市政道桥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技术解析 司斌

发表时间:2020/9/1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4期   作者:司斌
[导读] 摘要:交通运输行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在很多程度上推动经济持续发展,并且市政道路承担着车速和行车密度等压力,需要在不断提高其路基路面施工质量的前提下确保行车安全。
        合肥工大建设监理有限责任公司  安徽合肥  230000
        摘要:交通运输行业是我国经济发展的支柱型产业,在社会进步的过程中不断发展和完善,在很多程度上推动经济持续发展,并且市政道路承担着车速和行车密度等压力,需要在不断提高其路基路面施工质量的前提下确保行车安全。路基路面施工质量受到其压实施工技术要点的影响。
        关键词:市政道桥;路基路面;压实技术
        1 关于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技术分析
        1.1 关于夯实技术分析
        随着近年来我国技术水平的发展,对于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的压实技术也有了很大的提高。在工程的施工建设中,夯实技术是应用非常普遍的技术,较为广泛。夯实技术是在实际操作中,使用夯锤对道路工程进行大面积的压实过程,在夯实过程中,使用的夯锤体积和面积相对来说都会比较大。通常会在粘土较多的路面环境中使用夯实技术,这种环境下效果会比较显著。夯实技术工作的原理是通过夯锤在施工中从高处掉落,此时产生的冲击力与相对应的承载力相结合,对路基和路面进行压实,这种技术可以在很大程度上对路面进行排气和缩孔,从而对路面的环境产生一定的效果,进行压实。夯实技术通过对路基进行紧密的压实,对路基的稳定性也产生了很大的积极作用,以保证了施工工程的质量水平和安全性。
        1.2 关于滚压技术分析
        除了夯实技术之外,还有滚压压实技术,这种技术是通过机械设备的滚轮在运转中所产生的压力和荷载力对路基和路面进行压实。滚压技术在使用过程中能够通过对土层的颗粒进行挤压,以此来达到避免道路工程产生形变的可能,在这一基础上,大大加强了路基路面的紧密性,降低松散度。在施工过程中,使用滚压技术可以大大减少路基路面土层之间的摩擦力度,降低摩擦力,通过对土层颗粒的滚压,降低土层的间隙,缩小间隔距离,从而达到压实路面的目的。与此同时,施工人员也需要注意滚压的次数和程度,过多和过量的滚压容易损害土层的主体结构,降低土层的抗压能力,反而对道路的质量问题产生危害。
        1.3 关于振动技术分析
        市政道路的路基路面压实技术,除了夯实技术和滚压技术,还有振动压实技术。振动压实技术也是道路工程建设中经常使用的压实技术。这种压实技术是通过使用压路机,用其振动器的高频率运动然后传送至滚轮上,通过振动力进行压实。振动压实技术的特性和滚压技术有一定的类似,都能通过减少土层的摩擦力对路基路面进行压实,但振动压实技术还可以在压实的过程中,对土层的缝隙间隔进行颗粒式填补,从而大大加强路基路面的紧实程度,提高道路的使用效率。在道路工程的正常施工中,振动滚压技术相对于其他两种压实技术来说,具有花费时间周期短并且是施工频率大等优点,当路面的环境中砂砾土较多时,使用振动压实技术效果是十分显著的,对于路基路面的压实产生的作用会更大。夯实技术、滚动压实技术以及振动压实技术可以在道路工程中起到非常大的作用,对于道路的质量水平、施工的效率等方面都会产生十分重要的意义。合理利用这几种压实技术,有利于工程的顺利开展。
        2 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要点
        2.1 控制含水量
        在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技术的应用中,最为关键的就是要控制含水量,含水量的控制往往是通过土壤压实试验来控制的。市政道路工程中要取得较为理想的压实效果,有关施工人员必须充分认识到含水量与压实度之间的关系。含水量是衡量压实效果的重要参数,含水量越大,其路基路面的密实度越低,压实处理效果越不理想。一般情况下,市政道路工程中,含水量指标维持在2%以内最佳,只有含水量达到此标准,方能保证路基路面的压实处理效果。如果含水量在2%上,压实处理不到位,没有达到工程施工的质量标准与要求,路基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就会不足,有时甚至会导致路面弹簧土等现象的发生。

如果要将含水量控制在2%以下,其碾压处理的难度更大,在实际的施工过程中,往往难以保障压实效果。因此,市政道路工程施工过程中,必须将土壤含水量控制在合理的范围以内,并做好含水量检测等。
        2.2 碾压施工
        对市政道路工程而言,由于存在着道路等级等的不同,这就使得在压实处理中,不同的工程项目所采用的碾压方法也存在着一定的差异性,不同的碾压处理方式甚至会获得不同的压实处理效果。因此,路基路面压实效果受到压实处理技术的影响。在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施工中,对特定施工路段碾压处理的过程中,需要遵循先轻后重、先边缘后中间的碾压顺序,保障碾压施工的规范性,使得其碾压处理能够达到工程质量控制的要求。市政道路工程碾压施工过程中,碾压速度也是决定碾压效果的关键因素。因此,在实际的碾压过程中,有关人员需要根据市政道路的实际情况,对碾压速度等加以科学规划,确定最佳的碾压速度,避免碾压速度过慢导致碾压效果不理想,而碾压速度过快则会造成路基结构的破坏等。
        2.3 控制结构层均匀性
        市政道路路基路面压实控制中,道路结构均匀性的评价也极为重要,结构均匀性是衡量压实效果的重要指标。大量的工程实践表明,路基结构层内板体作用的大小直接决定着路基路面的稳定性与安全性。对粉性土质而言,由于其本身并不具备对水的抗腐蚀与抗冲刷作用,这就使得在施工过程中必须对整体板体、压实等加以严格控制。只有这些指标合格以后,方可保证路基路面投入使用以后具备极强的稳定性与安全性,使得其能够对地下水、地表水等起到重要的隔离作用,进而保障通车的安全性与舒适性。如果在市政道路工程中出现路基的局部强度不足等现象,就会使得工程存在严重的安全与质量问题,这就要求在道路结构上必须保证其宽度留有足够的余地,使得道路断面可以处于良好的运行状态下,保证路肩与路面可以保持良好的衔接性。
        2.4 压实的检测
        当市政道路工程做好压实处理结束以后,有关施工人员要根据其压实处理效果,及时对压实系数等参数加以检测,该检测结果是反映压实指标的重要数据。在压实检测过程中,可以应用核子密度测量法,对沥青混合料路加以检测,将其厚度控制在20cm以下。而对路面密度的检测往往是通过散射方式加以测量的,检测其密度是否能够达到工程质量标准。如果是均匀砂路面,在检测过程中往往应用灌砂法来进行其压实度的检测。总之,针对不同的路面,需要应用不同的检测方式,借助于专业的测量设备,以提高检测的准确性与有效性,保障其压实度检测结果可以为道路工程质量控制等提供重要的数据参考,提高道路工程的整体质量。
        结束语:
        经济的发展促进交通运输事业的发展,人们对于市政道路工程在建设质量的要求也随之提高,在施工中,如果有任何一个环节出现失误,都会影响道路的稳定性以及安全性,而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是其中的一个关键因素。因此,在市政道路工程施工中需要对路基路面压实施工技术要点加以控制,提高其施工质量,提高整体工程施工质量。
        参考文献:
        [1]董一平.探究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技术的控制要点[J].智能城市,2019,5(18):160-161.
        [2]鲍明.市政道路工程中路基路面压实技术研究[J].智能城市,2019,5(11):101-102.
        [3]陈学超.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技术探讨[J].城市建设理论研究(电子版),2017(10):234-235.
        [4]叶志峰.市政道路工程路基路面压实技术的控制要点[J].江西建材,2016(23):168-169.
        [5]李伟.路面压实技术在市政道路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江西建材,2016(14):183+187.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