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与控制措施研究

发表时间:2020/9/21   来源:《建筑实践》2020年第15期5月   作者:丁国峰
[导读] :建筑工程项目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其中各环节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为保证造价成本的合理性,还应该开展精细化、动态化的造价控制。
        丁国峰
        天津房地产集团有限公司 天津市 300191
        摘要:建筑工程项目是一个漫长的过程,在其中各环节都需要投入大量资金,为保证造价成本的合理性,还应该开展精细化、动态化的造价控制。文章首先对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属性进行分析,结合动态特征对各环节造价管理工作提出一些建议,希望通过文章论述能够为相关工作提供一些帮助。
        关键词:建筑工程;造价动态;动态管理;造价控制
        引言
        建筑工程全过程动态控制又称为工程造价的全过程管理,工程建设领域的投资控制更加重要,其工作内容就是对当前工程造价进行系统化的管理,根据工程建筑对其造价内容进行评估工作,对工程中的施工工作、验收工作、结算工作进行有效的监督及管理,从而对工程中的造价内容进行核算,才能确保工程利益的最大化,而进行工程全过程的造价管理工作对于我国建筑管理工作起到极大的作用,使建筑过程更加规范化、高效化。
        1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属性分析
        工程造价,指的是完成一项工程建设所涉及的全部成本开支,也就是建造这项工程的所有成本价格总和。工程造价,反映了建筑建设的成本支出,其本身具有动态性的特征。因为从建筑工程建设的过程来讲,其时间跨度是比较大的,一般来说,短则一两年,多则两三年,甚至有些项目的时间可能更长。建筑工程的建设时长以年为单位计算,这一过程中,很多参与施工因素的价格都会出现波动。比如一些基本的材料,水泥、沙子、钢筋等,一些建筑材料的价格会出现上涨。比如2020年初因为疫情影响,一些建筑材料的价格就相比年前有了大幅度增长,这必然就会导致建筑工程的成本增加。再比如在设备租赁、人员工资等方面,随着时间的延伸,这些方面的成本也可能出现增长。随着时间的变化,建筑工程各项成本也会随之变化,从而导致造价出现变化,与最开始的预算方案产生偏离。这种造价的变化,与预算方案产生的偏离,也就是工程造价动态性的体现。工程造价本身具有动态性的特征,这就要求造价管理也要表现出动态化的控制,要随着造价的实际变化,对管理工作实现不断的调整,让造价管理可以跟上工程造价的实际变化发展,这样才能让造价管理取得切实的效果。
        2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控制措施分析
        2.1投资决策环节
        因为建筑工程施工工序与内容较为复杂,因此导致其造价会发生很大变动。所以在建筑造价全过程管理过程,需要从投资决策阶段对造价采取动态管理模式,从而为后续施工工序的开展奠定基础。工程项目投资决策的好坏也直接影响整个项目工程施工质量与收益,所以在该阶段,造价人员应深入和全面的进行调查与研究,并结合工程施工目标和内外部环境等因素进行具体分析,详细分析对造价变动造成影响潜在和外在风险,依照风险的成因和其可能会引发的问题制定合理的防范应对措施,从而提高建筑工程投资环节预算的合理性。
        2.2设计阶段造价控制
        在进行建筑工程施工之前,需要由相关的工作人员对建筑工程进行整体设计和把控。在进行施工设计时,设计人员要深入施工现场,根据施工需要以及实际的施工情况设计和完善施工方案,并制定应急对策。在整个施工过程中,需要把每一个环节的预算成本都清楚明了地展现在施工设计上,进行工程造价的根本目标就是让每一个环节的工程造价都接近这个预设数值,从而控制整个建筑工程造价。同时,由于影响工程造价的因素是动态的、不断变化的,因此也要根据实际情况不断调整施工设计的造价预算。
        2.3合同签订阶段造价动态管控
        建筑工程项目合同是对项目主体责任和义务的明确规定,如果在工程施工之前缺少合同管理,不能发现合同中存在的不合理因素,就会产生增加项目造价的风险,因此,对于建筑工程合同的管理也是重要的环节。

比如,在工程施工合同中,没有明确说明因为外界因素造成施工方案的变更,而引起施工成本和造价提升的问题,就会对项目主体人的合法利益造成不同程度的侵害,而减慢项目顺利施工进度,又一次造成项目造价的提升。针对这类问题,在项目合同管理阶段,相关造价管控人员应在合同正式签订之前,帮助项目主体了解合同主体内容,对于合同中呈现的不利于主体利益的条例,应在双方许可的情况下展开调解,避免合同在签订后出现变更,发挥合同约束双方的施工,并为工程动态造价管控工作带来指引和帮助。
        2.4施工阶段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
        施工单位是建设项目施工阶段控制工程造价的主体。在合同订立的过程中,要注意以下几点。首先,施工单位要比较施工方案与施工组织设计,合理安排施工顺序;哪些设备应安排进场,哪些设备应安排退出,并详细安排工人的退出时间。防止了设备闲置、工人窝工的现象,从而减少了资金支出,保证了施工进度。其次,施工单位要合理安排工期,在不同的时间安排不同的工人从事不同的工作,以达到企业效益最大化。在施工阶段进行施工控制,材料控制是施工控制的重要组成部分。建设方应首先统计建设所需的材料,并对材料的不同市场价格及其变化进行调查,以其为依据,在最佳时期内进行材料采购,一方面可以有效减少材料积压带来的成本,另一方面也能防止材料浪费。在控制建筑材料价格的过程中,控制建筑材料差价是重中之重。建筑材料市场上,不同质量的建筑材料其价格也大相径庭。随着我国市场经济的发展,建筑材料价格差距越来越明显,因此,建筑材料价格的控制十分重要。
        2.5竣工阶段造价动态控制
        在建设施工后,需要对建设工程的各个项目内容进行竣工阶段的造价动态控制,需要有关工程的管理人对不同资料内容进行造价管理,对竣工中所有的项目内容进行造价管理,确保各项资料的内容与建筑竣工阶段的造价管理相互影响。在建筑竣工阶段,有关的造价管理中需要涉及不同的信息资料,这样才能对相关的建筑工程造价动态控制资料进行分类与管控,避免因为不同的工作人员在竣工阶段开展造价管理及动态控制中出现思维混乱的问题。同时,依靠这样的方式,可以对工程造价的动态控制进行有效的审核,从而解决造价动态控制中出现的问题,使建筑工程竣工阶段的造价动态控制水平符合建筑工程中的相关要求,及时纠正建设工程进展过程中可能发生的价差,取得社会效益和投资效益的最优化。
        2.6基于PDCA模式实施动态化造价管理
        动态化造价管理的实现,可以有很多不同的渠道方法,而以PDCA模式为基础构建动态化管理,这是一个可行的方法。PDCA管理的实施,可以分为四个环节,分别为制定计划、执行、效果检查、提出建议。以一段时间为周期,重复这个循环,便可以让管理活动变得动态起来。因此,可以立足建筑的分项工程,如基础工程、主体工程、水电暖安装等等,分为不同的管理周期。在每个周期内,分别制定造价管理的目标和计划方案,然后予以实施。根据前一阶段的实施效果,提出造价管理的整改建议,然后对后一阶段的造价管理进行优化,调整造价控制标准,或者是对管理方法进行优化等等。通过PDCA循环管理的实施,能够在工程建设过程中不断提升造价管控的效果,这样能够让造价管理实现动态化的控制。
        结语
        综上所述,想要满足企业获取最大化的经济利润,需要全面做好建设工程造价动态控制管理工作。因为我国当前造价动态化控制工作还存在一定的差异,其动态管理控制意识也比较薄弱,为更好的降低成本费用,还需要做好全过程动态化的造价管理,实现各阶段有计划的成本控制,从而保证建筑工程造价管理的合理性。
        参考文献
        [1]吕银霞.建筑工程造价的动态管理与成本优化控制探析[J].工程技术研究,2018(10):126-127.
        [2]丁一,伍岳青,李玉菁.建筑工程造价动态管理控制分析[J].城市住宅,2020,27(2):212-213.
        [3]龚雪琴.动态管理控制在建筑工程造价管理中的应用[J].住宅与房地产,2020(9):18.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