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代防汛抗洪应急抢险救援工作探析 曹溥晶

发表时间:2020/9/1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4期   作者:曹溥晶
[导读] 摘要:防汛抗洪是新时代抵御自然灾害的重要手段,应急抢险救援工作在救灾过程中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
        武警警官学院训练基地兵种训练系  广东广州  510000
        摘要:防汛抗洪是新时代抵御自然灾害的重要手段,应急抢险救援工作在救灾过程中也发挥着举足轻重的作用。本文将具体分析我国现阶段防汛抗洪以及抢险救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并进一步给出解决方案,为今后的防汛抗洪应急抢险救援工作提供参考。
        关键词:防汛抗洪;应急抢险救援;解决方案
        引言
        进入2020年以来,我国遭遇了一系列自然灾害。一月在武汉爆发了新型冠状肺炎疫情,二月部分地区受到了蝗虫的侵害,七月安徽等地爆发洪灾。相比于病毒和飞蝗,洪灾可以提前防范,做到防灾减灾。随着社会的不断进步,传统的防汛抗洪应急抢险救援工作也需要积极改进,转型升级,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就强调要把预防自然灾害作为重点,同时将防灾、抗灾、救灾有机统一,丰富减灾手段,提高救灾效率,建立完善的防灾救灾体系,全方位增强我国抵御自然灾害能力。防汛抗洪应急抢险救援工作进入了新的阶段。
        1 新时代防汛抗洪应急抢险救援工作中存在的问题
        1.1 缺乏完善统一的工作体系
        现阶段防汛抗洪应急抢险救援工作存在体系不统一不完善的问题。许多偏远地区相关部门还在实行老旧的工作体系,部分地区也还在新旧体系的过渡阶段,无法实现立即转型,与现有的新型工作体系无法达到相统一。其次应急管理部门的工作体系不够完善。其中管理部门的问题尤为突出,在人事上缺乏专业的技术人员,只靠书本经验进行管理部署,一线配备的人员及物资往往与实际情况不符,而监管部门也没有进行强有力的监督,相关部门之间缺乏有效的沟通,产生脱节现象,导致防汛工作无法顺利开展。
        1.2 民众防范意识不足
        以往的防汛抗洪应急抢险救援工作缺乏相关的社会宣传,造成人们防范自然灾害的意识不足。在预防自然灾害时,人们往往没有知识储备和经验,无法正确合理的进行防灾,有的民众甚至破环防灾设施,例如私自开垦河道进行种田,砍伐树木造成严重的水土流失,还有阻拦政府修建防洪大坝[1]。而当自然灾害来临时,由于人们缺乏自救技能,不懂得如何自救,救援现场往往混乱失控,造成不必要的生命财产损失。这些都说明了宣传基本的防汛抗洪应急抢险救援知识的重要性。
        1.3 防灾抗灾设施存在缺陷
        随着社会经济的不断发展,环境问题日益突出。全球变暖的速率在不断加快,南北极冰川大量融化,世界各地水位不断上升,再加上频繁发生台风暴雨等自然灾害,这些对于我国现有的防灾救灾设施无一不是巨大的考验。而现今自然灾害的重灾区正在从农业向转向城市,国内许多大城市在受到暴风雨的侵袭后,引发了严重的内涝,给城市的正常运转带来了严重的影响,这正是由于城市地下防汛系统存在问题,不足以应对强烈的自然灾害。暴风雨天气断水断电断气更是屡见不鲜,可见我国在强自然灾害中对于基础设施的保护也存在一定的问题[2]。
        2问题解决方案
        2.1贯彻落实新时代防汛抗洪应急抢险救援工作新体系
        近年来,我国自然灾害频发,造成了人民生命安全和财产的巨大损失。因此,实施新型新时代防汛抗洪应急抢险救援工作新体系具有重大长远的意义。

要深化应急管理部门的改革,加强监管部门的监督力度,严格选拔专业人才,加大相关部门的互通互联,积极贯彻落实中央指导方针[3],与此同时,也要把预防自然灾害作为工作重点,同时将防灾、抗灾、救灾有机统一,丰富减灾手段,提高救灾效率,建立完善的防汛抗洪应急抢险救援工作新体系,全方位增强我国应对自然灾害的能力。
        2.2加强社会宣传力度
        社会宣传教育是新时期防汛抗洪应急抢险救援工作的一项重要环节,只有强化民众的自然灾害防范及自救意识,才能有效降低灾害带来的风险。应急管理政府部门可以通过线上与线下相结合的方式进行相关知识的宣传,例如定期去乡村、社区、单位等地方开展防汛抗洪以及应急抢险救援的知识讲座[4],面对面了解群众的实际困惑,并由专业人士进行解答;同时,应急管理部门可以联合当地民间救援组织进行联合演练,邀请民众参与进来,这样既培养了新生的救援力量,也增强了大众的安全防范意识;应急管理部门还可以利用网络媒体进行相关知识技能的宣传,民众通过网上浏览学习,足不出户就可以学到防汛抗洪应急抢险救援的知识,也增加了民众学习的积极性。
        2.3 加强防汛抗洪基础设施和人员设备建设
        随着科技的不断发展,城市变得越来越智能化。在建设现代化城市的同时,也需要注重防汛抗洪基础设施的建设,以邯郸市的下水系统和排水处理系统为例,在建设时邯郸市一方面加强排水处理能力,扩展地下排水管道容积,增加排水泵数量,保证排水泵能够及时排掉路面积水;另一方面,为了防止管网堵塞,邯郸市利用新型管网全地形检测机器人精准排查堵塞点,协助工作人员进行清理。邯郸市政部门与气象部门进行合作,通过气象部门的天气预测,进行人力物力的调配,提前采取措施应对强降水天气,起到了很好的效果。
        在加强城市防洪抗洪能力的同时,也要提高救灾人员的装备。任何情况下,生命安全都是摆在第一位的,救援人员只有先保障自身安全,才能更好的救助他人。因此,为抢险救灾人员配备先进设备是十分有必要的。良好的装备能带来强大的战斗力,例如在抗洪救灾时使用智能巡查无人机,可以对救灾人员无法到达的地方进行勘探,也可以搜寻被困人员;利用水下作业机器人实时传送水下影像,救援人员在陆地操作设备进行水下搜救,在提高应急抢险救援工作效率的同时,也保护了救援人员的人身安全[5]。所以,提高应急抢险救灾人员的装备,能够提高抢险救灾的能力,能够保障防汛抗洪应急抢险救援工作的顺利完成。
        结语
        综上所述,新时代我国的防汛抗洪应急抢险救援工作体系已经建立,还需在今后实践中不断进行完善。如今的自然灾害愈加猛烈,对于新时代防汛抗洪应急抢险救援工作有了更高的要求,包括防汛抗洪应急救援的指挥体系要更加健全,防汛抗洪应急救援信息要更加智能化,同时要求深化改革防汛抗洪应急救援工作的保障机制,建立起一整套完善、高效、灵活的防汛抗洪应急抢险救援工作体系,加强相关方面的监督管理,加强有关法律的建设,确保体系的正常运行,还需要积极引进先进的防灾、抗灾、救灾设备和经验,以提升自然灾害的预防及应对处理能力。
        参考文献:
        [1]邓民.新时期防汛抗洪应急抢险救援工作探析[J].中国防汛抗旱,2019,29(3):9-11.
        [2]张展.全力以赴做好防汛抗旱抢险救援工作[J].现代职业安全,2019(7).
        [3]马先宏,龚大志.消防部队在重特大灾害抢险救援中思想政治工作探析[J].武警学院学报,2009,025(008):62-65.
        [4]于志军.抢险救援专业部队加快作战指挥系统建设探析[J].消防界,2016,No.6(02):48-49.
        [5]徐英三.淮河防总在淮河防汛抗洪中的实践与发展探讨[J].治淮,2008(1):10-11.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