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徒觉醒
广东万源建设工程有限公司 广东佛山 528200
摘要:随着经济发展和人们生活水平的不断提升,人们对于建筑施工质量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作为关键环节的混凝土施工技术也面临着更多的技术挑战。混凝土施工质量对于整体建筑的质量具有巨大的影响,施工人员需要在过程中加强管控,严格按照设计标准要求组织各项混凝土施工项目,确保配比、拌和、浇筑、养护等各个环节质量满足要求。本文从某建筑工程主体混凝土搅拌、浇筑、振捣、养护以及柱梁板施工、施工缝留置等方面涉及到的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进行浅显谈论。
关键词: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质量控制措施
引言
混凝土施工质量对于建筑结构的抗震性能、强度、防水、耐久等各方面的性能具有较大的影响,在现场施工过程中需要加强对各项技术手段应用情况的监管力度。而且当前的混凝土技术在国内各类施工单位中都得到了广泛的应用。随着科技和城市化进程的逐步发展,人们也不断提高了对建筑质量的标准和要求,进而对混凝土的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两个方面要求也不断提高。
1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问题分析
1.1麻面问题
在建筑施工期间,混凝土未严格按照要求进行浇筑养护会导致麻面问题的出现,对于工程质量产生一定的影响。例如,在建筑混凝土结构中出现大量的麻面将会导致建筑表面平整度降低,也会导致裂痕问题出现的概率大大增加,对于建筑外观以及结构性能产生严重影响,如果麻面大量出现在建筑的主体部分,甚至会影响建筑的载荷承受强度,影响建筑的安全性能。为此,建筑施工过程中需要严格控制混凝土施工质量,避免出现麻面问题,确保建设整体的美观性以及结构稳固性满足用户需求,避免影响企业发展和用户安全[1]。
1.2钢筋暴露
混凝土施工过程中如果对钢筋处理不到位也会引发钢筋暴露问题,这也是建筑施工中一个常见的问题。钢筋暴露将会导致裸露的钢筋与空气发生反应进而出现锈蚀问题,在锈蚀过程中会不断破坏周围混凝土结构的稳定性,而且随着锈蚀的不断深入,最终会对建筑结构产生严重危害。当前发展出来了一些先进的混凝土施工技术,可以将钢筋与混凝土的结合性能大幅度提升,依靠混凝土对钢筋进行保护,两种起到互补提升的作用。
1.3裂缝问题
混凝土施工中最常见影响最大的一个问题就是裂缝问题,裂缝将会对建筑结构的稳定性产生严重影响,导致建筑难以承受相应的负荷,其使用周期与抗震性能等都会受裂缝干扰而下降。为此,建筑施工人员需要加强对于裂缝问题的关注程度,在混凝土施工期间加强过程管控,及时发现并处理结构裂缝,避免裂缝累积对建筑结构产生严重危害[2]。
2质量管理
2.1混凝土搅拌管理
首先,确保混凝土原材料检测合格,做好试块留置,并检查搅拌设备的控料情况,避免由于机械设备出现粘料、堵塞等问题,影响混凝土的搅拌质量;其次,混凝土自搅拌机卸出后,应及时运至浇筑位置,不得超过规范要求和试配的初凝时间,避免出现离析、分层、漏浆的情况;最后,对于不同天气情况,应当及时进行沟通,调整好外加剂以及配合比,杜绝出现人为的随意调整搅拌时间等质量隐患。
2.2混凝土浇筑管理
混凝土浇筑的管理重点在于,保证混凝土在浇筑期间始终保持流动性,并在浇筑混凝土过程中,进行旁站式监督,确保施工质量;具体浇筑过程中,应当在施工现场预备充足的串筒及溜槽,进行分层浇筑,使用插入式振动器时,每层厚度不超过振动棒作用长度的1.25倍,避免一次性浇筑方量过大,导致浇筑质量下降的情况[3]。
2.3混凝土振捣管理
振捣过程,要求振捣作业人员具备一定的施工经验,并在具体操作过程时,做到快插慢拔,以避免振捣棒将混凝土浆液带出混凝土,从而影响混凝土的施工质量。振捣模板周边混凝土时,应当要求振捣人员将振捣棒垂直插入,同时要求振捣位置应当小于振捣棒的作用半径的1/2区域,且还应当避免振捣插拔过程撞击模板。在施工前,应当对施工作业区域进行事先布点,根据实际施工作业区域,进行插点的排列,每一个点振捣时间一般为20—30s,结合实际施工顺序,确定采用行列式或者交错式振捣管理,从而进一步的预防出现漏振。
2.4施工缝留置管理
施工缝的留置施工,混凝土浇捣过程中往往会超过原有既定的施工时间,故在管理上应当予以预留充分的作业衔接时间,为便于混凝土进行二次浇筑、振捣,尤其是在大面积浇筑混凝土的施工过程中,经常因种种原因导致整体施工过程不能够按照既定安排执行,因此在施工管理过程中需要及时调整作业内容以确保施工缝的施工质量[4]。
2.5柱梁板施工管理
柱梁板施工前,应当对柱梁板的支撑进行必要的检查验收,避免浇筑过程中,模板由于混凝土冲击以及振捣棒的冲撞,导致模板出现松脱开裂漏浆,而引起不必要的质量隐患;具体施工过程中,固定振捣作业人员的站位,避免由于人员荷载以及机械荷载,影响施工作业环境的安全;对于局部施工作业人员无法进行有效振捣的区域,施工作业人员应当定期进行辅助敲击模板,一方面检查混凝土的浇筑饱和度情况,另一方面通过敲击促进混凝土的流动,避免出现局部蜂窝麻面以及空洞情况。在施工完毕之后,施工管理人员,应当对浇筑完成的柱梁板进行全面检查,避免施工过程的扰动,导致模板出现变形。
2.6质量监管体系
建立完善的混凝土质量监管体系,提高质量监管能力。第一,应按照混凝土相关规范和制度进行严格的管理,并开展对应的培训和教育,不断提高管理人员的专业技术水平和能力。第二,各部门各环节的分工和职责应更加明确和细化,增强管理人员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第三,建立质量监管小组,对各个环节进行检测和监督,对发现的问题及时上报并提出一定的解决办法,在确保混凝土的质量合格之后,才能开展下一步的施工作业[5]。
2.7混凝土养护管理
首先,在混凝土浇筑完毕之后,及时与施工单位指派的专职养护管理人员和监理沟通,检查施工单位所提供的养护方案是否符合施工规范要求,并随时检查其执行情况,以混凝土表面始终湿润为依据,及时调整洒水频率,确保养护阶段有始有终,对普通混凝土的养护天数不能少于7天。其次,密切关注施工养护期间的天气变化情况,做好天气记录,尤其是雨季施工作业阶段,在养护管理上,应当予以记录当日降雨情况,以避免降雨因素,导致相应养护管理的不到位;最后,要求相关养护人员能认真负责,发现问题及时处理,确保混凝土的养护管理工作落实到位,预防混凝土产生裂缝。
3结束语
综上所述,混凝土施工技术及质量管理是一项非常复杂的工作。应从混凝土施工的各个环节加以控制,及时总结各个环节中存在的问题及对应的预防及解决措施,并引入成熟有效的施工技术,有效避免各类质量缺陷等问题,从而保障混凝土施工的规范性。同时结合相应的规范和制度建立科学有效的监督和管理机制,不断提高混凝土质量的管理水平和能力,从而保障混凝土结构质量得到有效提升。
参考文献
[1]颜冬.提高混凝土建筑工程管理及施工质量控制的措施[J].四川水泥,2018(12):227.
[2]吴大伟.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的分析[J].住宅与房地产,2018(34):159.
[3]雷师师.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的分析[J].建材与装饰,2018(46):166-167.
[4]陈江,何子平.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8(32):123.
[5]温少锋.建筑工程混凝土施工技术与质量管理的分析[J].低碳世界,2018(11):168-16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