程类型、规模等信息,科学合理的选择施工新技术,在保证工程质量的前提条件下,实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经营目标。
参考文献
[1]李生旺.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安徽建筑,2019,26(11):117-118.
[2]蔺晶.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在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绿色环保建材,2019(10):147.
[3]王维俊.建筑工程中对土建施工新技术应用的分析[J].山西建筑,2019,45(03):88-90.
[4]肖国军.房屋建筑工程中施工新技术的应用及发展趋势[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24):128-129.
[5]曹山山.建筑工程施工新技术的应用探讨[J].中国战略新兴产业,2018(32):167-16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