聊一聊,凝血常规那些事儿!

发表时间:2020/9/18   来源:《健康世界》2020年15期   作者:王芳
[导读] 提到凝血常规,很多患者会误将其认为是血常规,然而两者虽然都是抽取血液的检查,但是检查的主要内容是不同的
        王        芳
        四川省广元市朝天区人民医院    四川广元      628012
         提到凝血常规,很多患者会误将其认为是血常规,然而两者虽然都是抽取血液的检查,但是检查的主要内容是不同的。血常规主要是对人体血液中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及其他分类细胞进行检查,而凝血常规是对凝血酶原时间、国际标准化比值、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凝血酶时间、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进行检验。所以凝血常规检测也是检验科中的一种常见项目,它不仅能够进行诊断筛查出血性的疾病,也可以检查血栓前状态,诊断弥散性血管内凝血或指导抗凝患者的用药及预后观察。今天跟着文章来了解了解凝血常规那些事儿吧!
         
凝血常规检验的作用是什么?
         检查凝血功能是可以了解人体凝血功能,排除出血倾向的可能性。凝血功能检查属于检验科临检检查项目之一,归属于血栓性疾病检查。在手术前、血栓前检查项及监控临床口服抗凝药物患者的必查项目。所以凝血常规项目在临床上对血栓与止血的相关疾病治疗和预后都有重要作用,它也能够对疾病进行辅助判断。通过凝血常规项目检查,帮助医生对患者病情进行预测判断治疗和预后的观察,凝血常规的检验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它是医生为患者进行后续诊断的一个有效基础。
凝血常规检验有哪些项目?
1.凝血酶原时间
         凝血酶原时间称为PT,它是主要检查外源性凝血因子的一种实验。当前临床上监测口服凝化剂华法林治疗的一个指标,作为肝脏合成蛋白功能的主要检测,一般情况下,在检测过程中,凝血酶原时间延长大于三秒才具有临床意义。当凝血酶原时间延长时,就可能是获得凝血因子的缺乏,先天性凝血因子减少及纤维蛋白的缺乏,或者患者本身存在严重的肝脏实质性损害,例如重症肝炎和肝硬化。还有可能就是患者体内有抗凝物质存在,例如患者口服抗凝剂,肝素及香豆素等。当凝血酶原时间缩短,就可能是血栓栓塞性的疾病或凝血亢进状态,或者是由于口服避孕药,患者先天性凝血因子V增多症所导致的。
2.国际标准化比值
         国际标准化比值被称为INR,它是通过凝血酶原时间PT和测定试剂的国际敏感指数推算出来的。在推算中国际标准化比值越高,表示血液凝固所需要的时间越长。如果它的值越低,就表示血液凝固所需要的时间越短,但是如果国际标准化比值太低,就可能会存在血栓,比值过高,则表示人体存在出血风险。国际标准化比值是调整华法林剂量的主要监测指标。


3.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
         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APTT,它是检查内源性凝血因子的一种筛选试验,用来证实先天性或获得性凝血因子的缺陷或是否存在相关因子抑制物。肝素的主要就是对内源性凝血检测,所以APTT成为了常规监测肝素的重要指标。如果在检查过程中发现,活化部分凝血活酶的时间延长,大于十秒时则说明凝血因子Ⅷ、Ⅸ、Ⅺ和Ⅻ缺乏症。例如血友病甲(Ⅷ)。纤维蛋白原、凝血酶原及凝血因子V和X严重减少,例如患者存在严重肝病或者阻塞性黄疽,系统性红斑狼疮及先免疫性疾病;患者使用了肝素等抗凝药物后,体内存在抗凝物质。如果活化部分凝血活酶,时间减短,则说明凝血因子Ⅷ、Ⅸ和Ⅺ的活性增高。患者可能存在血小板增多症,妊娠高血压综合症和肾炎综合症等,还可能是存在血栓性的疾病。
4.凝血酶时间
         凝血酶时间是TT,是检查明确抗凝及纤维蛋白溶解系统功能的一个筛选实验,它主要反映的是血浆内纤维蛋白原水平及血浆肝素让抗凝物质的数量多少。当血浆纤维蛋白原水平增高时,凝血酶时间缩短,血浆内肝素样抗凝物质增多时,凝血酶时间增长。具体在判断凝血酶时间升高时,只有增长三秒才有具体的临床意义,这时表示肝素或肝素样抗凝物质在患者体内存在,患者一般都是尿毒症血液透析患者,患者体内纤维蛋白原降解物的增加;如果缩短,则表示患者存在高纤维蛋白症。
5.纤维蛋白原
         纤维蛋白原FIB,它是由肝脏合成,主要分布在血浆内,是凝血过程中重要蛋白质。纤维蛋白原是急性时相反应的蛋白,它的增高,除了生理情况下应急反应和妊娠晚期外,主要出现在急性感染,烧伤,动脉粥样硬化,急性心梗,妊高症,急性肾炎和尿毒症等病症中。纤维蛋白原的减少主要是患者存在严重肝病或者进行溶栓治疗时。
6.D-二聚体和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
         测定血液中FDP含量,纤维蛋白原降解产物主要反映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与D-二聚体同时检测,可鉴别原发或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亢进。临床上FDP作为多种血栓性疾病的参考指标。它的增高是说明会是原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继发性纤维蛋白溶解功能亢进,血管拴塞类疾病以及可能是由白血病化疗所导致的疾病。还有可能是妊娠后期凝血因子Ⅷ减少,非可溶性纤维蛋白难于形成,在孕期静脉回流不畅从而引发的增高现象。它的降低主要是由于纤溶酶原活化素释放异常,纤溶酶原异常,a2抗体溶酶增多所导致的。《这一段明显有大问题麻烦看下,现在已经不存在这些问题》
凝血常规检验的注意事项
         进行凝血常规测定时,对标本的采集储存和运输非常重要。一般情况下,采集血标本前患者要处于空腹平静状态,因为患者情绪过于激动,剧烈运动会引起血小板数增多,凝血和纤溶活性就会增强。标本采集后要放真空采血管内,否则二氧化碳挥发早会导致APTT和PT时间延长,《都是真空采血管带抗疑剂》要按照对应仪器的性能选择仪器,配套试剂,这样能够让结果更准确。只有在检测中对各环节加紧注意,才能够让检测结果具有准确性,为医生对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提供帮助。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