绿色建筑技术的公共建筑改造方法分析

发表时间:2020/9/21   来源:《建筑科技》2020年6期上   作者:马昌浩
[导读] 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相应地,人们对于建筑的舒适感和功能性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人们的节能环保意识也越来越强了,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传统的建筑技术进行转型。

深圳市中深装建设集团有限公司  马昌浩   518000

摘要:随着我国社会与经济的进一步发展,相应地,人们对于建筑的舒适感和功能性也有了更高的要求;同时,人们的节能环保意识也越来越强了,这就会在一定程度上促使传统的建筑技术进行转型。其中,对于公共建筑而言,在运用绿色建筑技术进行改造之前,要考虑各方面的因素,比如说建筑物周边的环境,还要对当地的气候,建筑的风格进行深层次的分析和研究,从而全面发挥绿色建筑技术的优势,进行合理有效的改造,满足人们的期待以及生活使用的需求。
关键词:绿色建筑;建筑技术;公共建筑;技术改造
        时代在进步,社会在发展。近年来,我国公共建筑的数量一直在不断地增加,而且种类也是越来越丰富,相信在未来也会成为一种向上的趋势,相对的,对于部分老旧的公共建筑的改造需求也就会越来越大。然而,如果在改造公共建筑的过程当中,没有像上文提到的那样,没有充分考虑改造方案以及分析考究当地的气候以及对周边的影响的话,很容易出现“出力不讨好”的现象,改造成本高而效果不如人意,在改造时对周边的环境造成影响;还有的就是干脆把原有的建筑直接摧毁然后进行重建,又会造成一种资源的不必要浪费。绿色改造技术的出现为公共建筑改造提供了稳定的技术支持,有效解决了以往改造方案中存在的无法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文对绿色建筑技术的公共建筑改造方法进行分析。
        1.绿色建筑概述
        随着我国经济社会的不断发展,人民的生活水平越来越好,对于精神文化以及居住的要求也越来越高,我国的环境保护建设也在不断地发展。记得2013年,习总书记在面对着环境与发展的关系问题时就提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同时,“五位一体”中包含了政治、经济、文化、社会以及生态文明,其中生态文明在五位一体的建设当中居于重要位置。为了实现我国的可持续发展,进行了一系列重要的举措,比如相关法律的修改与完善,污染物的排放以及治理制度的严格落实,国家污染普查,环保督察等等。然而,虽然我国现在特别重视环境保护,但是相对于发达国家而言,我们的环境保护还是起步较晚,也存在着较多的缺陷。
        绿色建筑的理念是从长远角度出发,以发展的观点看问题,在建筑设计和使用过程当中不仅要求能满足用户舒适空间的需求,更要保证低碳环保的发展特点,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的要求。绿色建筑使得人们在追求经济利益的同时,也要注意生态环境的保护,而且更多注重对生态环境的影响,坚持人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原则,打造绿色生态建筑,实现绿色可持续发展。绿色建筑理念是我国在可持续发展道路上采纳的一种先进的理念,主要针对的是现阶段我国资源不合理应用,水、土壤、空气等污染日渐加剧的基本现状而实施的一种新的理念。
        2.绿色建筑的改造方向
        提及建筑物,能源消耗量大事虽有建筑施工和使用过程中最为突出的一个特点。通过采用绿色建筑技术,不仅可以为使用者提供一个舒适、健康、宜居的环境,同时还可以降低相关资源的消耗量,提高资源的有效利用率。根据传统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可以将绿色建筑技术分为节地、节水、节能、节材以及室内环境质量五个方面。每个方面都会在相应的阶段控制,比如说,节地主要控制在规划阶段,节材主要控制在施工阶段,在改造阶段可以充分利用的应该是考虑节水,然后在室内环境质量方面就考虑节能,像节能冰箱,节能电视,节能电灯等节能家电及其他。在绿色建筑的改造方向上,我们可以节约水资源、提高水资源的利用效率,做好节能与资源管理,还有全面优化室内的环境质量。
        3.绿色建筑技术的公共建筑改造方法
        世界上的资源是有限的,为了能够有效缓解资源短缺这一问题,社会各界对能源节约更加的关注与重视。现阶段,在社会能源消耗当中,建筑能耗约占30%-40%的比例。因此,世界各国都在积极探索,寻找降低建筑能源消耗,合理保护环境的方法,公共建筑节能技术从而成为研究的重点关注对象。绿色建筑是一种创新型的建筑技术,目的就是为人们提供舒适健康的环境,与此同时,能够合理地配置资源,避免建筑影响周边的环境。对于我国来说,城市化进程正在不断地延伸,加强改造现有的大型公共建筑已经十分必要了。



        3.1绿色建筑技术中的围栏结构改造
        建筑中的围栏结构有外墙和外窗,保证了室内的环境,可以有效地抵御酷暑和严寒,实现保温和隔热。公共建筑在减低供暖和减低能耗时,首先需要减少的室内外的热传递,降低外窗和外墙的综合热传导系数。
        3.1.1外窗改造
        外窗的作用是可以阻止外面的风进入室内,同时也可以提高室内的采光度,功能非常丰富。特别是对于公共建筑来说,虽然外窗在整个建筑的占据比例较低,但是绝大多数的内外热交换都是通过外窗来完成的,其热交换量明显高于墙体.对于保温来说,换用合适的双层或者是三层真空Low-E玻璃将会极大改善从外创的热工性能;对于隔热,除了更换玻璃材料以外,固定外遮阳和活动遮阳是目前公共建筑这样的主要方式。
        3.1.2外墙改造
        外墙保温技术的类型多元,其中可以大范围使用外保温,基本上对室内和环境不会产生影响。但是,它也有缺点,缺点就是它的保温层不能设置在内部,需要在室外环境长期使用,材料不具有良好的耐久性,施工面临的问题会很多,同时投入的资金也是较多的。内保温对材料强度的要求没有那么严格,具有良好的防火性能,成本也比较低,但是它需要占据室内较多的空间,而且隔热对效果也不是那么理想。自保温不需要良好的施工条件,但其施工过程比较复杂,需要对建筑的结构进行改造,并且相对应的抗震性能也有待提升。
        3.2绿色建筑技术中的设备系统改造
        3.2.1节水系统改造
        节水系统的改造也是公共建筑物节能改造中尤为重要的一个环节,最直接的方式有两个,一是雨水回收,二是中水回用系统。中水回用系统不需要排放建筑物内的污水,而是集中处理污水,这样经过处理的水可以清洁街道,灌溉。通过绿色建筑技术中的节水系统改造,可以有效降低水资源的消耗,全面提高节水效果。除此之外,采用节水灌溉系统、节水高压水枪等进行日常绿化灌溉、公共区域及车库道路保洁等,起到了显著的节水效果。
        3.2.2绿色建筑技术中的空间改造
        绿色建筑技术中的空间改造是通过合理布局建筑内外部空间,使建筑物不仅在外表上别具一格,更是具有良好的实用效果,拥有良好的采光和自然通风条件。在改造公共建筑的时候,可以将内外部的空间进行组合,使室内具有良好的通风条件。为了更好地改造公共建筑,改造公共空间的形体,或者植入功能腔体。
        结语:随着我国建筑领域可持续发展理念不断深入及相应绿色技术不断发展。将绿色建筑技术合理运用于公共建筑改造中,可以有效降低能源的消耗,节约施工材料,而且也可以从根本上提高公共建筑的室内环境质量。本文以绿色建筑技术与基础,对其改造公共建筑的方法进行分析与总结,使得绿色建筑技术不仅能发挥它独特的优势,同时也保证了节能环保。
参考文献:
[1]陈天予,屈蓉,刘达.基于绿色建筑技术的公共建筑改造方法探索[J].绿色环保建材,2020(08):28-29.
[2]马聪,刘东海,罗晓予,沈芳华,何怡群.基于增量成本的绿色校园建筑技术选择研究——以浙江省中小学为例[J].华中建筑,2020,38(07):34-38.
[3]韦久跃,张成绪,陈晓然.深圳市绿色三星级公共建筑设计技术应用与分析——基于《绿色建筑评价标准》GB/T50378-2014[J].住宅与房地产,2018(29):49-52.
[4]宁泽轩.绿色建筑技术在公共建筑中的运用——以某中学教学楼为例[J].建材与装饰,2018(13):93-94.
[5]谭小松.绿色建筑技术在公共建筑改造中的应用思考[J].建筑技术开发,2019,46(10):141-142.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