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份证:37083119880121XXXX;身份证:37083119790606XXXX;身份证:37028319861214XXXX
摘要:当前,我国社会发展迅速,城市化进程逐渐加快,各类市政工程建设频率越来越高。工程质量和人们生活息息相关,因此受到关注度较高。因此,在进行市政工程施工时,我们要本着对百姓负责的态度,对市政工程的质量尽可能的优化,这样也会使群众的满意度提高。本文就市政工程施工技术通病分析与对策展开探讨。
关键词:市政工程;施工技术;质量通病;改进措施
经济的发展,城市化进程的加快,促进市政工程建设项目的增多。市政工程作为基础建设中很重要的一项工程,它关系着民生发展,被称作是民生工程,对城市的经济发展起着积极的作用。但是,施工过程常存在各类技术通病,导致工程质量受到影响。因此,需要找出改进措施,改善市政施工现状,提高工程质量。
1市政建筑工程施工技术通病分析
1.1缺乏行之有效的管理机制
在现代社会当中,市政建筑工程施工管理工作应受到企业内部的高度重视,只有把管理机制做到建立健全后,才能保证市政建筑工程施工管理的顺利进行。但是,从目前监理单位的情况来看,存在的问题还有很多,比如:监理机制不完善、监理市场竞争激烈、内部管理较差、缺乏对质量控制的正常程序、缺乏管理的制度和手段,因此在市政建筑工程管理中达不到监理的作用和效果。如果企业不高度重视管理部门,不制定完善的奖惩制度、责任制度、动态监督机制的话,市政建筑工程的管理工作很难有序进行。
1.2施工材料质量问题
为了全面保证城市工程的施工质量,更好地实现项目的投资目标和工期目标,必须充分考虑项目原材料的质量。在混凝土、沥青等材料质量问题的施工过程中,特别容易发生大面积的下沉现象,管道质量问题,尤其易发生龟裂,局部发生积水现象,进而管路界面裂开、泄漏。
1.3测量问题
市政工程施工过程,测量工作为基础施工技术。在实践应用过程,常出现施工组织设置不完善、测量仪器准备不全面、岗位人员配置不科学,测量流程不规范等问题,导致市政项目的测量技术应用不合理,对施工精准度造成影响,导致工程出现质量问题。对此,需要把控测量“关口”,从初始环节做好质量控制工作。
2市政建筑工程施工技术优化管理措施
2.1创新施工理念,优化管理标准
为了提高施工效率,创新技术的主要目的是摆脱传统思维的束缚,在现代市政工程建设中,应符合城市发展需求和生态环境健康发展的理念,引进新的技术和设备,优化现代市政工程的应用。为了满足人民城市建设的需要,进一步考虑群众的人类生态需求。通过提高整体结构的效率,降低了本发明的发生。为了促进城市经济的可持续发展,城市行政领导应该率先创新思想,打破传统观念,将新技术引入到大型的新设备和新设备中,促进新技术的推广使用。市政部门在实际管理当中,可以针对建设技术的共同问题和现代市政建设的需要,积极研究先进施工技术,维护市政施工技术和设备的升级。施工技术的管理也应科学有序,在标准化的市政施工技术的推动下,通过适当的技术开发投资和技术创新,提高城市建设的质量。
2.2完善各类现场施工管理体系
完善的管理体系是市政建筑工程现场管理的依据和参照。因此,相关的企业和部门应按照当地的实际情况和工程项目概况进行完善的市政建筑工程管理制度,关于相应的管理体系和监管制度同样应该积极的制定和落实,当管理者在执行市政建筑工程项目管理时,有相应的监管制度和管理体系。管理人员还应该在实际的工作中总结问题和发现漏洞,将制度存在的隐患及时的弥补过来,杜绝和防范同样的事故发生。
2.3提高原材料的质量水平
在市政工程建设中,施工材料进入前必须严格、全面检查施工材料的质量,保证工程质量和模型能充分满足设计的标准和要求。在原材料发货之前,需要一份完整的质量检验合格报告。此外,还必须检查材料的外观,以确定其是否损坏。此外,此项目的检查专业人员检查物料和法规遵从性报告是否一致。严格检查物料数量,如有问题及时向项目指挥部报告情况,有效防止施工安全风险的发生。
2.4完善测量技术的应用
为保证市政工程的顺利进行,需要对测量技术的应用加以完善。以道路排水项目测量为例,在明确项目的设计要求之后,需要科学设置测量组织,结合项目需求,在现场测量、资料整理、仪器保管等岗位分别配置工作人员,并配置测量过程需要的全站仪、铟钢尺、电子水准仪、反射片、棱镜、钢卷尺等测量仪器,保证所有测量人员明确前期测量、开槽测量、支护测量、铺设测量、竣工测量各个环节的测量内容,做好高程、导线、施工放样等测量工作。同时,建立导线、高程等控制网。针对现场施工相关测量工作,需要落实勘察、仪器准备、人员配置等工作,和建设方办理交接桩相关手续,对高程、平面展开复测,保证测量结果和交接桩之间误差处于合理范围之内。在前期测量方面,需要重点对地面高程、构筑物等展开测量,形成项目施工原始资料,作为管线设计依据。在施工环节的测量,重点注意明挖施工测量工作。明挖测量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1)对支护结构的施工测量过程需控制水平、垂直度等,在距离钢板桩的施工区域30m位置中心线上设置全站仪,保证对钢板桩的合理控制。(2)对土方开挖的测量需要借助水准仪对标高进行控制,至标高以后,每间隔2m“散灰标记”。(3)在管道敷设环节,基槽内部管道两端基槽壁需高于管顶标高0.5m,用全站仪将管道中线放出,控制高程。(4)在土方回填环节,需标注回填高度。(5)在路面恢复过程,需要标记各层摊铺厚度,整平过程使用水准仪测量,以原路面高度为控制基准。
2.5规范市政工程施工流程,落实安全和质量管理责任
首先,在市政工程施工前期,管理人员和技术人员需要以施工方案为基础资料,建立并完善施工流程,将施工流程精细化到各环节施工中,以此来保证市政工程施工质量符合相关检测标准。施工单位负责人要将参与施工的各部门召集在一起,将各部门的工作内容和工作责任落地,让各部门人员可以根据施工方案有序的展开相应的管理控制工作,及时对各环节施工质量和施工技术进行抽查,如果出现施工质量不符合标准,就必须要对施工人员和监管人员进行经济处罚,起到以儆效尤的效果,让施工人员可以意识到施工细节的处理。其次,在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施工单位可以通过研发或购买先进的施工技术的方式提高在行业中的竞争优势,降低施工成本、提高施工效率、降低施工安全隐患,进一步推动城市化建设的发展步伐。
2.6做好技术质量管理的考核
市政工程管理工作内容较多,工作量大,质量管理面很大,因此增加了管理的难度。若管理人员缺少技术质量管理意识,没有严格按照技术质量管理工作规定和要求执行,影响着技术质量管理效果,则无法有效发挥技术质量管理价值和作用。
结语
总而言之,人们在城市化建设的影响下,越发重视市政工程质量的良好、市政工程使用的安全性,市政工程施工单位想要满足人们对市政工程建设的要求,就必须要透彻分析施工技术中存在的不足之处以及影响施工技术低效性的因素,要利用现代工程技术手段、严格落实施工管理流程、加强施工质量审查等方式,提高市政工程施工技术,促进城市经济更稳定发展。
参考文献:
[1]王红日.市政工程施工技术通病及解决措施[J].江西建材,2019(11):104.
[2]刘云.市政工程施工过程中常见的施工技术通病[J].智能城市,2019(1):201-202.
[3]冯小平.市政工程施工技术通病及改进策略[J].低碳世界,2018(33):230-231.