输电线路的全过程机械化施工管理 郑秀琴

发表时间:2020/9/17   来源:《基层建设》2020年第14期   作者:郑秀琴
[导读] 摘要:随着电力工程的不断改革,电网建设技术也在不断创新。
        国网阳泉供电公司  山西省阳泉市  045000
        摘要:随着电力工程的不断改革,电网建设技术也在不断创新。然而,输电线路工程施工管理中仍存在效率低、风险大的问题。全流程机械化施工作为一种全新的施工方法,可以通过一种新的思维方式和新的视角,有效地应用于输电线路中,解决施工管理中存在的问题,从而优化整个机械化施工的管理方式。在有效提高施工质量和安全的同时,达到经济效益最大化的最终目标。
        关键词:输电线路;全过程;机械化;施工管理
        引言
        全流程机械化施工是输电线路发展和改革的方向。它从根本上改变了传统的人力、机械方式,实现了线路建设向机械化方式的转变。这是实现“三网”、“两网”、“世界一流”电网战略目标的必然要求。输电线路建设全过程机械化是提高输电线路施工机械化的速率,降低建设成本和安全风险的重要举措,有利于改善电网质量的安全、效率、效益和技术水平,提高施工企业的整体实力和本质安全输电线路建设,因此对输电线路机械化施工全过程管理控制问题的研究是必要的。
        1全过程机械化施工的可行性分析
        1.1机械化管理和控制措施
        输电线路施工的全过程机械化是输变电工程总体建设中的重要一环,要从工程管理的建设、施工、设计等各方组织入手,采用创新工艺及创新设计方法,着眼施工工艺的可行性,在工程建设全寿命周期的各个阶段统筹兼顾,为全过程机械化施工创造便利条件,全面提升输电线路工程建设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建设过程中,主要工序包括临时道路修建、物料运输、基坑开挖、混凝土浇筑、铁塔组立和架线施工。将工序与作业层班组结合的方式将工程整体划分为各个阶段,通过优化施工组织措施,确保输电线路作业呈流水化施工,保证各施工班组可以同时在不同的施工区段上先后平行搭接施工,充分提高机械化生产率。
        1.2工程机械装备应用
        线路施工过程中使用履带式运输车、挖掘机、反循环钻机、吊车组立铁塔、发电机及电焊机、牵张机设备、八旋翼轻型飞行器等机械进行施工,通过在各分部工序中应用工程机械装备,不仅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成本,更好地指导工程施工管理,缩短施工工期,还在一定程度上保障了人员安全和周围环境。
        1.3实例工程概况和实施条件分析
        线路基础在黄河北部平地地段,地层为粉土、砾卵碎石,具备机械成孔的条件,基础型式全部采用灌注桩,地形及地貌状况主要为平原,通行能力较好,施工机械可经过原有的或经简单修建简易便道即可通往多个塔位。通过协调统筹各工序中工程本体的实施条件,合理配置相应机械和人力,全方位提高施工现场的施工效率和作业安全,更加适应输电线路电力建设的技术和安全发展趋势。
        2施工建设的管理
        2.1物料运输管理
        (1)通用车船运输。在输电线路的实际建设中,如建设500kV变电站,一般最主要、最普遍和最常见的车船运输方式是通用车船运输,当对输电线路工程需要的沙石、塔材等大型物料运输时,则需要依靠通用车船运输方式完成,然而,通用车船运输不适合所有输电线路工程建设。施工现场一旦位于山上,这时,通用车辆就不能进入到施工现场,因此,通用车辆只能将施工材料运到离施工现场最近的地方。(2)人力、畜力运输。在高山地区输电线路工程施工中,比较适合应用蓄力与人力运输方式,因施工地点不能进入车辆,因此只能借助畜力和人力方式将施工材料运送到施工地点,在高山地区输电线路工程施工中,这也是最常见的一种运输方式。由于畜力与人力的运载能力有限,一次智慧运送很少的材料,加之运输速度缓慢,运输物料消耗的时间也长,因此,这就使得输电线路建设的进程变慢,由于目前的人工成本不断增加,运输方式也耗费了很多人力,从而导致输电线路建设成本逐年不断增加。(3)索道运输。在高山地区输电线路工程施工中常见的一类运输方式就是索道运输,此方式有很高的机械化程度。

索道运输方式相比于畜力、人力运输方式,具有运量大、耗时短、成本低等特点,有效降低了人力成本,且也不会影响施工进度,为工程施工顺利开展奠定了基础。然而,索道运输也有不足存在,关键是承载力缺乏,一旦需要运输单个重型材料,索道将不能有效完成运输工作。
        2.2基础施工的管理
        在平原地区输电线路工程建设中,如500kV变电站基础施工中依旧应用的是基础形式,主要是灌注桩基础与大开挖回填类基础,机械化程度高的挖掘机可以完成大开挖和回填的基础工作。山区输电线路工程基础施工主要应用的是原状土基础,如人工挖孔桩基础、掏挖基础、岩石嵌固基础等,则需投入大量的人工。若将大开挖回填基础应用在山地地区,应用挖掘机开展施工,则会对山体植被形成破坏,从而对当地生态环境形成影响。
        2.3杆塔组立的管理
        现如今,我国社会经济飞速发展,为此对输电线塔提出了更高的标准要求,在一定程度上也增加了输电铁塔的高度与重量,以期可以对人们生产生活活动中的用电需求进行满足,铁塔也从早期的人字扒杆组立铁塔变成了格构式抱杆组立铁塔,再到今天的塔机组塔、直升机塔等。铁塔组立分为整体与分解塔两种。由于今天铁塔的高度高、重量大,因此分解塔是组价的组立方式。
        2.4接地施工的管理
        浅埋放射性接地装置是最常用的基地装置,接地槽深度一般会超出0.8m,单基塔接地槽在几十米到几百之间,无固定长度。曾经接地施工时,采用的是人工开挖接地沟,开挖过程中会遇到石块、树根、杂草等障碍物,这样会延长施工时间,影响施工效率,无法保证施工质量。为此,想要将这些问题解决掉,现如今的接地沟开挖工作会应用机械设备来完成,现阶段机械设备涵盖了专用接地挖掘机、水平定向钻、链式开沟机等。
        2.5操作人员的管理
        严格管理机械操作人员,确保机械应用水平良好,施工人员在对工作进行管理时,应详细分析和判断员,进而构建起机械化适应模式,强化对技术人才团队的建设。在施工中,将人员配置工作做好,提高施工管理者的专业知识基础,使操作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后,现场操作人员能更好地应用机械化设备,这样,在操作人员具备一定的专业技能后,现场操作人员才能更好地应用机械化设备,同时丰富自己的施工经验,提高自己的工作修养,完成从一线现场操作人员到技术人员的转变。
        结语
        输电线路全过程机械化施工使交通不便的问题得以有效解决,大有效降低了输电线路工程施工的人工成本,降低了施工环境恶劣造成的施工风险,为当前输电线路建设提供了指导,保证了输电线路建设的顺利高效开展。电力企业要重视这一点,对输电线路机械化施工全过程的重要性进行正确认识,有效提升输电线路施工机械化水平,最终为电力行业的健康发展奠定基础。
        参考文献:
        [1]彭韬.浅谈架空输电线路全过程机械化施工技术[J].通讯世界,2019(18):195-196.
        [2]邵捷.高压输电线路全过程机械化的施工技术探究[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9(12):105-108.
        [3]汪艳华.输电线路全过程机械化施工配套技术经济分析研究[J].华东科技:学术版,2019(6):269-270.
        [4]刘倩倩.输电线路全过程机械化基础设计与施工研究[J].中国新技术新产品,2019(14):86-87.
        [5]张利容.输电线路全过程机械化施工经济性比较分析[J].卷宗,2019(14):168-169,170.
        [6]曾寿建,许超晨,林瑞宗,邹颖.输电线路全过程机械化施工技术经济分析[J].中国电力企业管理,2019(06):74-78.
        [7]王圣兵.浅谈高压输电线路全过程机械化施工技术[J].低碳世界,2019(06):63-64.
投稿 打印文章 转寄朋友 留言编辑 收藏文章
  期刊推荐
1/1
转寄给朋友
朋友的昵称:
朋友的邮件地址: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
邮件主题:
推荐理由:

写信给编辑
标题:
内容:
您的昵称:
您的邮件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