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筑给排水设计中节能减排措施的探析 李楠

发表时间:2020/9/21   来源:《建筑科技》2020年6月11期上   作者:李楠
[导读] 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居住环境逐渐成为许多人热议的内容。居住环境不仅要考虑到质量与舒适度,同时还要考虑到功能。

6105241990032XXXX8陕西省榆林市  李楠   719000

摘要:伴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生活质量的提升,居住环境逐渐成为许多人热议的内容。居住环境不仅要考虑到质量与舒适度,同时还要考虑到功能。为了体现时代发展的创新,协调人类与自然的关系,本文将以节能减排技术为切入点,尝试性研究建筑物的给排水系统融入节能减排技术思路,旨在保护环境、节约资源,推动社会进步与可持续发展。作为现代建筑物中的重要组成成分,达成节能减排目标需要做好给排水系统科学设计与创新,改良排水方式,提高节能减排效果。
关键词:节能;减排;建筑给排水设计
        1.建筑给排水设计节能减排存在的主要问题
        1.1给水系统管材、阀门附件等设计存在的问题
        建筑给水系统设计工程中,受设计理念和设计专业水准影响,选用错误的阀门或者质量不达标的管材及配件,出现设计不合理问题,给管路施工与使用埋下隐患,严重情况下导致漏水事故发生。有些建筑的给水系统设计,不恰当的管道连接方式未做到管道接口的严密性,加大了管道受外界作用出现破损问题的发生几率,引起不必要的水资源浪费,造成人们用水不便的情况。一般来说,阀门漏水和节点漏水是管道漏水的最常见之处,这两个漏水问题一经发现便已经引起了大量水资源浪费,而且对住宅户内造成不可预估的破坏力,一旦没有第一时间发现和维修,不仅会令水资源浪费更加难以控制,而且对户内造成不可挽回的影响。
        1.2供水设计的浪费问题
        建筑供水系统目前常见的水资源浪费问题体现在超压出流方面,大大降低了供水经济效益。该问题具有一定隐蔽性,难以被人们轻易发现,所以无法及时上报到有关部门提高重视程度,多年来,很多建筑供水系统至今依旧没有通过相应工作从根本上解决该问题。
        1.3再生水资源利用率低
        现阶段来看,我国西北地区在缺水城市中占据较重比例,缺水程度也更强烈,各地建筑给排水工程设计师,只有做到对再生水资源的充分考虑和合理应用,才能够在建筑给排水系统内发挥生活用水、雨水的再利用价值。然而,在实际情况中,很多建筑直接通过排水管道排走雨水,在水资源严峻紧缺形势下,该现象无疑是水资源的浪费表现,降低了再生水资源在建筑给排水系统中的利用率。
        2.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减排有效措施
        2.1热水供应循环系统的合理设计
建筑给排水系统在设计阶段要对热水网进行合理布置,避免由于布置不当引起不必要的水资源浪费。注意预防混合水装置发生冷水口水压与热水口水压不同的问题,这是因为冷水压小于热水压时,建筑使用者难以控制热水的更多消耗,能源消耗更加严重,而热水压小于冷水压,想要出水管流出温水需要经过大量冷水流出才能实现,消耗水资源的问题也很严重。而且热水供应系统如果未达到有效循环或者设计系统长度较远,热水在供给运输过程中造成热量的流失,就会造成更多不必要的资源浪费。因此,设计人员做好热水供应循环系统各环节的合理设计,建议条件具备情况下,尽量以可再生能源作为建筑物热水的主要供应渠道。



        2.2 排水管道的节能减排设计
        一般来说,塑料管道是常见的建筑排水管道材料,现如今人们对建筑设计质量和居住环境提出了更高要求,塑料排水管道会产生较大噪音的缺点也就愈加突出,用铸铁排水管取代塑料排水管,虽然可解决噪音问题,却存在材料浪费的新问题。所以,排水管道设计过程中,可采取暗管安装方法,此步骤需通过管槽和管井合理设计实现,针对无法暗装的情况,建议配合使用螺旋、空壁、芯层发泡达到节能减排和避免噪音目的。
        2.3 给水管道的节能减排设计
        建筑给水管道采取塑料管道既有优点,也有缺点,优点在于具有较强耐腐蚀性、易清洁、干净卫生等方面,缺点在于遇热容易膨胀、易燃烧性等方面,此外容易在接头部位出现溢流问题,一旦采用质量不达标的管材,发生水资源浪费的几率和程度更大,且维修较为困难。所以,现代建筑给水管道设计时尽可能应用暗装设计。
        2.4应用太阳能热水技术
        现如今,太阳能的应用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是应用最为广泛的一种能源,具有应用过程对生态环境无害、成本低廉的优势,随着近年来的大力研究和实践推广,太阳能技术愈加成熟完善。将太阳能技术应用到建筑给排水设计中十分常见,纵观我过近两年的建筑,很大程度上普及了太阳能热水技术的实践应用,使用者也普遍认可这种节能减排技术。不过,不可否认的是,太阳能节能技术在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中的应用还存在着形式过于单一问题,尚未充分开发太阳能的更多应用潜力,今后需在此方面继续投入更多关注和研发。
         2.5雨水的再生利用
         现代小区建设中,水资源的消耗也体现在小区环境用水方面,虽然改善了居民生活环境质量,满足了人们对小区环境建设的要求,但路面浇洒、道路浇洒、绿地喷洒等过程的水资源消耗不得不引起重视。所以在统筹规划设计小区给排水系统使,充分考虑小区水网体系和绿化体系,科学设计雨水收集系统,合理使用收集的雨水,在不影响小区环境用水前提下,实现最大限度的节能减排。设计人员将雨水排水体系和雨水收集系统进行结合设计,收集雨水后适量储存于蓄水模块内,利用相关过滤设备对雨水进行过滤、再生,从而得到符合相关水质规定的再生水资源,应用于小区的绿化、冲厕等。同时减少了排入市政雨水管道的流量,减轻了市政雨水系统的负担,实现对雨水管道工程造价的有效控制,渗透节能减排理念,这对于小区建设与城市建设而言,均能够带来更多现实效益。
        2.6新型卫生器具和选用
        过去建筑使用的卫生器具中,水资源消耗主要在水箱使用方面,加之配件密封性、耐用性较差,加大了漏水几率,进一步加剧了水资源消耗。新时期的建筑给排水设计,要尽量选用具有技能减排功能的新型卫生器具与给水配件,设计人员可选用节能型高效坐便器,该产品单次冲水使用量只有 5L,相较于过去的单次冲水量而言,至少节约了一半水资源,也可将手拉延时自闭器设计到浴室中,研究表明该产品能达到过去浴室用水量近20%的节约效果,还可以将新型陶瓷芯水龙头设计到建筑给排水系统中,发挥该产品密封性强、耐用性佳的优势,避免发生给水过程的漏水情况,实现对水资源的节约目的。
        3.结束语
        总而言之,节能减排在建筑给排水系统设计中必不可少,设计人员要从具体问题入手,迎难而上加大对建筑给排水设计中的节能减排措施研究和实践推广,总结经验,找到更有效的绿色节能设计思路和方法。
参考文献
[1]张守勇.建筑给排水工程施工中节能减排的措施研究[J]. 建筑建材装饰,2020(4):161+195.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