崔学军
江苏省徐州市侯集高级中学
摘要:高中物理的教学质量与课堂教学效率有密切联系,在应试教育理念的影响下,很多高中物理课堂存在教学方式单一、趣味性低、师生无交流等问题,不仅浪费了教学资源,而且不利于高中物理教学的发展。为了改善这一问题,阐述了突破高中物理课堂教学难点的策略,希望能提供给物理教师借鉴意义。
关键词:高中物理;教学难点;教学策略
自新课程改革以来,我国教育部门对高中物理教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学生在掌握物理知识的基础上,应灵活运用物理知识点。为了提升物理教学质量,教师应围绕学生开设教学活动,在课程讲解中引导学生主动思考问题,以下笔者展开论述。
一、教学难点形成原因
目前,在我国又掀起了新一轮的课改,高中物理新课标的目标是提高全体学生的科学素养,即通过对物理的学习,使得自己的科学素养得到提高。然而,对于高中生来说,物理被他们列为很难的科目,即普遍感到学习物理学科非常难,从而产生厌学或者不学的现象,我想,产生这种结果的主要原因是由于我们在教学中没有帮助学生较好的突破教学的难点,没有让学生明白物理教学中难点知识的内涵和外延。这也就使得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将成为一个很大的难题。那么什么是教学难点呢?
所谓的教学难点,是指学生不易理解的知识,或不易掌握的技能技巧。物理教学难点的产生与学生的认知结构紧密相关,它是由学生原有的物理认知结构与学习新内容之间的矛盾而产生的。对于教学难点,如果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很好的突破教学难点,就会影响学生对物理知识的学习和掌握,从而使得许多学生对物理学科望而却步,心惊胆战。因此,如何带领学生们突破难点成为高中教学中非常值得注意的问题。
二、突破教学难点的有效策略
1.充分备课,准确把握教学难点要能够突破教学难点,首先必须找准教学难点。这就需要老师在课前充分分析教材、学生的认知情况以及学生的现有知识水平,这样才能够准确把握课堂教学的难点。如果教师没有充分的备课,就不可能准确把握教学难点,从而突破就无从谈起了。所以,教师在备课的时候,应该反复研读教材,教参等,结合自己学生已有知识储备、心理状态等,准确确定教学难点。
2.巧妙运用演示实验。在教学中,有些知识不好理解,而且讲解起来也觉得很空,如果能够运用演示实验的方式将相应的知识演示出来,这不仅能够给学生直观具体的视觉感,而且能够给学生留下深刻的印象,成为其记忆中的一部分,重要的是可以让学生比较轻松的突破知识难点。
可见,演示实验在教学中的重要性。所以,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尽量设计一些演示实验,将其运用到课堂教学中,帮助学生突破难点。当然,实验设计要注意可观性、针对性,更是不能失败,否则将会适得其反。
3.利用先进的多媒体技术。多媒体教学具有自身的很多优势,在教学中起着举足轻重的作用。例如,在物理教学中,有时候需要了解微观层次的结构,我们没有办法让学生通过感官获取其中的信息,于是我们可以利用多媒体进行模拟其结构,让学生能够更加直观的感受和观察,利于他们理解,从而突破了难点。
同样,宏观的结构我们也无法进行实际展示时,学生理解难度也会加大,于是教师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宏观缩小展示。对于一个发展变化的过程,教师也可以运用多媒体进行过程模拟等等,这对于学生突破知识难点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所以,在教学中应该注意配合使用多媒体进行教学。当然,任何事物都存在物极必反的效果。教学中也不能完全依靠多媒体,而应该是配合使用,让教学效果达到最佳为宜。
4.将教学难点分化处理。教学的难点从整体上来看,好像是一个问题,实际上,它往往是由一些简单的多个问题组合在一起的,最终形成一个学生很难理解的问题。在这种情况下,我们就应该想办法将这一个难点进行分化,然后采取各个击破的方式,最终突破这个教学难点。
将难点分成若干个容易一点的问题,在教师的指导下学生通过解决简单问题的基础上逐步解决比较难的问题,并且让各类学生均有输出信息的机会。尤其是对于综合性强、物理过程复杂的问题,教师应该带着学生根据物理情境,按照物体的先后运动过程,对复杂问题进行肢解,就像剥洋葱那样,层层深入,逐步解决。当学生将每一个问题都能够解决了,那么学生对整个问题就能够解决了。
5.利用对比和类比的方式进行教学,教会学习方法。造成学生学习感到困难的原因除了问题本身比较难以外,还有就是由于物理概念和规律之间存在相关或相类似的时候,学生往往不能分清各个知识点之间的区别与联系,而是将其混为一谈,最终导致记忆模糊不清。对于这类情况导致的难点,教师可以将这些相关或者相似的物理概念和规律进行对比或者类比讲解,让学生对这些规律和概念之间的关系有一个更加清晰的认识,从而达到能够区别相似概念,理解其中的含义。同时,在这样的过程中,学生还能够学会学习的方法,增强了解决问题的能力,从而提高学习效率。这最终会使得学生在课堂上突破难点的能力增强。
6.培养学习兴趣,提高思考积极性。爱因斯坦曾经说过:“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果将学生学习物理的兴趣调动起来了,那么就提高了学生学习的主观能动性,学生就会积极主动的思考问题,从而往往会以更加坚强的忍耐力去克服学习过程中所遇到的困难,所以,在教学过程中,教师要注重对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这也是许多教育工作者所达成的共识。作为教师,只要在教学过程的各个环节,有计划、有目的地对学生实施兴趣的培养和激发,并激发起学生强烈的求知欲,就能获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让学生愉快、主动的参与学习。
7.将理论知识与生活实际相结合。在物理教学中,如果将书本上的理论知识和学生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结合在一起,这样有利于深化学生对书本上的理论知识的理解,能够加深学生对课本上理论知识的印象,同时也可以提升学生运用知识的能力,增强学生对物理学科的兴趣,从而有利于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难点。
综上所述,突破教学难点的方式较多,但是究竟选用哪一种方式教学,还需要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和教学实际情况,这样才能做到恰如其分的突破物理教学难点,从而让学生更好地掌握相关的物理知识。当然,也许还有其它好的方法可以帮助学生突破教学难点,这需要广大的教育工作者不断研究和总结,为更好地突破教学难点服务。
参考文献:
[1]胡秀霞,胡国进.新课改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实践初探[J].教育学术月刊,2006(12):73-74.
[2]何文明.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学生提问能力的培养[J].教育学报,2002(5):34-38.
[3]申颖.新课程改革背景下高中物理课堂教学实效性提升策略探究[J].才智,2013(32):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