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苏市巴音沟丛龙煤矿 新疆塔城地区乌苏市 833000
摘要:瓦斯是煤矿采掘作业中常见的气体,瓦斯易燃易爆,且存在较大的毒性,对于参与煤矿采掘作业的人员来说,不仅要预防瓦斯中毒,还要防止因操作不当导致的瓦斯爆炸。我国属于世界上煤炭资源非常丰富的国家,但我国的煤矿中有相当一部分是高瓦斯煤矿,这种煤矿在采掘时很容易导致瓦斯中毒或爆炸事故,事实上我国煤矿采掘行业中也发生过大量因瓦斯导致的意外事故。因此研究煤矿采掘中的通风技术和安全管理技术,对于提升我国煤矿采掘业的安全性具有重大意义。
关键词:煤矿采掘;通风技术;安全管控
在日常煤矿运行中,安全通风管理工作占据重要地位,管理实施进程中,应全面保障煤矿通风系统的安全可靠稳定,旨在保障整个煤矿系统运行得以正常。进行通风安全管理及事故防治时,需全面分析把握环境及人为等多方面因素,增强安全管控效果质量,规避安全事故发生,结合实情优化煤矿开采工作的全面实施。
1煤矿采掘中常见的通风技术
1.1均压通风技术
均压通风技术是煤矿采掘中常见的通风技术,该技术要求保证风窗与风机之间的压力均衡,因此得名均压通风技术。该技术也是煤矿采掘中应用较为广泛的技术之一。在应用均压通风技术时应当注意,在均压风机停止工作时,应当保证调量门始终处于开启的状态,避免瓦斯气体进入到矿井工作面中导致工作人员中毒。在应用均压通风技术时,应当注意根据矿井中瓦斯的含量调整量窗的开口大小,防止因通风不及时导致瓦斯浓度过高的问题。通风的关键设备如风门、风筒等,最好由专业人员负责维护与管理,确保通风设备时刻处于良好工作状态;对于瓦斯含量较高或安全系数较高的煤矿,通风装置应当每隔一小段时间就进行调试。
1.2B型通风技术
B型通风技术的通风效果比均压通风更好,是专门为高瓦斯煤矿提出的通风技术。在应用B型通风技术时,需要架设通风联络巷,从而使通风巷与矿井之间形成并联的通风网络,确保煤矿作业面中的瓦斯含量处于安全水平内。B型通风技术的优势在于工作面中对瓦斯的控制及转移。对于高瓦斯煤矿,采用B型通风技术能够有效地控制矿井内瓦斯的浓度。
1.3双U型通风技术
双U型通风技术是基于传统技术上改造的通风技术,这种技术与传统的通风技术相比,进风量更大,可以向矿井中输入大量的新鲜空气,并有效地提升矿井中瓦斯的排出速率,属于空气置换效率较高的系统。
1.4局扇通风技术
局扇通风技术是轴流式通风技术的一种,利用轴流风扇实现对矿井与工作面中局部位置的通风,在局部通风的效果较好。局扇通风技术具有风量大、效率高、噪音低、体积小等优势,但对技术要求较高。因此在使用局扇技术时,应当注意:1)在通风时至少应当选择两台通风扇,通风扇数量的增加不仅可以有效的提升矿井通风与换气的效果,进一步降低瓦斯中毒与爆炸事故发生的几率。2)用于局扇通风技术利用风扇进行瓦斯的排出与换气,引起在应用局扇通风技术时,风扇的布置对于通风效果影响较大。在部署高瓦斯煤矿中的通风扇时,应当注意痛风扇的布置应当以瓦斯的分布为主,同时在矿井下巷道总长度的1/3处设置一条辅助隧道,在辅助隧道中设置一个或多个硐室,使硐室形成排出瓦斯的缓冲区,降低高瓦斯煤矿中的通风压力,有效提升风扇数量较少时工作面以及矿井隧道的通风性能。
2煤矿采掘工程中的管理工作
2.1改善管理体系
合理设置煤矿通风安全系统可谓是保障生产安全的关键有效方式,煤矿安全管理应加强研究,构建完善管理体系,生产时需谨遵规定。
首先需加强自我安全管理意识的树立,设置适当奖惩机制;其次,实施科学化检测技术规章制度,从整个企业出发,强化开展安全教育培训,使得煤矿上下皆认识到通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保障稳定生产;再次,强化安全管理原则制定,针对通风系统运行影响因素进行深入探究,制定科学化防控措施,维持安全生产环境。
2.2强化环境管理
优化管理通风环境是保障安全生产的关键因素,首先需就潜在安全风险及时进行分析研究与管理预测,并实现跟安全生产的有效整合;其次,有效监控煤矿矿井中的气体浓度及有害气体、粉尘浓度等,并结合具体的安全生产参数,力求将事故发生风险降至最低;再次,定期检查维护通风系统设备及矿井操作设备,将事故发生可能性大大降低,合理规避重大损失情况的形成。
2.3做好安全培训和管理
在设置好煤矿通风系统之后,需要重视所有人员的安全意识和能力培训。首先,通过生产现场宣传、定期培训等方式,让煤矿所有管理、工作人员建立足够好的安全意识。尤其可以通过安全事故案例讲解、安全隐患分析等方式,让所有人员对井下通风、安全管理的重要性有足够的认知。然后,通过定期培训的方式,让所有人员具备通风状况检查、安全隐患排查、应急处理的能力,便于其在工作中能及时发现问题,配合做好安全管理。另外,需要将安全生产权责落到实处,要求所有人员具有安全管理的责任意识,一旦出现问题,及时追责。
2.4做好通风及安全管理检查工作
煤矿企业应当经济组建安全管理小组,由其对煤矿各生产位置的通风状况进行巡查,及时发现安全隐患。同时,对通风系统的运转状态进行监测,定期做好通风系统的检修和维护,保证其运行效果。另外,对煤矿生产中的风险行为进行监督,执行安全监督职能。最后,煤矿企业还需要积极引进先进设备,通过传感器、监测设备等,对井下、生产作业面的通风状况、空气成分进行实时监测,便于技术人员和安全管理人员及时发现异常和隐患,做出有效应对。另外,通过相关技术收集的大量数据,对井下通风环境发展趋势进行预测分析,同步展开动态化管理,全面提高煤矿通风安全管理水平。
2.5加强设备维护管理
日常的生产工作进行中,包括百叶窗以及风扇、围栏、通风设备、封闭式墙壁、安全探测器等在内的通风系统设备,需在通风良好区域采取有效措施,所以就气流设计及隔断通风结构等展开控制,进而保障风向与风量备受控制。科学设计通风结构并保障通风系统正常运行,是确保安全生产作业的重点所在。若设备存在故障问题,则会促进矿井难以通风的问题出现,严重时造成事故形成,进而必须定期科学检查维护通风设备,保障设备正常运行。此外,还需重视计算机技术应用,构建稳定的管理数据库,针对瓦斯浓度等各类数据信息进行及时记录并完善档案建立,记录所发生安全事故,为后续工作开展奠定基础。工作人员可运用计算机成像系统实时查看矿井运行状态,采取针对性措施管理通风质量。
2.6完善通风评价体制
通风评价体制主要是指科学分析矿井内的相关数据及生产环节存在的安全因素。现阶段,我国研究人员研制出许多评价体制,大体可分为定性评价和定量评价的体制,煤矿企业在具体实施时要立足于矿井通风系统的稳定程度,以此为依据制定专门的评价体制,确保评价体制的可靠性与有效性,增强矿井通风的安全。
3结语
在煤矿生产过程中,井下通风质量与生产人员生命健康、企业生产安全息息相关。因此,煤矿企业应当从多个角度对影响煤矿通风质量和安全管理水平的各类因素进行全方位的分析。针对这些因素,对传统落后的通风系统和安全管理模式进行优化和革新,通过安全宣传和培训,提高生产队伍的安全管理意识和能力。再通过通风系统的科学设计、现代技术的引进,全方位提高煤矿通风水平。
参考文献:
[1]张伟.瓦斯矿井通风技术研究[J].能源与节能,2018(7):54.
[2]贾建涛.煤矿矿井通风技术及系统优化设计探析[J].科技视界,2017(28):140-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